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全面讨论了元、辅音音素,声调,轻、重音等语音材料与嗓音发声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组织方式和表达作用.文章用表征性、调控性、普遍性方式全面理清了音素、韵律特征和嗓音特征三类语音材料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汉藏语言和印欧语言事实,阐明了声调、轻重音、长短音以及各类韵律特征产生的原因和过程,指出人类语言的表达需求与韵律节奏是各种语言语音材料和组织方式发生发展的源泉.同时也指出,由于语音材料的有限性和相互制约性,各种语言在语音材料的选择和组织方式上必然经历全然不同的复杂过程.

  • 标签: 语音材料 语音表达组织方式 表达需求
  • 简介:<正>三、音强的修辞作用利用音强修辞,有时用重音,有时用轻音,有时轻重对比。先看重音的修辞作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里,有这么一小段:指着丈夫破口大骂:"你这个蠢货,你这个道地的傻瓜!只要了一座木房子,你真傻!滚回去,向金鱼行个礼,说:

  • 标签: 语音修辞
  • 简介:本文作者对腭裂术后病人进行了长时间的语音康复训练。在这一过程中,运用语图分析等实验手段分析了腭裂语的元音,辅音,共振峰的残缺,鼻音的干扰,及其他由代偿引起的问题。归纳出了腭裂语的典型声学表现。同时,还分析了病人语音矫治的过程,研究腭裂语音康复的规律,矫治的重点所在,以及矫治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语音矫治 腭裂语 语图分析 声学表现
  • 简介:语音的演变理论或原理的研究是历史语言学的一种基础研究,但一直缺乏深入和全面的探讨,主要是混淆了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差别,完全从语言内部和没有人的社会中去寻找语音发展演变的规律和原理。我们在语音演变研究中提倡以人为本和人文精神的研究方法,坚持社会规律是人自觉活动所体现的唯物主义法则,在语音演变的研究中,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即思维和认知的能力和方式,语言认知和应用的心理模式和心理基础,语言应用的能力和态度等这些与人有关的具体因素,认为人类语言中语音演变的原因、方式、过程和结果具有统一性和共同性,可以放在同一个理论框架中来解释和说明。客观上不存在连续式和叠置式音变,也不存在独立的扩散式音变。

  • 标签: 语音 演变 理论 类型
  • 简介:缅汉成语中的四音节成语、两段式四音节成语等多种音节结构和成语中的押韵规律,有着许多共性和不同的特性,反映出缅甸语与汉语之间的亲密关系。

  • 标签: 缅甸语 汉语 成语 四音节 二段式 平仄
  • 简介:讲汉语语音史,主要是讲发展的规律。条件音变就是最重要的一条规律。本文所讲的条件音变,主要是讲由中古到现代的音变。较古的条件音变也讲了一些,如舌头三等变舌上,重唇合口变轻唇等,但讲得不多。讲条件音变,不单是讲普通话的音变,也讲各地方言的音变。这样做,才能较全面地叙述汉语语音史上的条件音变。条件音变只是可能的,不是必然的。因此,甲方言会有这种音变,乙方言不一定也有这种音变。例如广州话"凡"字由[fam]异化为[fan],"法"字由[fap]异化为[fat],但梅县话仍旧读[fam]和[fap]。我家乡的博白话和广州话同属粤方言,但是博白话"凡"字读[fam],不读[fan],"法"字读[fap],不读[fat]。又如,在北京等地,通、宕、遇、流、臻、深等摄的禅母字和床母二等字平声读塞擦音送气,仄声读擦音。但其他方言并不如此。例如广州话,基本上全部都读成擦音[∫]①。条件音变是有时间性的。过了时间,这种音变的条件就不再起作用。例如我们说,中古浊音字在今北京话里,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古入声字属仄声。今天有些古入声字读入阳平(如"毒"、"故")也不送气。这是因为这种音变在入声消失以前就已经完成了。后来虽变为平声,也不能读送气了。又如麻韵三四等字由于有韵头[i],它就影响主要元音[a]变为[e],如"野"[ia]→[ie],"斜"[■ia]→[■ie];但是"家"字为什么不变[t■ie]呢?"吓"字为什么不变[■ie]呢?"牙"字为什么不变[ie]呢?这也只能以条件音变的时代性来解释。这种条件音变的规律只在《中原音韵》时代起作用,后来就不再起作用了。

  • 标签: 条件音变 汉语语音史 广州话 中原音韵 现代北京话 声母
  • 简介:借助对辽代石刻文中能够反映语音现象的别字异文的归纳分析,可以观察到,辽代汉语已经或正在出现一系列不同于《切韵》音系的变化,而所有这些变化,又都与辽僧行均《龙龛手镜》所见差别甚大.

  • 标签: 辽代石刻 辽代汉语 别字异文 语音
  • 简介:<正>一音韵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古老的音韵学是古老的语言学——过去称为"小学",章太炎称为"语言文字学",我们称为传统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年轻的音韵学则是现代语言学即科学的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上面这句话省去了"汉语"二字,实际指的是汉语音韵学。但是汉语音韵学所关涉的语言却不限于汉语,譬如藏语、越南语、朝鲜语、日本语,在音韵学的领域里,都和汉语有密切的关系。下文还会常常省去"汉语"二字,不再注明。

  • 标签: 传统音韵学 汉语音韵学 语音系统 语言学方法 口语 切韵
  • 简介:近代汉语语音史研究,二十多年来,渐获学界关注,一些关键问题已被提出,近代官话'正音'或'基础方言''一直在北京'的'主流观点'已遭质疑.其实,1950年代初提出的这种'主流观点',既'先天不足',又'后天失调',后学对此应有认识.先期的讨论逐渐形成了官话南北两系的局面何时形成、该局面形成后南方官话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如何、官话'正音'是否无地点方言为其标准等焦点问题,其中南方官话即江淮官话尤其值得注意,其历史地位与作用如何将是以后争论的重点.近代汉语语音史的研究应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展开,同时更须注重新资料的挖掘与探讨,近年的实践表明,海外汉学文献将可能起到关键作用.

  • 标签: 近代汉语语音史 官话正音 北京音 南京音
  • 简介:<正>一九八四年上半年,我们采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实地调查了五十个大连人的日常话语。对调查所得的材料,联系社会因素,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分析交际中的语音变异情况。其目的是:考察不同的大连人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语音变异,及大连话语音在交际中变异的规律性;考察语音差异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认识语言结构的变异性本质和社会本质;了解大连话演变的原因、过程及其方向,为语言演变理论提供资料;探索在我国的社会条件下,如何运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考察语言结构和演变。本文主要讨论大连话受普通话影响产生的七个语音变项(z)、(ts)、(ts‘)、(s)、(o)、

  • 标签: 普通话语音 社会意义 变项 社会因素 调查对象 交谈语体
  • 简介:<正>中国境内的蒙古语分为内蒙古、卫拉特和巴尔虎——布里亚特三个方言。内蒙古方言又分为六个土语。其中科尔沁土语是使用人口最多的一个土语,分布于内蒙哲里木盟、兴安盟,黑龙江省的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肇源县和吉林省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土语内部的话基本一致,但不同地方也有些小的差别。本文对科尔沁土语的语音分析和描写,主要根据哲盟地区的话,遇到其他地方的话与此有比较明显的差异时,稍作一些说明。在写到科尔沁土语最显著的特点时,也和标准音地区(察哈尔土语)的话作一些简单

  • 标签: 科尔沁土语 复辅音 弱化元音 元音和谐 蒙古语 自成音节
  • 简介:<正>吴宗济先生写的《试论普通话语音的"区别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载《中国语文》1980年第5期),是中国第一篇运用"区别性特征"(distinctivefeatures,简作DF)理论来讨论汉语语音的文章。作者把现代西方的区别性特征理论跟传统的中国音韵学概念(诸如洪细、开合等)结合起来,用来说明普通话的语音现象。更重要的是,吴先生运用唯物辩

  • 标签: 区别特征 普通话语音 汉语普通话 相互关系 特征对 区别性特征理论
  • 简介:普通话水平测试从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四个方面考查应试人掌握普通话的规范程度。其中,语音评定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本文针对普通话水平测试语音正误界定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把握普通话语音标准的“规范度”、恰当地处理语音“缺陷”,以及如何对因语音变化产生较大分歧的读音进行规范做了初步探讨

  • 标签: 普通话 水平测试 语音规范 规范度
  • 简介:上古群母字部价在中古以前擦,部价在中古以后清化,这是音韵学常识。但为什么这么变,却是以前没有问过的问题。本文以实验语音学、类型学为工具来解答这个问题。并连带着处理浊声清化、浊擦音、日母元音值等问题。本文提倡的汉语实验音韵学以普遍音变现象为考察对象,从物理、生理、心理学中的普遍原理来探索发生在汉语中的普遍音变的条件。而什么是普遍音变则是从共时类型学和反复发生的历史音变来确定的。

  • 标签: 实验音韵学 普遍音变 音变顺序 群母 日母 浊声
  • 简介:现代汉语中,""缀词的能产性极高,相关的语言现象也相当复杂.文章力图找出引起这些语言现象的机制,重新考察""缀词,从研究""字本身的发展入手,提出现代汉语中能产性极高的""缀是由实词义""经过语法演变而来的,而且经历了两次语法过程,进而讨论了""字语法的动因,认为使用频率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同时对这一假设进行了论证,并给出了辨析不同语法程度的""的形式手段.

  • 标签: “化” 现代汉语 缀词 语法化 辨析手段
  • 简介:<正>辞书中国问题,有着丰富的内容。本文试就辞书中国与向国外借鉴、中国与国际的关系问题,提出一些看法。要编好中国的辞书,当然要继承我国辞书编纂的优良传统,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需要借鉴外国的辞书编纂。编写中国的辞书要借鉴外国辞书,乍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解放前我国出版的一些辞书受外国的影响很大,给人们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因而要求中国。现在提出借鉴外国辞书,这不能

  • 标签: 中国化 国际化 汉语辞书 辞书编纂 外国 语文词典
  • 简介:伴随电视分众传播,栏目设置开始关注特定的群体。电视界的群言时代呼唤具有个性的主持人。主持人个性的界定、包含的内容及实现途径等问题都需要解决。仅以形象或普通话论主持等单一的标准,已经在评判和指导主持实践中显得捉襟见肘。主持人是否有个性必然要放在具体的创作背景下来评论。

  • 标签: 主持 个性化 个人化 智慧
  • 简介:汉语规范问题断想黄佑源1955年召开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称得上是一次“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历史盛会,也可说是现代汉语规范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在此之前,不能说汉语没有规范,也不能说有关方面和有关人士没有做过规范化工作;但是,真正自觉地...

  • 标签: 汉语规范化 现代汉语 普通话 语言现象 语言实践 语言规则
  • 简介:“并存原则”是国外关于语法研究中提出的语法规律之一.本文讨论了并存原则在汉语语法演变中的表现,重点分析了汉语语法形式并存的主要原因,并存形式间的关系,并根据国外语法研究中提出的“择一原则”,针对汉语语法的特点,提出了并存形式“典型”的概念.

  • 标签: 语法化 并存原则 典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