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8 个结果
  • 简介:我们通常把情绪消极,不思进取,品德修养与一般学生存在较大距离,在行为上多次违反学生守则与社会行为准则,存在较多与学生身份不相符的问题行为的学生称为后进。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初中后进形成原因主要

  • 标签: 后进生 形成原因 问题行为 学生守则 自信心 社会行为准则
  • 简介:《课标》指出:“英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与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既是活的语言,也是枯燥无味的语言。

  • 标签: 英语教学 科学知识 国际 语言
  • 简介: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公民具备一定的数学素养。为此,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提倡面向全体学生,争取使每个竖都主动地学习数学、学好数学。然而,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相当比例的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简称“学困生”),特别是职高。“数困”更加普遍,如何将“教困”进行转化?这是职高数学教师面临的严峻问题。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很多学生对数学都感到枯燥无味,那么教师在课堂上怎样抓住学生的思绪、尽快地进入学习的高潮?本文通过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参与操作,刺激学生思维活动,让学生面临一个似曾相似的问题,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稳定学生的情绪,加强师生的心理交流,注重学习完成后的评价、反思等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达到转化目的。

  • 标签: 数困生 转化 对策
  • 简介:我国研究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主要形式,是高等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研究培养单位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如何科学、合理、客观、公正地评价研究培养单位和学科建设的质量、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是政府管理部门、所有培养单位、广大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都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也是摆在教育评价机构和评价人员面前的一项

  • 标签: 研究生教育 单位名称 中国科学院 教育评价 研究生院 培养单位
  • 简介: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中职安全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学生面临诸多安全隐患,极易对其身体健康产生威胁,甚至危及到生命安全.对此,中职学校的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策略,开展安全教育工作,以提高教学成效.本文主要阐述中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强化中职安全教育的有效措施.

  • 标签: 中职生 安全教育 问题 措施
  • 简介:以"加强研究教育的系统性"政策的实施为例,对日本研究教育政策评价的机制进行了研究,指出其政策评价机制贯穿了政策实施的全过程且具有鲜明的特征,包括管办分离的评价主体、公正灵活的评价标准、前后呼应的评价内容、以评促建的评价功能以及全面透明的结果发布等。

  • 标签: 日本 政策评价机制 研究生教育
  • 简介:1978年研究招生的初步恢复及1981年学位制度的正式建立,标志着我国中央集中管理为主的研究教育管理体制的形成。随着地方政府对研究教育的领导权和统筹权的不断加强,研究培养单位培养和管理能力的日渐提高,原先的中央集中计划管理体制已经难以适应研究教育发展的需要。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一场以权力下放、组织分层、管理重心下移为基本趋向的体制演变逐步展开。这种演变以渐进改革为主线并以激进改革为辅线,以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导转为诱致性制度变迁为主体,以中央集权单一化逐步转变为以地方分权分散化的历史过程。

  • 标签: 改革开放 研究生教育制度 演变 变迁
  • 简介:本报北京1月20日讯“保持研究培养规模适度增长,千人注册研究数达到2人,在学研究总规模达到290万人。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今天,由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学位与研究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发布,勾勒出到2020年以前我国学位与研究教育改革发展的路线图。

  • 标签: 研究生教育改革 专业学位 教育发展 规划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培养规模
  • 简介:协同创新作为一种新型的非零和合作博弈,倡导的是“2+2〉5”的整体状态,是一种追求资源匹配、互补共享和功能耦合的谐调文化。研究“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的本质是政府、产业(企业)部门与高校、科研机构结合目标用户的需求,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协同创新,实现教育、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创新型国家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历史背景下,充分考量研究教育的现实特征,从“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协同创新的角度,进一步深化对研究教育发展的全新理念研究,着力构思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制度安排,以期为我国新时期研究教育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

  • 标签: 研究生教育 协同创新 非零和合作博弈 合作教育 文化转型
  • 简介:随着我国研究教育管理体制逐步由“中央主导”走向“省级统筹”,省域研究教育质量评价研究开始引起关注。本研究将省域研究教育质量作为评价对象,选取一、二级指标为重要的观测点,运用数据预处理手段及SPSS软件进行K—Means聚类,以更好地分析各省研究教育质量的优劣。研究结果为31个省份自动聚为6类,针对不同类别的省域研究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若干参考建议。

  • 标签: 聚类分析 省域研究生教育 质量评价
  • 简介:国内第一次从八个角度全面、系统地评价了国内所有研究培养单位以及学科、专业的竞争力,并提供了详细的评价结果与分析,具体包括2007年中国研究教育地区竞争力排行榜、2007年中国研究院竞争力排行榜、2007年中国研究教育竞争力排行榜(含分省、分类型排名)前100强、2007年中国研究教育分学科门类排行榜前50强、2007年中国研究教育分一级学科评价等级表,2007年中国研究教育分专业评价等级表,可供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广大考生及家长、政府管理部门及相关决策者和社会各界人士阅读、参考使用。

  • 标签: 中国研究生教育 科学评价 科研竞争力
  • 简介:本文对2008年中国研究教育评价报告的产生过程进行介绍,并对469个排行榜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得出了中国研究教育地区竞争力排名(前10)相对稳定,中国研究院(前30)和中国高校研究教育竞争力(前50)变动较多,但总体变动幅度较小以及前30强高校的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结论。

  • 标签: 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 研究生院 高校 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