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2 个结果
  • 简介:雷电危险度是反映雷电灾害危害程度的综合指标,本文利用大连地区ADTD型闪电定位系统监测资料、雷暴日观测资料、雷电灾害调查资料、1679个防雷被检单位的检测数据及地形地貌等资料,基于拓学综合评估方法对大连地区雷电灾害危险度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从影响雷电危险度等级的雷电活动特征、防灾减灾能力及待评估现状3个方面选取了12个评估指标,基于现场调查建立了大连地区雷电危险度拓学综合评估体系。利用关联函数和物元理论判定了雷电危险度的经典域与节域,基于熵值赋权法确定了各评估指标的权重系数,对大连地区雷电危险度进行了等级划分,并通过实例验证雷电危险度等级综合评估方法的合理性。

  • 标签: 可拓学 熵值赋权法 雷电危险度 评估
  • 简介:基于中国、美国、欧洲和日本的4种气候模式对1983—2010年东北地区降水的回报试验结果,利用2011—2014年东北地区业务应用的结果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东北地区172个气象站的观测资料,采用距平相关系数(ACC)、趋势异常综合评分(Ps)和距平符号一致率(Pc)3种定量方法对比评估了4种模式对东北地区月降水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EC模式和CFSv2模式与BCC模式和TCC模式相比,EC模式和CFSv2模式对东北地区月降水的总体预测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预测技巧。从空间上来看,CFSv2模式各月Pc的分布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模式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CFSv2模式对东北地区初夏典型旱涝年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对典型涝年的预测效果优于典型旱年。

  • 标签: 气候模式 月降水 旱涝年 预测性能 定量评估
  • 简介:该激光多普勒雷达系统主要用来探测大气晴空三维风场。晴空大气风场精细结构的探测对灾害性天气的临近预报、边界层结构研究、城市环境监测和预报、大型活动特种气象保障、飞行安全等有重要意义。在中国气象局的支持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研制探测大气三维精细结构的小型化移动非相干测风激光雷达系统,实现了车载小型化,将现有的风场一维探测扩展为二维、三维探测,提高了探测精度和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满足气象业务观测的需要。该系统将用于2008年奥运会的气象保障,提高海面风场的监测和临近预报能力。

  • 标签: 激光多普勒 多普勒雷达 激光雷达系统 可移式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08年奥运会
  • 简介:冰冻圈是指地球陆地和海洋表面以及表面以下水以固体形式存在的区域的总称,包括海冰、湖冰、河冰、积雪、冰川、冰盖以及冻土(图1)。作为地球气候系统五大圈层之一,冰冻圈以其自身独有特点越来越受到科学界重视。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展现了近10年来冰冻圈变化的最新研究结果。

  • 标签: 评估报告 IPCC 冰冻圈 地球气候系统 海洋表面 海冰
  • 简介:日本和法国合作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约一年前,印度洋表层水温会出现变化。研究人员因此认为,如果利用人造卫星监测印度洋表层水温和其上空云团的变化,提早一年就可预报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

  • 标签: 厄尔尼诺现象 预报 表层水温 研究人员 卫星监测 印度洋
  • 简介:按照国家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利用甘肃省酒泉区域6个测风塔不同高度层的资料,计算分析了该区域的各种风能参数,并给出了该区域风能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按照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划分,除2号地区属于风能较丰富区以外,其他测风塔对应的区域属于风能丰富区。文章给出了酒泉地区有效风功率密度空间分布图,对进一步了解、应用甘肃酒泉区域的风能有较好的参考作用。

  • 标签: 酒泉区域 测风塔 风能参数
  • 简介:主要分析了自动气象站进行气象探测所产生的误差,确定这些气象资料的准确性状况。

  • 标签: 自动气象站 误差 分析
  • 简介: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负责了解和预测地球环境的变化以及保护和管理海岸带和海洋资源,用以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和环境的需要。该机构创建于1970年,它所支持的教育项目所涵盖的主题范围与该机构科学的工作任务密切相关,其主要包括海洋、大气、

  • 标签: 教育规划 NOAA 评估 海洋资源 地球环境 海洋大气
  • 简介:通过对上海市仓储行业24家单位进行气象服务效益评估调研,确定对仓储行业有影响的气象条件和生产环节,评估仓储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计算得出仓储行业的气象服务效益值。

  • 标签: 气象服务 评估报告 服务效益 行业 仓储 效益评估
  • 简介:中国气象局于2006年在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所有省、市和设有政府气象主要机构的县开展了“中国气象服务效益评估”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对全国17441份有效问卷结果分析表明:(1)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是公众首选的气象信息;(2)84.1%的公众认为目前的天气预报准确和基本准确;(3)公众平均每天收听(看)天气预报1.33次;(4)晚上和早晨是公众收听(看)天气预报的高峰期;(5)公众获取气象信息的渠道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6)超过98%的公众对当前气象服务持认可态度;(7)提高预报准确率仍是公众需求的首选;(8)相对于中国2006年的气象服务水平,其在全国公众中产生的效用,用货币来衡量至少为535亿元人民币。

  • 标签: 中国气象局 气象服务 公众效用 定量评估 灾害性天气预报 气象信息
  • 简介:科学、准确地对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进行评估和分析,对政府和企业正确决策,提高农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结合农业气象服务的特点,采用剂量一反应分析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模式。该评估模式以典型单位的气象服务贡献率的实际测定值为参考值,运用专家评估法,由农业专家估测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以此为基础分析评估农业气象服务效益值。应用评估模式,对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进行实证分析评估。结果表明:种植业气象服务贡献率为6.90%,而后依次是牧业为4.20%、林业为3.93%、农林牧渔服务业为3.36%和渔业为2.90%。分析2007年以来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效益的动态变化表明,气象服务效益值随农业产值的增加而不断提高,从2007年128.27亿元攀升至2010年191.65亿元,年平均增速达14.32%。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平均贡献率保持在5.69%—5.88%,这一比率远高于全国,也说明了农业气象服务对河南省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

  • 标签: 气象服务 效益评估 农业
  • 简介:在嘉兴市防雷中心大量雷击风险评估实践的基础上,对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的业务流程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一些推广雷击风险评估业务和加强内部业务运行管理的方法。以此供广大雷击风险评估工作者借鉴,并希望广大雷击风险评估工作者积极的对完善雷击风险评估业务展开讨论,促进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的发展。

  • 标签: 雷击风险评估 业务流程 简析
  • 简介:以气象灾害对粮食作物影响为例,通过分析水稻与气象灾害相关性,对水稻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建立相应的产量损失评估模式,以产量损失量的大小为气象灾情指标。评估出气候年景的好坏.

  • 标签: 气象灾害 损失量
  • 简介:1气象服务经济效益评估模型气象服务经济效益是气象服务的投入产出比。从这一定义出发,若用E表示气象服务经济效益,用W表示产出,用G表示投入,其评估模型为:E=W/G(或E=G/W)………(1)在第四讲《气象服务经济效益分析》一文中,气象服务产品的经济价值表示为:W=K+SL………(2)式中K为成本,SL为气象部门应分摊的新增经济价值,S为气象服务部门的分摊系数(S=G/G+G。。式中G为气象部门的投入值,G。为使用气象服务的投入值)。

  • 标签: 气象服务产品 经济效益评估 经济效益分析 评估模型 经济价值 气象部门
  • 简介:在分析总结现有干旱评估指标模型和标准规定的基础上,结合陕西省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干旱风险图集、农业种植结构等,运用气象观测资料、卫星遥感资料、水文资料等建立一套集干旱灾前预评估、灾中动态评估和灾后损失评估于一体,并能够对农业、水文、生态、社会经济等干旱影响进行综合评估的业务系统。尤其是开发的农业干旱静态和动态评估模型.实现干旱对小麦、玉米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所造成损失的定量评估

  • 标签: 陕西 干早 评估 系统
  • 简介: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2005年对青海省作业的192个人影地面作业设备进行了全面、规范的年度技术检测,并从实际工作角度出发,对作业设备进行了现场维修。本文对青海省人影地面作业设备从检测性能方面进行评价,用来指导人影地面作业安全及管理。

  • 标签: 人影 作业 性能 评价
  • 简介:处于黄土高原中心地区的庆阳市水资源十分缺乏,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现有的水资源在开采方面又存在很大的难度,可利用水资源极其缺乏,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该水资源总量、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研究,结合当地的地理和经济特点,分析水资源在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根本对策.

  • 标签: 黄土高原中心地区 水资源利用现状 可持续利用
  • 简介:使用《短期气候预测质量评定暂行办法》,对陕西2001-2007年气候预测业务发布产品进行评分和分析评估。结果表明,月预测中,气温评分高于降水,气温预测有明显的正技巧;季预测中,春季降水评分最高,汛期降水评分近3a有明显提高;月预测和季预测评分高于年度预测相应时段的评分,说明月预测和季预测对年度预测的订正是有效的;年度预测中年降水预测成绩较好。10个气候区域预报评分和预测与实况距平一致率降水咸阳最高,气温榆林最高。

  • 标签: 气候预测 质量评估 预报评分 技巧评分 符号一致率 潜在可预报性
  • 简介:为了有针对性地改进、完善和提高海洋气象服务水平和能力,2009年广西区气象台牵头实施开展海洋气象服务需求及服务能力调查评估工作。调查评估显示,尽管公众及各行业对海洋气象预报服务总体较为满意,但气象部门在海雾、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分区域的精细化预报、专业气象服务产品针对性和专业性、海洋气象预报传输网络的无缝隙化等方面仍与公众及行业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 标签: 海洋气象预报 气象服务产品 评估报告 广西区 服务能力 预报服务
  • 简介:冰冻圈通过气候调节作用为人类营造了适宜的地球人居环境,提供了大量的淡水资源、高山水电和天然气水合物等清洁能源、多样的冰冻圈旅游产品、独特的冰冻圈文化形态,以及特有生物种群栖息地等资源,因此,冰冻圈具有独特的经济社会服务功能。在气候变暖驱动和人类活动干预下,冰冻圈服务功能具有增强与衰弱等过程,也存在功能丧失的阈限,因而其服务价值是动态的,是评估和计算的。通过明晰冰冻圈系统功能,辨识全球不同时空尺度冰冻圈服务功能,初步建立了冰冻圈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体系,可以提高决策者和民众对冰冻圈及其服务功能的认知程度和保护意识。同时,对于全球不同冰冻圈及其重点影响区各级政府实施冰冻圈服务功能的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宏观决策,以避免追求短期经济行为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冰冻圈 功能与服务 价值评估 框架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