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对党的作风建设的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3

延安时期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对党的作风建设的启示

杨,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55

摘要延安时期是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成熟期,其调查研究的实践方法与基本观点历久弥新。新时期认真领会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大力弘扬调查研究之风,对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决策水平和执政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延安时期;毛泽东;调查研究;作风建设

毛泽东在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就注重运用调查研究的思想,考察分析中国的实际国情。他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反对本本主义》都是调查研究的不朽之作。延安时期,作为党的集体领导的核心,毛泽东高度重视调查研究的地位和作用,经常亲自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撰写了大量调查研究报告,对调查研究的目的、方法和重要意义等作了详细的论述,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针对党内严重存在的粗枝大叶、不求甚解、自以为是、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的作风,毛泽东倡导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保持共产党员求真务实本色,这对于新时期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延安时期毛泽东关于调查研究的主要观点

延安时期,毛泽东关于调查研究的观点大量地反映在他的著作中。1937年7、8月,毛泽东撰写了著名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出发论述了社会调查理论。这时期毛泽东相继发表了《<农村调查>的序和跋》(1941年3、4月)、《改造我们党学习》(1941年5月)、《整顿党的作风》(1942年2月)、《反对党八股》(1942年2月)、《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1943年6月)、《关于建立报告制度》(1948年1月)等科学著作,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社会调查的问题,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调查研究的理论体系。概括起来,毛泽东关于调查研究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调查研究意义重大

所谓调查研究,就是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对调查获得的第一手材料,经过头脑的辨析处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获得对客观实际的全面了解和深刻认识,为正确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与参考的工作方法和研究方法。1941年毛泽东在撰写的《农村调查》序言及同年发表的《关于农村调查》一文中反复指出没有调查是不可能有发言权的,这是毛泽东关于调查研究思想的基本观点。在他看来,调查研究是制定正确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础,是做出正确决策的前提。毛泽东还尖锐地批判了不注重调查研究的坏作风,指出许多人,下车伊始,就哇喇哇喇地发议论,提意见,这也批评,那也指责。其实这种人十个有十个要失败。因为这种议论或批评,没有经过周密调查。不过是无知妄说。我们党吃所谓差大臣的亏,是不可胜数的。而这种钦差大臣则是满天飞,几乎到处都有。[1](P791)他形象地批评道缺乏调查研究客观实际状况的浓厚空气,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1](P797)延安时期,在毛泽东同志的倡导下,调查研究的工作思路在革命斗争中逐渐被党的领导集体和广大党员、干部所接受,在党的实际工作中普遍应用,这就端正了党的思想路线,调查研究也成为我党重要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第二,调查研究要有正确的方法

毛泽东不仅强调要做调查研究而且注重做正确的调查研究。他认为只有建立在科学方法基础上调查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在1941年的《关于农村调查》中,毛泽东专门论述了农村调查的方法问题。他认为调查研究要占有材料,抓住要点。毛泽东在肯定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同时,指出十样事物如果你调查的九样都是一些次要的东西,把主要的东西都丢掉了,那末,仍旧是没有发言权假若丢掉主要矛盾,而去研究细微末节,犹如见树木而不见森林,仍是无发言权的。[2]同时,毛泽东提出了以矛盾分析、阶级分析作为调查研究的根本方法,以分析和综合相统一作为调查研究的普遍方法,以典型调查和面上了解情况作为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3]毛泽东关于调查研究的根本方法的观点解决了调查研究的基础性和针对性问题,关于普遍方法的观点解决了认识活动的一般过程和最终导向问题,关于具体方法的观点解决了如何收集整理材料信息的问题。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关于调查研究的一整套科学方法,是我们党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最基本的方法。

第三,坚持实事求是是调查研究的根本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这是毛泽东调查研究最根本的原则。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毛泽东批评有些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中国的实际情况不感兴趣,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究上,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1]( P800)在文中,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赋予新的内涵,他认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就是我们去研究。他进一步指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导

[1]( P801)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真理的指导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结合中国国情及其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这种态度,就是一个共产党员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

第四,要眼睛向下,虚心向群众学习

调查研究必须面向群众,面向基层。这是因为只有基层群众才最了解情况,最有发言权。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一文中,毛泽东指出: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1]( P790)如果浮于表面,不深入基层一线,不和群众心交心,就不可能掌握实际情况;因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集中在基层、暴露在基层,维护和促进和谐的重心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因此,毛泽东指出,做调查研究第一是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没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是一辈子也不会真正懂得中国的事情的。[1]( P790)他严厉批判了那种饱食终日,坐在机关里打瞌睡,从不肯伸脚到群众中去调查的官僚主义作风。他认为向基层群众做调查,必须满含求知欲望,彻底放下臭架子,要有甘当小学生的精神,要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抱着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同群众想在一处,干在一起,打成一片,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毛泽东认为,在调查过程中,群众不讲真话,不怪群众,只怪自己。要使被调查者说真话,讲实情,主要是要和群众做朋友,而不是去做侦探,使人家讨厌。群众不讲真话,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你的来意究竟是否于他们有利,要在谈话过程中和做朋友的过程中,给他们一些时间摸索你的心,逐渐让他们能够了解你的真意,群众才能把你当作好朋友看,然后才能调查出真情况来。[4]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强调了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要坚持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的观点,善于从人民群众身上了解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对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有清晰地了解,才能为破解社会发展中的诸多难题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二、延安时期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对党的作风建设的启示

延安时期,毛泽东把提倡调查研究看成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步骤。他认为在全党推行调查研究的计划,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的一环。[1]( P802)在领导我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党之所以能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探索出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路线,就是我们党坚决反对了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主张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尽管我们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工作重点发生了变化,工作方法和手段已有了明显的转变,但调查研究作为指导我们党的正确的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地位没有发生变化,继续发展和创新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依然是我们党转变作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途径。

(一)调查研究是正确认识党情,弘扬求真务实之风的基础

毛泽东曾说过:认清中国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4]( P633)。毛泽东把调查研究作为了解国情、制订政策的基础。同样,调查研究也是我们党了解党情、制订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据中央组织部最新统计数字,截止20216月,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514.8万,基层党组织总数达486.4万个。党员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发展的党员中,党员成分和职业更加多元化,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和一些同志身上,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倾向严重,浮夸之风、急躁之风有所抬头,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不良作风时有发生。要刹住这种歪风邪气,必须要在全党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党情,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解决问题,这也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依据。坚持调查研究,弘扬求真务实之风,更是党员责任意识的落实。党员干部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真正做到求真务实。党员领导干部能不能干好本职工作,能不能起到带头作用,关键在于有没有责任意识、敢不敢负责任、能不能负责任。我们要强化责任意识,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责任心,真正脚踏实地,真正调查研究,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调查研究是防微杜渐,倡导勤政廉洁之风的必然要求

勤政廉洁是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的表现,也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聚焦点。在党内,倡导勤政廉洁风气,首先党员干部要起表率作用,要肯花时间搞调查研究,自己分析研判情况,自己动手撰写调查研究报告,戒除依靠下级汇报材料,依赖秘书提交发言稿的懒散心理;其次,党员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搞调查研究,善于在底层发现问题,在末端解决问题,防微杜渐,防止问题和矛盾激化升级;再次,要克服应付群众、做表面文章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作风。党员干部要从单位实际出发,多搞些实际调查,缩短不必要的会议程序和时间,精简文件下发和上报数目,减少领导接待应酬等消费性经费支出,把有限的人力、物力用在关键岗位和重点领域,用在解决人

民群众最急迫、最关心的现实需求上,在兢兢业业的工作中弘扬清正廉洁之风。

(三)调查研究是解决问题、秉承真抓实干之风的重要支撑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在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巩固执政地位方面遇到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影响党的作风建设的质量和效果。解决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创新理论指导,敢于实践,善于实践,而调查研究正是联系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党员干部要运用这个桥梁,不断适应形势任务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及时发现党的作风建设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尤其要重点调查研究事关党的作风建设基础性、敏感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调查研究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调查研究关系党的建设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以真抓实干的决心和勇气切实纠正影响党的作风建设的基础难题、关键问题,在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过程中营造党的作风建设良好风气。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毛泽东,关于农村调查,人民出版社,1978.

[3] 王宏,论毛泽东调查研究理论的基本内容,20094.

[4] 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