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30
/ 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初探

黄钰1

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部分,对每一个人的思想观念有着重要的影响,已经成为确保我国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关键。承担人才培养重责的高校更应该意识到将其引入教育与教学的重要性,研判当前形势的同时,在高校之中普及政治教育,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

关键词: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 认同 危机 重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够统摄我们以多民族为主体、广大地域普遍分布的复杂国民群体的思想,而使得我们整个民族为联结在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理想的最终目标之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体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要求,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对高校学生群体,他们本身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关键角色,更应该始终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果这一群体在思想上变质,这就意味着动摇了社会主义事业的根基,所以高校学生必然的应该始终如一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自我的思想体系之中而不能有丝毫的怀疑。因此,承担人才培养重责的高校更应该意识到将其引入教育与教学的重要性,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一、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纵观当下诸高校的现实情况,我们难免发现,在当代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之中,不容否认的普遍存在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危机,这应该是有关部门应当首要关注并解决的问题。

具体分析当今高校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第一,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缺失。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代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曾经一度作为高校的主体思想,但现今,在整个西方文化的入侵之下,高校时兴的话题悄然转移。但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而我们一旦失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那我们所有的活动都必然出现问题,在现今高校中这种马克思主义的缺失对我们来说将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第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的缺乏认同。当今高校学生普遍对未来缺乏信心和迷茫,这不仅体现在对于共产主义的怀疑,更体现于中国历任领导人的天才性创造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的怀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唯一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的经验更是向我们证明了只有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有可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而现今的高校学生如果对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缺乏认同,这就意味着,他们对于将来的发展道路充满质疑,而不能充当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者,所以,高校学生对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的认同缺失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说将是一个隐患。

第三,缺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近年来,各种国外的音像图书制品大量传入我国,各高校师生是其中最大的受众。这种文化传播本来对于我国的思想的发展与融合并不是坏事,但夹杂在各种媒体之中的极具煽动性、激进的反政府的内容也纷至踏来,这对于各种鉴别能力较弱,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的高校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思想上的污染。

第四,缺乏社会主义荣辱观。现如今,即使我们不承认,但在实事上,高校学生的整体道德水平在集体滑坡,这不仅体现在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的盛行上,更体现在对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缺乏上。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当下高校之中以找一份好工作为目标,以当有钱人为最终目的风气的批判,是对高校学生这一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的再教育,对于广大高校在校生来说,坚定不移的推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极具有现实意义与指导意义的。

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问题成因分析

现由此可见,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存在一定的问题,而高校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缺失的原因是什么,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高校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危机是改革开放所带来的阵痛。首先我们应该肯定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极为辉煌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普遍的提升,中国的国力空前增加,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改革开放同时也带来了副作用,我们对外经济开放不可避免的带来文化上的开放,这使得国外的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以及国外对中国有不良企图的团体的颠覆信息也不可避免的进入到中国境内,广大的高校师生始终处于接触这种最新思想的最前沿,结果就是广大的高校师生难免的也受到国外不良思想的侵蚀,而在思想上有所变质。

第二,高校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危机与当下的实用主义、拜金主义的盛行有关。在举国以市场为主导的体制之下,我们应该看到,整个社会的风气以追求财富为主,不论是传统道德还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此都缺乏制约力,而高校对此也难以免俗。纵观高校之中,社团以捞钱为己任,各种考级以工作为目的,招聘会场场爆满,而学术讲座却常常了无人丁,如果这种风气不改变的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不可能得以重建。

第三,高校这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危机与当下高校之中缺乏政治教育有关。在高校之中,政治教育方式单一,政治教育课程学生上课积极性普遍不高,长此以往,高校师生势必不能保持政治立场的坚定性与纯粹性,必然的产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危机。

三、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路径分析

综上所述,对于高校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缺失这种危机,我们必然要有所作为以改变这种状况,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状以及未来的任务所必然要求的,因而,我们需要在高校之中重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对于这一目的,我们可以有以下举措:

第一,重建高校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我们在高校之中大力普及政治教育。只有以政治教育为根基,才能竖立起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与人生观,才能对于外部的不良思想及反动信息产生免疫力,因而,不但我们有必要在课程中普及政治教育,而且在宣传工作中、在各种考试中普及政治思想,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基本理论深入人心。

第二,重建高校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我们在高校的媒体传统中加强思想控制。广大高校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要求我们有必要对他们的思想教育进行有利的引导与控制。这意味着,在网络上有必要控制境外不良信息对广大师生的毒害,同时借助于网络评议员对于舆论导向、思想内容进行有利的引导,以使得广大师生思想先进、路线正确、立场坚定。

少年强则中国强。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祖国繁荣昌盛的希望、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通过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使得高校学生不仅仅在学业有成、而且立场坚定,从而在将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为中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为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奋斗终身。

1 黄钰,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研究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