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与现代化发展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2
/ 3

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与现代化发展观

孙应帅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北京 100732

要: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与现代化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从中国国情的具体实际出发,努力探索出一条中国自有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现代化发展观。在新时代,继承、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现代化发展观,对于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完成之后,进而继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后续进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邓小平现代化发展观、社会主义本质、 发展是硬道理、协调发展

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的时代环境下,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的基本判断下,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观念,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念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实现现代化目标设计了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初步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现代化发展观,为中国共产党此后科学发展观和新时代发展思想的提出积累了实践的经验、奠定了不一样的基础。

一、邓小平现代化发展观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生产力,有了充分发展的生产力条件,才能决定性地推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没有充分发展的生产力条件,就无法建设充分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邓小平同志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因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适应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要求,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这个论断下就能够推导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哪里?“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的更快一些、更高一些”。他在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将社会主义的本质用一句话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这一论断基础上,邓小平作为总设计师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百年坚守的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设计制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种种革故鼎新之举,使党的工作重心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迅速转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主战场,走上改革开放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航程。

同时,邓小平同志十分强调经济发展和发展速度的问题。在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时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之后,他就认识到党制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还有“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中还应当有更侧重的纲目。相比而言,改革早期的邓小平似乎更强调经济建设要摆在中心的位置,同时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也被认为是实现战略目标的保证。他在不同的讲话、会议、会晤中,都要求各地要争取一个“比较满意的发展速度”,尤其要求经济特区“能发展就不要阻挡,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快点”,只要是能有效益,有质量,那“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邓小平总结了一些国家的发展经验,认为他们走向发达之路都不约而同地有过若干高速发展时期,因而中国应当有意识的在世界经济发展较快阶段或周期性高涨之际懂得抓住机会,进行波浪式、甚而跳跃式发展。“可能我们经济发展规律还是波浪式前进”。他要求发展好的地区应当“过几年有一个飞跃,跳一个台阶”,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一下,再前进”。但同时,他也懂得避免经济大起大落的平衡之道,“对于我们这样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总是平平静静、稳稳当当怎么行呢。当然,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是“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他希望“讲求经济效益和总的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的“速度才过得硬”。当然,在改革前期,经济的诉求是全党全民之心,很难完全平衡。但总体上,在邓小平现代化发展观的指导下,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中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二、邓小平现代化发展观是强调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发展观

邓小平同志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时,也认为要符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互动关系。首先,在改革开放之初,他就既强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也强调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不能少;既强调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要有,也强调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要有。他认识到中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提高社会生产力是基础的、题中应有之义,之后还应改革和完善不适宜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第二,他提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之际,“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通过开展丰富多采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为了充分对国内外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他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论断,强调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既是对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对外的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展现。第三,他强调中国民众今天所需要的民主,“只能是社会主义民主或称人民民主,而不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的民主”,这是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需要坚守的基本原则。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也只能是的人民民主制度,得在共产党领导下,还应加上根本性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西方那一套”。第四,他还提出了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设想,因为历史经验显示,中国共产党过去走出的各种歧路,固然同一些领导人的“一言堂”作风、“家长制”思想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如果党和国家的制度好,则坏人是无法任意横行的。反之,制度不好却可能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在“集体无意识”中走向反面。因而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或者有意犯错,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长治久安、是否治理有效。这就使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诉求看到了前路,能随着改革开放进程,没有太大延迟地提上了日程。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像两条腿走路,两只手健全,都搞好了才是正常的社会主义。如果“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大家满意,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如果另一方面变质,是很容易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的,弄不好就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了。由此“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论断开始出现在共产党的宣传中。邓小平同志还认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既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框架中的根本任务,就要用共同的理想,加上科学的信念,才能让人民信服地团结起来。中国共产党曾经弱小过,也不断遇到过劫难,为什么一直还有战斗力、团结力?就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因此,“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自始至终这“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遵循,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头脑中围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做设计,在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促进改革开放的航线中,把好现代化建设的精神之舵。总之,坚持“双百”、“二为”方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才有戏。

此外,邓小平同志很早就认识到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表面上的地大物博无法掩盖实际上的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邓小平逐步意识到必须保护自然环境。早在1982年11月,他就为全军植树造林的事题过词:“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他几乎年年都和一些领导同志以身作则,带着青少年去植树。针对人口多、耕地少的情况,邓小平指出,中国土地面积广,但是耕地少,这种情况还不是很容易改变的,这就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即使若干年计划生育后使人口不再增加,但人口多的问题可能在很长时间也难以消化。而且很多还没有勘探清楚的矿产、土地、资源等,还不是尽快可利用的、现实的生产资料。因此,“大力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将是多年的基本国策。尽管他没有明确使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但人口、资源、与环境方面的问题逐渐引起了他和党的不少领导人的关注。

在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人口与环境保护提出了许多原则观点后,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方面的建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发展,逐步提出了统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显示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规律性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三、邓小平现代化发展观是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发展观

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和发展诉求。他屡屡强调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执政根基,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因此,“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要把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作为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水平与治理效能的民心力量。而要做到这一点,又必须要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和最实际诉求。他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然是党的根本宗旨,就要求凸显关照人民的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出发点和目的,而关照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折不扣地响应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和发展诉求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目的。因此,邓小平提出,中国共产党制定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总归宿,必须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之尺。邓小平认为,人民群众最根本的、总体的利益需求和发展诉求,就是期望中国有朝一日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走社会主义之路的目的。只有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国,才能显示出其相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使最广大人民最根本的、总体的利益需求和发展诉求,最终地得到充分的满足。

总之,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与现代化发展观都是立足中国的实践,结合那个时代的要求提出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和治理效能的探索和深化。它是与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思想一脉相承的,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新时代,继承、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现代化发展观,对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章慧.试论邓小平对外党际交流思想的内涵与现实意义[J].上海党史与党建,2020(9):19-24.
[2]蒋永清.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产生过程、主要内容及深远影响[J].邓小平研究,2020(4):1-12.
[3]钟头朱.如何讲好《概论》课中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J].新西部,2020(18):162-163.


[4]宋周尧.邓小平的战略思维方法:构成基础、主要内涵和现实意义[J].邓小平研究,2020(3):1-11.
[5]李卓,胡椿.邓小平德育思想研究综述[J].大理大学学报,2016,1(3):43-48.
[6]李正华.陈云的核心意识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5):12-16.
[7]杨胜群,孔昕.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若干基本设计[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9,26(1):152.
[8]杨胜群,孔昕.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若干基本设计及其深远意义[J].党的文献,2018(6):37-43.


作者简介:孙应帅(1972—)男,吉林永吉人,汉族。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室,室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