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4
/ 2

谈谈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何春

信宜市洪冠镇中心学校 525300

【摘 要】只有学生尊重教师,才会重视教师的教导;亲近教师,才会听从教师的教导;热爱教师,才会乐意教师的教导。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仪表,有渊博的知识,正直善良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信服你,尊重你,听从你,愿意与教师分享成功与失败,才能真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我们也要以生为本,关切学生的需要,注重要学生心与心的沟通,如果我们能在师生关系中形成融洽、愉悦、和谐的关系,那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会得到更好的的教育,教师也会有良好的教学成绩。

【关键词】构建 和谐 师生关系

古人云:尊其师,重其道;亲其师,信其道;爱其师,乐其道。也就是说只有学生尊重教师,才会重视教师的教导;亲近教师,才会听从教师的教导;热爱教师,才会乐意教师的教导。那么,怎么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使学生亲近教师,喜欢教师的教导,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下面我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严于律己,不仅有正直的人品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还要有着渊博的知识和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精神。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仪表,有渊博的知识,正直善良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信服你,尊重你,听从你,愿意与教师分享成功与失败,才能真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果你本身是个不修边幅,不注重仪表的人,又怎么能要求你的学生不留长发,不染发,不穿奇装异服呢?孔子云: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如果教师不努力提高自己,总是停留在一定的水平上,学生又怎么会从心里敬佩你呢?

其次,教师要以生为本,一切从学生利益出发,“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学生来到一间新的学校,或者到一个新的班级,必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解决学生在生活、学习上的困难,使学生到校、到班后有一个“家”的感觉。例如上学期开学没几天,我发现我们班的学生上课都昏昏欲睡,后来我当即了解到原来是我们班的学生住在宿舍楼的一楼,因前一段时间下雨导致宿舍蚊子骤然增多,学生晚无法入睡,导致白天上课没精神。我当即买了蚊香给宿舍舍长,让他晚上负责点上;同时上报学校,学校也表示会组织人力进行杀虫,我再通知学生家长,让还没有挂上蚊帐的学生周末回校时带上蚊帐。学生见到我如此为他们这样着想,十分感动,有几个学生还写了日记来感谢我。另外,平时我通过电话、微信或家访等形式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告知家长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等情况,特别是学生取得进步的时候,及时向家长报告表扬,同时我也通过这种方面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学习生活等情况。例如我们班有一个男生性格内向,不敢把自己不想睡上床这样的事告诉教师,我知道后找他谈话,并且给他调换了床位,后来他改变了很多,很多事情都会拿来跟我讨论。通过这些事,我和学生拉近了距离,取得了学生信任,逐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再次,教师要通过“沟通”这座桥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有完全确立,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很可能会犯很多的错误,走很多的弯路。所以,教师与学生平时要保持的沟通,遇到问题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解决,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下处理问题。曾经有一份关于中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心理存在问题时只有2.06%的同学愿意向老师倾诉;在对待老师批评这个问题上有近三成的同学认为老师是可恨的,有意挑自己的毛病。显然,我们很多时候与学生缺乏的是平等的对话,互相的理解,缺乏基本的沟通。我们在课堂上常遇到一些不把老师当一回事的学生,吃零食、讲话,甚至想办法搞一些恶作剧,看你能拿他怎么办,你骂他,他表现出一副不屑的表情,嘴里还嘟嚷着。更有甚者,他就故意和你对着干,令你尴尬。很多老师面对这样的情况,要么是装聋作哑,当做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可这样更加助长学生的不良风气,只会让“不敬”的恶行越演越烈;要么是马上暴跳如雷,恶语相向,甚至大打出手。但切记“冲动是魔鬼”,自己的一时冲动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那我们该如何处理这些“不敬”的学生呢?我认为,人一般不会对“自己人”不敬,学生之所以会对老师做出不敬的行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与这个老师不熟。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们要找到打开“不敬”枷锁的钥匙,沟通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班上有个学生,总是我行我素,课堂上要么睡觉,要么和同学讲话,老师骂他,他完全不理睬,甚至质问:“你有什么资格管我?”后来我了解到,原来他的父母都出去打工了,平时过节也很少回来,他认为在父母眼里金钱比他这个儿子更重要,他表现得怎样父母根本不会在乎。于是我让他父母录像他们工作的视频以及他们吃、住的环境,还有表达父母他们最大的愿望。然后我把这些视频放给这个学生看,让他理解父母的艰辛,看着看着,他自己就哭了。老师要时常和“不敬”学生沟通,要让他们听到,明白你对他的爱,当你成为这些学生的朋友时,相信他们就不会对你做出“不敬”的行为了,因为爱是相互的。

另外,教师必须注重因村施教,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要实现“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在一个班集体中,肯定有一部优秀的学生,一部分后进生,一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一部分成绩落后的学生,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要重视、承认这种差异性,并做到因村施教,在课堂上实行分层教学,使优秀的学生“吃得饱”,成绩稍差的学生“有得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体和谐发展。如果教师只关注其中的一部分学生,或者只片面追求成绩,忽略了一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很可能会使学生逐渐对学生失去兴趣,一些淘气的学生便会产生一些厌学情绪,不交作业、逃课等现象势必增多,也就严重阻碍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台湾作家席慕容曾经说过:“别人是怎样地把儿女托付到我的手中,他们用着谦卑热切的态度,希望我能够,请求我能够,使他们的子女进入一种境界,达到一种要求。”我也经常这样问自己:我做到了吗?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在师生关系中形成融洽、愉悦、和谐的关系,那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会得到更好的的教育,教师也会有良好的教学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