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将 肝素、肝素锂抗凝血浆代替普通血清加以生化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 2018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间接收 150 例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将所采集血液分别注入普通试管、 肝素、肝素锂抗凝试管中进行生化检验,分析三组检验结果的差异。结果:三组生化指标检验结果对比无显著差异, P>0.05 。结论:将 肝素、肝素锂抗凝血浆应用于临床生化检验中切实可行,能够提高临床检验的速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肝素钠 肝素锂 血清 生化检验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脑肽前体(NT-proBNP)水平在小儿肺炎合并呼吸困难类型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396例小儿肺炎中确诊为心源性呼吸困难40例,非心源性呼吸困难39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40例作为对照组。对3组均进行血清NT-proBNP检测,观察3组血清NT-proBNP水平,分析心源性呼吸困难患儿血NT-proBNP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间的相关性。结果小儿肺炎合并心源性呼吸困难组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源性呼吸困难组患儿血清NT-pro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697,P〈0.05)。结论NT-proBNP可作为鉴别小儿心源性呼吸困难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的客观指标,其方法简单、迅速。

  • 标签: 肺炎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呼吸困难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肽(BNP)和血尿酸(UA)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7年7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5O例健康就诊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肽和血尿酸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伴随着患者心脏功能级别表现出一定程度增大,患者对应血尿酸水平以及血清肽水平表现出显著升高,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并且患者血清肽水平同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表现为正相关(r1=0.76,r2=0.83),同左心室射血分数表现为负相关(r=-0.72)。结论患者在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疾病后,会使得血尿酸水平以及血清肽水平表现出一定程度升高,并且在心功能分级逐渐增加的情况下,提升程度更为显著。

  • 标签: 血清脑钠肽 血尿酸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 简介:[ 摘要 ]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肝素、肝素锂抗凝血浆代替普通血清加以生化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接收150例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将所采集血液分别注入普通试管、肝素、肝素锂抗凝试管中进行生化检验,分析三组检验结果的差异。结果三组生化指标检验结果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肝素、肝素锂抗凝血浆应用于临床生化检验中切实可行,能够提高临床检验的速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肝素钠 肝素锂 血清 生化检验
  • 简介:"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比呀比蜜甜啰……"马达快乐地哼着小曲儿走进学校。"嘿,什么事这么开心?"方圆从后面拍了一下马达的肩膀。"哎哟,没有规矩,你轻点儿。"马达不用转过头来看就知道是方圆,他边说边把手里拎着的一瓶饮料举起来晃动了几下。"什么

  • 标签: 马达 盐水 浓度 千克 列方程 饮料瓶
  • 简介:过去几十年至今,人们普遍以组织药物浓度来推测抗生素的活性和MIC,将组织匀浆液中测得的药物浓度与相应血浆中的药物浓度的比值来指导药物的临床应用。然而从药动学和药效学角度看这种方法并不合理,并最终可能对病人产生潜在危害。全组织药物浓度通常是通过测定碾碎或溶解后的匀浆组织的药物浓度而得到,这种测定方法忽略了组织的内部结构(如间质液、细胞及亚细胞结构等),药物不一定是均匀分布于组织中,并且,组织匀浆的药物浓度不能完全反映药物的有效活性。所以全组织药物浓度不能真实反应抗生素在感染部位的浓度。比如:多数细菌的感染部位在细胞外,故细胞外药物浓度才是关注的焦点。对于主要分布于胞外的药物,组织碾碎后使细胞内外液混合,则测得的药物浓度会低于实际感染部位的浓度;相反,对于主要分布于胞内的药物,测得的全组织浓度会大大高于细胞外浓度。对于胞内菌感染也可得相应结论。给药后抗生素会分布到全身不同部位,大多数药动学可以用二室或三室模型模拟。由于室间不能瞬间达到平衡,所以各室的药-时曲线也可能出现很大差异。在某时刻采集全组织样本就可获得该时间点组织浓度与血药浓度的比值。为了减少干扰,应在同一病人上采集达稳态的样品,但这并不可行且存在伦理学问...

  • 标签: 浓度意义 组织浓度
  • 简介:<正>利用H2S系统的分组方法,进行第二组阳离子分析时,CdS沉淀不完全,或完全不沉淀,常认为是由于酸度过高,但是在实际中,有时酸度合适,即0.3mol-l-1HCl通H2S或0.2mol-1用5%TAA时CdS也不沉淀或沉淀不完全,北师大分析比学提出:为保证CdS沉淀完全,除了必须调整酸度外,还须控制Cl-的浓度,那么Cl-浓度控制在多大范围内,才不影响CdS的沉淀呢?为此,我们做了如下的实验:1、取三支离心管,各加入0.42mol·l-1Cd(NO3)21.0ml,5%的TAAl.0ml和0.6mol·-1HNO31.9ml,然后向三支离心试管中分别加入1.0ml浓度为1.7mol,l-1,3.4mol.l-1和5.13mol.l的NaCl溶液,此时可以看至三支离心管

  • 标签: Cl~-浓度 第二组阳离子 离心管 NaCI溶液 数据处理 配合物
  • 简介:如果你嗜好某种食品.又希望在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能享受到不变的口味.什么食品能满足你的愿望?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麦当劳。

  • 标签: 浓度 资源 稀释 全世界 麦当劳 食品
  • 简介:目的观察强心口服液对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肽原(NT-proBNP)浓度的影响,比较西药常规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将51例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的CHF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分别予以西药常规治疗和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强心口服液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治疗前及治疗14d后血浆NT-proBNP浓度。结果经治疗后,两组血浆NT-proBNP浓度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中西医结合组血浆NT-proBNP浓度较西药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西药治疗组(P〈0.05)。结论加用强心口服液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血浆NT-proBNP浓度,改善心功能,其综合疗效优于西药常规治疗。

  • 标签: 心力衰竭 中西医结合疗法 强心口服液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 简介:膳食中的主要存在于食盐中,是保证肌体水平衡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也是人体肌肉和神经组织中的主要成分之一。人体通过食盐摄取以后会由肾脏排泄,再由排泄物通过排泄系统排泄到体外,或由汗液通过皮肤排出体外。宝宝对元素的需要量约为每天115--300毫克。

  • 标签: 钠元素 营养素 明星 厨房 排泄系统 神经组织
  • 简介:摘要为探讨黄体酮转化子宫内膜日的血清雌二醇浓度能否预测激素替代周期冻融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本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生殖医学科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进行的激素替代疗法冻融胚胎移植(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frozen thawed embryo transfer,HRT-FET)共230个周期,血清雌二醇浓度在139.5~3 941.0 pg/ml之间。根据子宫内膜转化日血清雌二醇浓度的百分位数将患者分为3组:对照组(<第25百分位数,n=58例),高雌二醇组(第25~75百分位数,n=112例)和超高雌二醇组(>第75百分位数,n=60例)。比较3组的基本特征及妊娠结局,主要观察指标是活产率,次要观察指标是临床妊娠率。数据分析采用F检验和Kruskal-Wallis(H)检验进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进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一般情况:3组取卵周期时的年龄、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基础窦卵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AFC)、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不孕年限、原发不孕占比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75,H=5.479,H=5.374,F=1.391,H=4.779,χ²=1.969,P>0.05)。FET周期治疗情况:3组子宫内膜转化前的孕酮(P)浓度、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单胚胎移植占比、囊胚移植占比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5.359,H=5.957,χ²=0.626,χ²=4.532,P>0.05);3组在FET周期中子宫内膜转化前的雌激素用药天数,高雌二醇组为13.0(12.0,14.0)d、超高雌二醇组为13.0(12.0,15.0)d,均比对照组13.0(12.0,13.3)d的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897,P<0.05);高雌二醇组在内膜转化前的E2浓度为1 560.4(1 170.2,1 848.2)pg/ml、超高雌二醇组E2浓度为2 420.9(2 131.0,2 849.2)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E2浓度238.8(206.9,287.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94.84,P<0.05)。3组的妊娠结局:3组的临床妊娠率,对照组37.9%、高雌二醇组51.8%、超高雌二醇组40.0%,其中高雌二醇组临床妊娠率最高,其次是超高雌二醇组,但3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3.853,P>0.05);3组的胚胎种植率分别为19.3%、25.0%、32.8%,其中超高雌二醇组的胚胎种植率最高,但3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5.544,P>0.05);3组活产率分别为37.9%、39.3%、40.0%,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²=0.055,P>0.05);104例临床妊娠病例中共发生了14(13.5%)例流产,均发生在高雌二醇水平组。104例临床妊娠病例中双胎妊娠24例(23.1%),发生在高雌二醇水平组(10例)和超高雌二醇水平组(14例),对照组无双胎妊娠病例。230个FET周期中有4例发生了宫外孕(1.7%),对照组和高雌二醇水平组各有2例,超高雌二醇组无宫外孕病例。

  • 标签: 激素替代疗法 胚胎移植 雌二醇 活产率 临床妊娠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时期增生性瘢痕患者血清中PⅢNP浓度变化的意义及其对临床瘢痕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2年9月我科收治住院的增生性瘢痕患者共100例,根据瘢痕增生的不同时期分5组。应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的浓度变化,并比较PⅢNP的血清含量与瘢痕增生时段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时期增生性瘢痕患者血清中PⅢNP含量和瘢痕增生时段关系密切,瘢痕增生早期,1-4个月患者血清中PⅢNP含量开始增加,随着增生性瘢痕的发展,其血清含量进一步的增加,到5-8个月,PⅢNP含量达到了高峰。伴随瘢痕的成熟,PⅢNP浓度又逐渐下降。结论PⅢNP的浓度变化和瘢痕临床演进过程基本一致。同时证明了增生性瘢痕增生活跃程度与瘢痕患者血清中PⅢNP的浓度呈定量的显著关系,可以作为临床不同的瘢痕治疗方法的疗效评价及筛选的客观指标,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增生性瘢痕 血清 标记物 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 简介:采用HPLC法,用C18柱,缓冲液(0.05mol/LKH2PO4)-甲醇(60:40)为流动相,血清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后直接进样。检测波长编程:0~8min为296nm,8~11min为271nm。最低血清检测浓度为0.02μg/ml,线性范围0~20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5%。以本法测定8例健康受试者,po阿司匹林符合单室开放模型。Tlag=2.91±1.39h,Ka=1.2596±0.9449h-1,K=0.1889±0.0562h-1,T1/2=4.04±1.45h,Tmax=5.18±0.96h,Cmax=3.12±1.10μg/ml-1,AllC0-∞=31.82±7.03μg·ml-1·h-1。

  • 标签: HPLC法 水杨酸 阿司匹林 药代动力学
  • 简介: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患者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中的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181例STEMI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血浆IL-27等指标的浓度.应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根据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结果STEMI组血浆IL-27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支病变组在入院当时,1d、2d和7d后血浆IL-27浓度均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支病变组在入院时、2d和7d后血浆IL-27浓度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血清肌钙蛋白Ⅰ、高敏C反应蛋白、IL-27浓度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EMI患者中血浆IL-27浓度明显增高,而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梗死 白细胞介素-27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摘要近年来在治疗新生儿黄疸中普遍采用蓝光照射,通过光照的作用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但传统长时间的蓝光照射容易引发多种不良反应。临床上关于蓝光照射治疗的时间与次数存在较大争议,为了探讨不同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本研究选取新生儿黄疸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对比观察传统连续蓝光照射和短时多次蓝光照射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蓝光照射 血清胆红素
  • 简介:【摘要】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iquid Chromatograph Mass Spectrometer,LC-MS)同时测定抑郁发作患者血清中西酞普兰、米氮平浓度的方法。方法  设立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 1.7μm 2.1x50mm Column,流动相为乙腈-10mmol/L醋酸铵水溶液(均含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5mL/min,柱温40℃,电喷雾电离正离子(ESI+)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检测,以保留时间和离子丰度比定性,以伐地那非为内标物定量。结果  西酞普兰及米氮平在各自对应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 均>0.99,定量下限为2.5ng/ml,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5%~9.3%。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可同时测定抑郁发作患者血清中西酞普兰、米氮平浓度,结果精准可靠,有利于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高效液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抑郁发作 西酞普兰 米氮平 血药浓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