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液基薄层细胞学与活检病理在早期宫颈癌及宫颈上皮细胞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120例行宫颈环形电切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B组行活检病理检测,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式在早期宫颈癌及宫颈上皮细胞病变(CIN)的诊断准确率。结果A组组织学诊断阳性率为53.3%,明显高于B组组织学诊断阳性率(7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液基薄层细胞学与活检病理相比较,活检病理在早期宫颈癌及宫颈上皮细胞病变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液基薄层细胞学 活检病理 早期宫颈癌 宫颈上皮细胞内病变 价值
  • 简介:近来在大肠杆菌中新发现的Era蛋白(E.coliras-likeprotein)是一类新的GTP结合蛋白,研究表明Era蛋白参与调节细胞分裂、细胞周期以及部分细胞代谢过程。植物中相关研究报道尚少,推测ERG蛋白可能定位在线粒体,并且与种子的正常发育相关。本实验通过构建植物表达载体初步观察了ERG437蛋白在拟南芥悬浮细胞中的定位情况,同时利用CoxⅣ蛋白初步观察到绝大部分ERG437蛋白定位于线粒体。

  • 标签: ERA蛋白 ERG基因 细胞周期 悬浮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和外周血B淋巴细胞免疫抑制因子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中的表达意义。方法抽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6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IM患儿462例作为IM组,并以1∶1配比抽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46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对象的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PD-L1)水平。比较IM组与健康对照组T淋巴细胞亚群、外周血B淋巴细胞免疫抑制因子水平,比较IM组中不同病情时期、不同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ALY%)患儿的T淋巴细胞亚群、外周血B淋巴细胞免疫抑制因子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IM组CD3+、CD8+、CTLA-4、PD-1、PD-L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CD4+、CD4+/CD8+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IM组急性期CD3+、CD8+、CTLA-4、PD-1、PD-L1水平高于恢复期,CD4+、CD4+/CD8+水平低于恢复期(P<0.05)。IM组中ALY% ≥10%患儿的CD3+、CD8+、CTLA-4、PD-1、PD-L1水平高于ALY% <10%患儿,CD4+、CD4+/CD8+水平低于ALY% <10%患儿(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CD3+(r=0.671、0.647)、CD8+(r=0.685、0.598)、CTLA-4(r=0.694、0.612)、PD-1(r=0.671、0.712)、PD-L1(r=0.682、0.685)和病情时期、ALY%呈正相关(P<0.05),CD4+(r=-0.469、-0.512)、CD4+/CD8+(r=-0.501、-0.567)和病情时期、ALY%呈负相关(P<0.05)。结论IM患儿机体T淋巴细胞亚群和外周血B淋巴细胞免疫抑制因子异常表达,并与疾病时期、ALY%密切相关,可据此评估病情进展和严重程度,指导临床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 标签: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T淋巴细胞亚群 外周血B细胞 免疫抑制因子
  • 简介:运用fluo-3/AM荧光探针标记、荧光显微镜摄像、计算机图象处理观察苦参碱对AngⅡ10^-6M诱导10min时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钙超载的干预作用。结果显示正常VSMC经AngⅡ10^-6M诱导10min后细胞钙荧光强度明显增强;而苦参碱immol/L能明显抑制AngⅡ的作用,与雷为利组相比较无显著差异。说明基参碱能抑制由AngⅡ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钙超载。

  • 标签: 苦参碱 AngⅡ 血管平滑肌细胞 钙超载
  • 简介:目的:研究β-L-D4A在2.2.15细胞的代谢情况,以便为进一步明确其抗HBV作用机制和动物体内实验及人体内试验研究其抗HBV作用与药代动力学奠定基础.方法:以2μmol·L-1[3H]β-L-D4A或[3H]β-D-D4A处理2.2.15细胞2、4、8、12、24h,再以0.4mol·L-1预冷的高氯酸(含0.08mol·L-1磷酸三乙胺)抽提,离心后,溶解于酸的上清液,直接进行HPLC分离、相连的紫外检测器检测,然后分析各个峰值.结果:两化合物均出现4峰,且出现时间一致,保留时间依次在6、10、19、28min,24h处理后,β-L-D4A细胞代谢峰明显高于β-D-D4A的代谢峰;β-L-D4A于2.2.15细胞代谢进行了动态的检测,发现细胞代谢物的含量于加药后迅速增加,以三磷酸形式增加最快,至8h时,达到最大值,以后开始缓慢降低;β-L-D4A处理2.2.15细胞24h后,换用不含药培养基继续培养,停药后3种磷酸化代谢物含量于前8h迅速减少,继后16h降低缓慢,于24h时,仍有8h时35.6%(0.32/0.9)的三磷酸化合物存在.结论:β-L-D4A较之β-D-D4A更易被磷酸化代谢;一磷酸化过程可能为限速步骤;β-L-D4A三磷酸化物在2.2.15细胞降解缓慢.

  • 标签: 核苷类似物 Β-L-D4A 乙型肝炎病毒 2.2.15细胞代谢 生物转化
  • 简介:用Fluo-3AM荧光探针负载离体培养的大鼠比目鱼肌细胞,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Ca^2+浓度的变化,结果发现16.7mmol/L葡萄糖和100μu/ml胰岛素使细胞Ca^2+浓度显著升高,钙拮抗剂硝苯地平(NF)呈剂量依赖方式抑制葡萄糖和胰岛素的刺激效应。然而在基础状态下,NF在低剂量(0.5μmol/L和1.0μmol/L时)对细胞Ca^2+无影响,只有在高剂量(10μmol/L)时有轻微而短暂的抑制作用。

  • 标签: 肌细胞 钙流动 硝苯地平 钙离子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 简介:该释药系统在低pH 环境中不释放药物,而结肠酶降解依赖型释药系统在结肠的降解速度一般较慢,酶降解层包衣与结肠酶作用可促进药物在结肠的释放

  • 标签: 口服结肠 定位释 系统设计
  • 简介:摘要油田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层间渗透率差异,地层裂缝发育情况不同,注入水导致部分油层井下油水前缘提前突破,造成油井出水,油井产液含水过高。可动用储层底层11、12解释层在油井正常生产时是主力产层,是新民油田主要裂缝发育层,也是水淹井的主要水淹层。针对这个现状,我们重点完善了封下采上堵水工艺,油管内定容积打塞技术是该工艺的主体组成部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在套管内打小距离的水泥塞,具有现场操作方便、成本低、工艺简单、打塞位置准确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定容积 打塞 堵水
  • 简介:美国加州纳米系统研究院、加州大学大卫·格芬医学院和霍华德·休斯医学院,采用分子工程技术,研制出细胞最大粒子穹隆体结构模型。利用这种结构,可研制出一种灵活的、靶向纳米胶囊作为药物治疗的运输载体。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杂志上。

  • 标签: 纳米胶囊 细胞内 穹隆 载体 运输 体模型
  • 简介:美国加州纳米系统研究院、加州大学大卫·格芬医学院和霍华德·休斯医学院,采用分子工程技术,研制出细胞最大粒子穹隆体结构模型。利用这种结构,可研制出一种灵活的、靶向纳米胶囊作为药物治疗的运输载体。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杂志上。

  • 标签: 纳米胶囊 细胞内 载体 运输 穹隆 体模型
  • 简介:美国加州纳米系统研究院、加州大学大卫·格芬医学院和霍华德·休斯医学院,采用分子工程技术,研制出细胞最大粒子穹隆体结构模型。利用这种结构,可研制出一种灵活的、靶向纳米胶囊作为药物治疗的运输载体。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杂志上。穹隆体最早是在30年前被莱奥纳德所在的实验室发现,是一种较大的桶形粒子,存在于所有哺乳动物的细胞质中,起着天然免疫作用。它的外壳能从中断开,每一半都能像花瓣一样打开与闭合,这种结构决定了它具有特殊的转运功能。

  • 标签: 纳米胶囊 细胞内 穹隆 载体 运输 体模型
  • 简介:目的调查高血压患者白细胞源性硫化氢产生速率的变化,并探讨其影响高血压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初诊高血压及有高血压病史者90例高血压组,又分为两个亚组,即高血压未治疗组(高血压未治疗亚组)45例、高血压血压控制良好组(高血压控制组)45例,选取同期、同科室血压正常患者90例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通过测量白细胞源性硫化氢产生速率及血浆高血压相关炎性因子的浓度,分析各组自细胞源性硫化氢产生速率的变化,并探讨其对高血压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结果高血压未治疗亚组白细胞源性硫化氢产生速率明显低于高血压控制亚组及正常对照组[高血压未治疗亚组(0.142±0.064)nmol/μg、高血压控制亚组(0.202±0.085)nmol/μg、正常对照组(0.214±0.085)nmol/μg,P〈0.011,且血浆高血压相关炎性因子明显高于高血压两个亚组(P〈0.01),白细胞源性硫化氢产生速率与高血压相关炎性因子-存在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白细胞源性硫化氢产生减少可能是高血压发生的原因之一,它可能通过影响高血压相关炎性因子的产生导致血压升高。

  • 标签: 硫化氢 炎症 高血压
  • 简介:目的:测定华蟾素(cinobufacine,Cino)对耐阿霉素人乳腺癌细胞MCF-7/ADM内阿霉素(ADM)积累的影响,以探索Cino逆转MCF-7/ADM多药耐药(MDR)的可能机制。方法:MTT法检测CinoMDR的逆转作用,HPLC法检测Cino作用MCF-7/ADM后细胞ADM的浓度的变化。结果:Cino15mg/L能增加MCF-7/ADM细胞对ADM的敏感性,使ADM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由38.14mg/L降至12.93mg/L,显著增加MCF-7/ADM株细胞ADM的浓度。结论:Cino能明显增加MCF-7/ADM株细胞ADM的含量,部分逆转MCF-7/ADM的MDR。

  • 标签: 华蟾素 阿霉素 多药耐药 耐阿霉素人乳腺癌细胞
  • 简介:变异型心绞痛(variantangina)本质是冠状动脉痉挛,临床研究已表明硫酸镁能抑制冷加压试验、运动及过度换气所诱发的冠状动脉痉挛,但确切的机制不明,本文通过测定变异型心绞痛患者血镁浓度(经镁离子负荷试验)与红细胞镁离子浓度,探讨变异型心绞痛胸痛发作频率与细胞镁离子浓度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变异型心绞痛 胸痛发作频率 细胞内镁离子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伊马替尼浓度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耐药性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4月伊马替尼耐药和敏感的进展期GIST患者各4例,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细胞外、组织内与血浆伊马替尼浓度。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果伊马替尼耐药患者组织内药物浓度比敏感患者的组织内药物浓度低(P<0.05)。与亲代敏感细胞株相比,伊马替尼耐药GIST细胞株中细胞伊马替尼浓度显著降低,同时细胞形态也发生了变化。结论低细胞药物浓度可能是伊马替尼耐药的重要原因,细胞伊马替尼浓度可能是治疗GIST过程中的关键要素。

  • 标签: 胃肠肿瘤 抗药性,肿瘤 伊马替尼 半数抑制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集束化教育策略在心电图引导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心房内定操作患者中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进行心电图引导PICC置管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教育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导管观察、导管管理、带管日常活动的管理能力评估,总分为100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插管插管操作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日常导管观察、导管管理、带管日常活动的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76.67%),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集束化健康宣教在心电图引导PICC心房内定操作中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缩短插管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集束化健康宣教 PICC 心电图 心房定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IK细胞联合白介素一2治疗肾细胞癌的规范化护理。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规范的护理计划,其中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白介素一2应用的护理、CIK的护理、健康教育等环节,并加以实施和评估疗效。结果接受CIK细胞联合白介素一2治疗肾细胞癌的患者30例,有1例患者在第一次回输CIK后出现38℃的发热,20例患者应用白介素一2后均出现发热及流感样综合征。患者肝肾功能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变化,未见骨髓抑制。患者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实施规范、科学的护理程序是CIK细胞联合白介素一2治疗肾癌的前提和保证。

  • 标签: CIK 白介素一2 肾癌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