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推拿疗法在早期干预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医学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筛选70例我院2016年8月到2017年6月收治的运动发育迟缓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推拿疗法加强早期干预。随访1年后分析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和Gesel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运动发育迟缓患儿早期干预采用推拿疗法临床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运动功能,有一定应用价值。

  • 标签: 推拿疗法 运动发育迟缓 患儿 早期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胎儿肺部发育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产前四维超声检查诊断或怀疑有肺部发育畸形的胎儿25例,在超声检查后2d内进行磁共振检查,应用快速成像技术和特殊扫描序列(FIESTA序列、T2SSFSE序列、FIRM序列、DWI序列、SSFSEThickSlab序列)完成对胎儿的胸部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三方位扫描。结果产前磁共振检查发现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CCAM)16例,肺隔离症(BPS)5例,先天性膈疝2例,产前磁共振检查对于得到随访结果的22例胎儿诊断均正确。结论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于确定胎儿肺部发育畸形病变范围程度、肺部受压情况、正常肺组织定量以及判断胎儿预后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 标签: 磁共振 胎儿 肺部发育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开展高频超声检查的效果。方法:研究选择在2018年12月开始,选择在2020年12月结束,研究对象是我院接收的疑似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400例患儿,这400例患儿均开展高频超声检查,对患儿的髋关节形态进行有效观察,并结合髋关节超声检查结果来对患儿的髋关节β角、α角以及骨性髋臼覆盖率进行计算。结果:髋关节半脱位与脱位患儿的β角、α角以及骨性髋臼覆盖率均与正常患儿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高频超声检查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维生素D对促进小儿生长发育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科接诊维生素D缺乏症患儿100名,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用维生素D,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比IL-4水平等指标。结果:针对维生素D水平,研究组治疗后(60.58±18.92)nmol/L,比对照组(46.59±13.28)nmol/L高,P<0.05。针对TRACP水平,研究组治疗后(12.29±1.16)U/L,比对照组(13.12±1.53)U/L低,P<0.05。针对IL-10和IL-4水平,研究组治疗后分别是(106.59±31.48)ng/L、(208.58±27.65)ng/L,优于对照组(85.43±21.83)ng/L、(236.81±35.57)ng/L,P<0.05。结论:于维生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儿童生长发育中实施儿童保健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2020年3月~2023年1月参与体检的儿童中,选取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儿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儿童保健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的体格发育情况、成长发育情况、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掌握度等。结果:实验组儿童的身高、体重增长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儿童的运动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和精细动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儿童营养性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儿童实施儿童保健护理,能够促进儿童身体营养水平的提高,促进健康成长发育,对保证儿童身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儿童 成长发育 儿童保健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发育迟缓患儿进行康复治疗中开展多感官训练配合康复功能训练的作用。方法 按照对比治疗观察的方式开展探究,纳入患儿80例,开展时间为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双盲法均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康复功能训练)和观察组(40例,进行多感官训练配合康复功能训练)。对两组患儿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对比治疗前后Gesell量表测试各能区(社会适应、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发育商(DQ)的变化,治疗前两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多感官训练 康复功能训练 发育迟缓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发育迟缓患儿进行康复治疗中开展多感官训练配合康复功能训练的作用。方法 按照对比治疗观察的方式开展探究,纳入患儿80例,开展时间为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双盲法均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康复功能训练)和观察组(40例,进行多感官训练配合康复功能训练)。对两组患儿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对比治疗前后Gesell量表测试各能区(社会适应、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发育商(DQ)的变化,治疗前两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多感官训练 康复功能训练 发育迟缓
  • 简介:[摘要]目的:分儿童生长发育中实施儿童保健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2020年3月~2023年1月参与体检的儿童中,选取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儿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儿童保健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的体格发育情况、成长发育情况、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掌握度等。结果:实验组儿童的身高、体重增长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儿童的运动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和精细动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儿童营养性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儿童实施儿童保健护理,能够促进儿童身体营养水平的提高,促进健康成长发育,对保证儿童身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儿童 成长发育 儿童保健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运动疗法、早期认知语言康复治疗联合用于发育迟缓患儿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发育迟缓患儿,随机分配法分组,对照组(n=40)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n=40)行运动疗法+早期认知语言康复治疗,分析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神经心理发育状况比对照组更优(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比对照组77.50%更高(P<0.05)。结论:对发育迟缓患儿行运动疗法+早期认知语言康复治疗效果突出,有助于改善患儿神经心理发育状况。

  • 标签: 小儿发育迟缓 运动疗法 早期认知语言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改善,传统诊治躯体疾病的医学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大众需要,人们逐渐趋向于具有健康促进、保健指导功能的医学服务模式。儿童的健康关乎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核心。儿童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祖国的未来发展,近几年此问题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儿童的各系统机能尚未发育完善,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导致儿童成为疾病侵袭的主要群体,甚至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发育。早期综合发展指导是一项为快速生长发育的婴幼儿量身定制的综合性干预活动,主要针对家庭、社会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旨在早期及时发现儿童自身、家庭及社会环境中的各项不利于儿童成长的因素并给予干预,为儿童生长发育提供适宜且稳定的环境基础。已有研究表明,适宜的早期干预指导有利于儿童的各项生长发育

  • 标签: 儿童保健 早期综合 发展指导 小儿发育 影响
  • 简介:根据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内涵,从思想认识、职能发挥、制度落实等方面分析了医院医学伦理学应用与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主动负责,坚持以人为本等解决的措施办法。

  • 标签: 医院医学伦理 应用与管理 措施办法
  • 简介:在药理学教学中,我们逐步摒弃传统的只注重传授基本理论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在理论与实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进行深入的改革,并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我校药理学团队获得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药理学双语示范课程、天津市精品课程,课程负责人娄建石教授获得天津市教学名师奖。

  • 标签: 药理学教学 教学改革 创新实践 实验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 综合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模式,医学制度发展为护理教学模式为目的。方法:入组资料在2019年级护理学专业,共有本科生88名,采取抽签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占44名且均为女生。对照组采用医师教学培养方式,实验组则为护士教学培养模式,指标评估包括学生考核成绩、自评结果、教学行为有效性。结果: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程序的使用能力、科学性、为理解而讲授有效性、激发动机、使用非语言手段有效性等数据比较,实验组数据更高,P<0.05;结论:实施教学团队和模式的改革后,由医学制度教学转变为护理模式授课,转变主体地位,整体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妇产科护理学 教学团队 建设改革
  • 简介:摘要:药物药理学与药物作用机制研究是药物领域的核心领域之一,旨在深入探究药物如何在生物体内产生治疗效应的机制。本文概括了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过程,药物靶点和受体的基本概念,药物作用机制的分类与示例,以及药物相互作用和副作用的关键知识点。此外,本文还介绍了药物药效学参数、剂量-反应关系、药物的效力和亲和力等重要概念。药物药理学在临床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个体化药物治疗和药物选择,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和未来趋势。继续深入研究和创新将有助于优化药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潜在的不良影响。

  • 标签: 药物药理学 药物作用机制 ADME过程 药物靶点 药物相互作用
  • 简介:2004年5月10日,由中国药理学会主办,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湖南省药学会联合承办的“2004年全国中青年药理学英文学术报告会暨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会议”在湖南省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药理学顶尖级专家和年青学者共120余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 标签: 中国药理学会 2004年 中国 中青年 药理学 英文学术报告会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和抚触对新生儿行为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出生后无需特殊治疗的足月新生儿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给予新生儿游泳和抚触,对照组给予单纯沐浴。分别于生后d1、d7、d14、d28对两组新生儿进行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评(NBNA)比较。结果:出生时两组NBNA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新生儿游泳和抚触治疗后,治疗组NBNA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新生儿游泳和抚触可作为新生儿的早期干预措施,促进其行为神经发育,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游泳 抚触 发育
  • 简介:目的研究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的促进效果,并分组对比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我院于2018年3月-2018年9月期间的30例自然分娩的新生儿纳入生长发育效果研究,并对新生儿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生长发育效果,观察组(15例),对照组(15例)。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手段基础上进行袋鼠式护理,对护理后两组的新生儿体格发育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体格发育情况较对照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护理方法挑选我院进行临床试验、工作时间不低于3年的资护师,并对参与此次研究的资护师进行编组,组员随机分配。将两名较为资深的主管护师担任两组的负责人,对团队成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准许进行研究。同时保证两组在互不干扰的情况下运行,并分配专门的记录人员。需对护理过程进行监督,并定期检查工作质量。对照组的新生儿进行常规护理,保证新生儿的保温,并对新生儿采血进行检查。同时严格按照护理流程对新生儿的口腔、保温、皮肤、睡眠等情况进行检查,定时定人对新生儿护理。研究组采用袋鼠式护理,护理模式在新生儿出生3d后开展,内容如下(1)营造相对舒适私密性好的空间,稳定室温,播放舒缓的音乐。(2)将新生儿穿好纸尿裤后,将产妇胸前衣物打开,确保新生儿与产妇接触时无衣物遮挡,而后将新生儿放置于产妇胸前,注意将其头部放置于乳房中间,脸偏向一侧,背部及身体需尽量用棉被覆盖避免新生儿着凉出现感冒。放置时护士需进行协助托起前颈部,保持新生儿与产妇最大限度的皮肤接触。并指导产妇托住新生儿臀部,并防止意外发生,保护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在护理期间需保证产妇和新生儿皮肤接触时间,并指导产妇亲吻新生儿头部及皮肤。保证接触时间在1h/次,上午100~1200,下午1600~1800各一次,时间固定。并教授产妇出院后持续采用该护理方式。1.3观察指标对两组新生儿42d后进行体格发育测量,包裹头围、体重、身长增长。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数据处理软件选择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