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更年期女性焦虑、抑郁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价值。方法 抽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更年期焦虑、抑郁女性患者6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各有30例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护理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负性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理护理 更年期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焦虑认同联合优势内容递增理论的护理干预在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3例GA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焦虑认同联合优势内容递增理论的护理干预。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MCMQ、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及MCMQ中面对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MCMQ中回避、屈服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焦虑认同联合优势内容递增理论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引导GAD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疾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神病学 广泛性焦虑障碍 生存质量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选择应用劳拉西泮治疗对焦虑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患者入院后予以计算机随机化分组的方法,将在我院接收的6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进行平分,分别纳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应用劳拉西泮治疗,后者应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每组各30例,开展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将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照。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S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状态(SAS)评分明显下降(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明显提升(P<0.05)。结论:针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选择应用劳拉西泮治疗对患者的焦虑状态和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更加明显。

  • 标签: 劳拉西泮 广泛性焦虑症 焦虑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道家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药物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抗焦虑药物治疗,研究组联合道家认知行为疗法。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w、第4w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A量表总分、精神焦虑及躯体焦虑分数较治疗前均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治疗4w末研究组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及躯体焦虑分较观察组显著降低(P<0.05),显效率显著高于观察组,且不良反应较少。结论认知治疗可以增强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 标签: 道家认知行为疗法 广泛性焦虑症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本文对广泛性焦虑障碍共病胃窦炎的治疗过程及疗效进行分析,发现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胃窦炎的同时,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也更显著。因此提出幽门螺杆菌既是慢性胃炎、胃窦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又可能是焦虑性障碍的病因的假设及思考。

  • 标签: 广泛性焦虑障碍 共病 胃窦炎 幽门螺旋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认知行为疗法( CBT)干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020年 1月 22日 ~2020年 2月 24日收治的 39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患者临床资料,排除气管插管患者以及无焦虑障碍患者,剩余 29例为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其中对照组 14例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将其作为对照组, 15例患者于常规干预基础上实施 CBT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 焦虑自评量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广泛性焦虑症中放松训练护理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取 54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 28例)和对照组( 26例)。对照组采用基础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放松训练护理疗法,比较两组的治疗前后的焦虑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 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广泛性焦虑症中放松训练护理疗法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患者焦虑情绪,提升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广泛性焦虑症 放松训练护理疗法 放松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亲情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女性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女性焦虑症患者共104例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开展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亲情联合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患者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为(41.98±2.03)分,精神状态评分为(40.79±2.01)分,沟通评分为(40.68±2.02)分,其各项得分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应用亲情联合心理护理干预的方式,可以很好的缓解女性焦虑症患者的各项症状,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亲情 心理护理 女性 焦虑症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应激前后心理生理学反应,并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本次研究以40例焦虑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应激前后心理生理学反应指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对照组在应激状态下低频峰功率(LF)无明显变化,观察组焦虑症患者在应激前后低频峰功率(LF)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症患者与对照组健康自愿者在应激状态下心率(HR)指标变化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症患者应激前后心理生理指标的变化说明其存在神经亢奋等状,这些指标可用来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进行病情评估与疗效评价。

  • 标签: 焦虑症 应激 心理生理学反应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老年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抽取92例本院自2016年10月—2017月10月收治的老年广泛性焦虑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6)、研究组(n=46),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焦虑症状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焦虑症状评分对比显示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睡眠质量评分对比显示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对比显示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既可改善患者焦虑症状、改善睡眠质量,又可提高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老年广泛性焦虑症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帕罗西汀与坦度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广泛性焦虑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坦度螺酮进行治疗(30例);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30例),治疗前后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HAMA分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与坦度螺酮都能够有效治疗广泛性焦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帕罗西汀 坦度螺酮 广泛性焦虑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联合亲情护理对老年广泛性焦虑患者的效果影响。方法:选择我院84例老年广泛性焦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主体,患者收治时间范围为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组后,采用随机双盲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42例/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施行亲情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包含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和社会关系领域)、紧张不安、运动性不安、肌肉紧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消退时间及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37.62±2.0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6.89±2.25)分,研究组患者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和社会关系领域等生活质量评分(81.67±4.98)分、(82.77±4.82)分、(81.98±4.63)分、(84.69±4.57)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7.92±3.14)分、(58.05±3.07)分、(58.66±3.42)分、(60.84±3.57)分,研究组患者紧张不安、运动性不安、肌肉紧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消退时间(10.34±1.25)d、(10.62±1.06)d、(11.02±0.75)d、(10.84±1.08)d显著短于对照组组(18.42±2.44)d、(18.89±2.23)d、(18.97±1.06)d、(19.22±1.56)d,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t=8.157,t=10.167,t=9.315,t=8.662,t=8.148,t=9.914,t=8.126,t=9.439,t=8.127,x2=9.162,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联合亲情护理对改善年广泛性焦虑患者焦虑情绪和临床症状均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亲情护理 老年 广泛性焦虑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帕罗西汀与丁螺环酮对照治疗广泛性焦虑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2月到2014年10月间接收的79例广泛性焦虑患者进行分组,对对照组采用丁螺环酮治疗,对观察组采用帕罗西汀,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89.74%,观察组不良反应45.00%低于对照组46.15%。结论帕罗西汀的总有效率高于丁螺环酮,且不良反应较少,而未对患者进行干预症状可以自行逐渐缓解,因此帕罗西汀更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帕罗西汀 丁螺环酮 广泛性焦虑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中药九味镇心颗粒和舍曲林缓解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方法将本院就诊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口服九味镇心颗粒与舍曲林两种药物,于治疗0周、1周、2周、4周、8周评定汉密顿焦虑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副反应量表,比较评分变化、同时观察服药后血常规、肝功能和心电图的情况,8周后对两组分值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疗效近似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副作用少于对照组,尤其在胃肠道副作用方面;两组间心电图等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结论两种药物均可用于临床,九味镇心颗粒副作用少于后者,具有一定的优势。

  • 标签: 九味镇心颗粒 舍曲林 疗效 HAMD SAS,TESS。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联合亲情护理对老年广泛性焦虑患者的效果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7月本干休所的老年性广泛焦虑患者46例纳入研究,双盲法进行分组,对照组(23例)常规护理的方案,观察组(23例)心理护理干预联合亲情护理,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焦虑评分、护理满意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亲情护理 老年广泛性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放松训练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治疗的影响及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9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作为9对象,利用统计学软件对8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使用常规抗焦虑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常规抗焦虑药物进行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和放松训练。分阶段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评价。结果:通过利用焦虑自评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以及临床整体印象量表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综合评分与治疗前相比皆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综合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广泛性焦虑障碍治疗中应用心理干预联合放松训练,对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且能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期间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心理干预 放松训练 广泛性焦虑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对老年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情绪及睡眠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镇江市精神卫生中心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老年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120例,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正念减压疗法。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比较两个组患者焦虑情绪及睡眠时间变化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睡眠时间统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焦虑情绪及睡眠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而研究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睡眠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正念减压疗法 老年 广泛性焦虑障碍 情绪 睡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