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权力的监督不是权力制衡的全部,但权力的制衡必须构建科学的权力监督体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范畴内,实现防腐惩腐体系的科学构建必须通过积极探寻多元化的权力监督渠道才能达到实践的有效性。刘瑜在《民主的细节》中,以美国现实政治生活为例,通过对权力制衡的深刻论述,探究了权力制衡的隐性逻辑即权力监督对国家政治生活的积极意义。制衡是美国民主政治的核心,权力制衡是美国政治生活充满活力的引擎,更为重要的是衍生了民主、平等和公正,但权力制衡也有它的缺陷。美国的权力制衡因素包括三权分立、联邦制、公民社会等,但其本质是权力监督在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因此,研究权力制衡及其隐性逻辑权力监督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权力监督体系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权力制衡 美国民主 权力监督 民主的细节
  • 简介: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政治制度,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享有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权力,是人民当家着作主、人民的统治。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民主是真正的、为多数人享用的民主。可是,近几年来,资产阶级自由化鼓吹者却用各种方式美化资产阶级民主,丑化社会主义民主,制造了一种社会主义民主不如资本主义民主的舆论气氛。在这种错误的舆论导向下,他们极力宣扬什么“民主无东西之分”“民主无阶级之分”“民主无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分”等谬论,企图通过否定民主的阶级性,进而否定社会主义民主和人民民主专政,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在取得平息反革命暴乱的决定性胜利的今天,把他们颠倒的理论是非再颠倒过来,消除这种资产阶级观点的影响,以寻求在民主

  • 标签: 广泛性 发展历史 资本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
  • 简介:摘要小学语文基本素质是听说读写,它以能力训练为主,重视文化熏陶,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怎样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小学语文的基本素质,将是本文的核心。

  • 标签: 语文素质培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小学语文基本素质是听说读写,它以能力训练为主,重视文化熏陶,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怎样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小学语文基本素质,将是本文的核心。

  • 标签: 语文素质培养
  • 简介:建国初期,我国对旧制大学的院系调整与专业改造过程中,以培养大量的社会急需的各类专门技术人才为指导思想,向苏联学习,进行了理工分家,"通才"教育模式改为"专才"培养模式,实行对口专业培养,停开英语,导致培养的人才专业面窄,适应性差.这种培养模式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今天,我们从历史的视角来探析这种培养模式,对于更好地总结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经验、教训,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专业改造 历史思考 建国初期我国
  • 简介:建国初期在党的领导下,潮汕文坛有过一些较有影响的批评与争鸣活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汕头市作协在1995年成立了文学研究室以来,更有了一些有组织的文学批评活动。文学批评文学争鸣活动屡有举办,文学批评前所未有地活跃,其成果虽说不上十分丰硕,但成绩还是值得肯定的。综观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潮汕文坛的文学批评,有如下特点:一、零星的鉴赏性批评多而结集出版少;二、以有组织有明确主题的研讨性批评为主,自发的争鸣性批评为辅,国内文学界的热门话题和各种先锋思潮难以进入潮汕文学批评与争鸣的视野;三、文学理论基础比较薄弱,长于感性思维而短于理性思维,长于解读性的文学赞美而短于客观性的文学批评。

  • 标签: 建国以来 潮汕文学 文学批评
  • 简介:170多位职业演员参与拍摄,其中包括80多位一线演员,成龙、刘德华等国际巨星都是主动请缨参演。什么样的片子能让众大腕如此动心?国庆六十周年献礼大片《建国大业》于9月17日全国公映。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时隔18年后重执导筒,任该片导演。这部影片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献礼大片"。《建国大业》动员的资源令好莱坞震惊,他们无法想象一部电影可以请到如此多的明星,而这些明星的加盟,有的仅为一场戏、一句台词,甚至一个镜头。最让人吃惊的是,他们甘愿"零片酬"为该片"跑龙套"。

  • 标签: 演员 黄建新 建国 导演 明星 电影学
  • 简介:建国以来马牧村婚俗在古制“六礼”的框架下,逐渐演变成择婚、议婚、订婚、迎娶四个程序。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发展变化,婚俗也发生了一些嬗变,呈现出传承性和稳定性、变异性、进步性、多元性等特征。虽然整体上表现出一定的进步性,但一些陋俗仍不同程度的存在。其中“天价彩礼”作为一种社会陋俗,应当引起地方政府的关注并通过各种努力遏制此陋俗的存续。

  • 标签: 建国以来 晋南 婚俗 嬗变 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建国后,毛泽东多次离京到外地视察,视察时间相对宽裕,路线相对固定。毛泽东的这些视察是他晚年所做的一些决策的依据。可以说,建国后毛泽东对国内形势的误判,与他的外出视察不无关系。对其中的若干问题进行论析,对开展新时期党的调查研究工作,有着重要的历史启示及意义。

  • 标签: 毛泽东 国内视察 问题
  • 简介:陶行知相信教育对于抗战建国具有巨大的作用,主张教育要为抗战建国服务,要为整个民族和大众的最高利益、用生活教育之原理和方法来造就抗战建国人才。强调学校在抗战时期需要加强军事、生产劳动、科学和民主这几个方面的学问。陶行知的这些抗战建国教育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借鉴价值。

  • 标签: 抗战建国教育 作用 目标 方法 启示
  • 简介:摘要本文对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通过例子让我们认识到自信心是一种品质,肯定孩子的进步发挥孩子的特长,才能让孩子走好人生道路的每一步。

  • 标签: 培养 孩子 自信心
  • 简介:建国伊始,新中国处于百废待兴的新阶段。各个阶级、各条战线共同努力走出硝烟,开始了国家的建设。但有一批我们曾经淡忘的社会精英,曾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作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优秀分子,“红色资本家”是他们的称呼。我们在建国60周年之际,重提“红色资本家”,以缅怀他们为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

  • 标签: 红色资本家 国家建设 历史主义
  • 简介:摘要 新中国成立之初,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在当时还没有彻底完成,工业化水平还比较落后,所以我们首先做的就是进行经济建设,恢复国民经济。面对当时农民的强烈要求、国家工业化迫切需要得到建设和新生政权的巩固等现实问题,根据当时中国的国情并积极汲取以往土地改革的经验,中国共产党继续进行土地革命,采取依靠贫农雇农、团结 中农、保存富农财产和区别对待地主的政策。到1952年底,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这次土地革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村各阶级的生产积极性,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对于我们今天的农村改革有非常深刻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建国初期 土地改革 党的领导
  • 简介:加强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深化产学研合作、扩大创新供给需求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关键要素。瑞典、芬兰等北欧国家将创新作为不可或缺的国家发展基因,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方面有独到之处,特别是重视优质教育涵养“创新之源”,以灵活机制焊接“创新三角”,以政府采购创造“创新需求”,以设计挑战激励“创新供给”,经验值得借鉴。

  • 标签: 北欧 国家创新体系 创新型国家 万众创新
  • 简介:六十年转眼一瞬,六十年弹指一挥。六十年大江东去,六十年斗转星移。六十年日新月异,六十年春华秋实。六十年碧浪滚滚,六十年扬帆万里。六十年丰功伟绩,

  • 标签: 共和国 建国 党中央 奇迹 核心 传奇
  • 简介:建国后,徐特立多次回到早年创办的长沙师范视察指导工作,但目前存在时间和次数方面的不确切之处。据考证,徐特立建国后回长师能确定的次数是8次,时间分别为1953年6月19日、1955年5月、1956年6月、1958年11-12月间、1960年2月11日、1962年12月4日、1965年2月2日、1966年3月2日。1963年5月17日,徐特立以致信和题词方式视察学校,没有亲自回来,而1957年1月、1964年春回校的史实暂无确证。

  • 标签: 徐特立 长沙师范(长师) 建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