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7 个结果
  • 简介:地理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学生具有空间认知的能力,以综合思维对区域进行要素分布、演变过程、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等方面的认知,通过活动提升地理实践力。常规的课堂教学多数情况下只能提供地理知识等间接知识。教师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地理实践活动,不仅丰富地理教学内容,更是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力抓手。地理实践活动设计水平的层次,直接决定了活动开展的效果。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活动和地理实践中的切身体验,对活动设计原则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对推动地理实践活动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 标签: 开放性 信息数据化 学科特点 地方特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教育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先进的教育思想。现在的教育内容有赖合理的教育方式,科学的教育方法,有效的教育手段来实现。为了充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开展形式多样而有效的教学.增添教学活力,山东省平度市朝阳中学(简称我校,下文同)确立了“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研究课程。

  • 标签: 教学整合 地理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 创新型 教育思想 新课程改革
  • 简介:文章着力于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的改革探讨.作者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套点、线、面相结合,沿途考察地理环境的野外实践教学模式.这套模式强调野外考察的思路,重视能力培养,着重方法技能训练.对比基地模式,点线模式实习组织难度较大,资料少,对指导教师的业务要求高,但实习内容充实丰富,收获大,效果明显.针对该模式遏到的交通、住宿、安全、经费、资料、业务等难题,探讨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 标签: 自然地理 野外实践 教学模式
  • 简介:文章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应用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在中学地理教育中的应用必要性及优势,并举例分析与中学地理教育整合的途径。在实际教学对比中分析传统教学和GIS教学的优劣势。

  • 标签: 地理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 中学地理 整合
  • 简介:激励是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教师的激励进行伦理审视与考量需要以以人为本的道德原则为尺度。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提高激励的有效性、增强激励的伦理性,就应注重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适应教师人性发展,采取正当、合理的激励手段以满足教师的优势需要;二是通过激励手段设置合理需要以引导教师需求,促进教师人性发展,最终使教育教学达到服务于学生健全发展的根本目的。

  • 标签: 伦理审视 激励 满足需要 引导需要
  • 简介:湖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前身系襄樊学院、襄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创办于1984年5月,始设体育教育专业,主要培养系统掌握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具有较强实践创新能力,能够胜任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和群体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教学研究及学校体育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2007年增设了社会体育专业,主要培养身体健康,人格完善,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掌握社会体育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能胜任体育企业经营与管理、体育社会工作、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指导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 标签: 体育学院 湖北 实践创新能力 应用型人才 学校体育 社会工作
  • 简介:学生申诉制度是一种特殊的权利救济制度。建立学生申诉制度是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增强学生法制观念,开展依法治校的重要途径。构建学生申诉制度,一定要在上位法的指导下,从我国教育法制现状出发,既要最大限度地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又要突出对学生的教育,对学校行为的规范。

  • 标签: 学生申诉制度 权利救济制度 法理学 依法治校 上位法 合法权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理学,就其主要研究对象来说,是关于国家制度好坏价值标准的科学;就其全部研究对象来说,是关于道德好坏的价值科学,是关于优良道德的科学。伦理学分为元伦理学和规范伦理学以及美德伦理学。元伦理学研究“价值”“善”“应该”“正当”以及“是”或“事实”及其相互关系,从而解决“休谟难题”——能否从“事实”推导出“应该”——提出优良道德规范制定之方法:元伦理学是关于优良道德制定方法的科学。规范伦理学研究如何通过道德最终目的,从行为事实如何,推导出行为应该如何的优良道德规范:规范伦理学是关于优良道德规范制定过程的科学。美德伦理学研究“良心”“名誉”和“品德”,解决优良道德如何由社会的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内在美德:美德伦理学是关于优良道德实现途径的科学。

  • 标签: 休谟难题 伦理学公理 元伦理学 规范伦理学 美德伦理学
  • 简介:理学以其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影响郭若虚绘画理论建构,理学“类推”的经验归纳法的思维方式影响到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的“类型化”创作思维方法,理学中高度重视人的主体精神和以人为中心的价值理念,辐射到《图画见闻志》论画品、风格、功能等,这既是时代文化思潮的选择,也是绘画本身要求开拓创新的结果。

  • 标签: 理学 郭若虚 画品 风格 功能
  • 简介:王成勇,1973年生,湖北保康人,中共党员,湖北文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副教授。1995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获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数学系应用统计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 标签: 学院 湖北 博士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
  • 简介:陈波,女,1976年生,湖北枣阳人,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08—2010年赴美国山姆休斯顿大学外语系任教,2013年进入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2014年获邀前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现为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语言信息分析中心主任,世界计算语言学学会会员,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中文信息处理学会会员。

  • 标签: 博士后 学院 湖北 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 软件工程
  • 简介:李晓春,男,1965年生,陕西咸阳人,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教授。2008年赴加拿大MedicineHatCollege访学。现为湖北省包装设计协会会员,湖�

  • 标签: 博士风采 教授博士 文理学院教授
  • 简介:胡小林,1976年生,湖北襄阳人,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博士。2003年获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2009年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湖北文理学院宋玉研究中心副主任,湖北省屈原研究会理事。

  • 标签: 博士学位 湖北省 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 南京大学
  • 简介:人的人格能力--具有自我意识和意识经验能力的'人'才是人的本质特征,只有人的这一能力完全、永久(不可逆)的丧失,才标志着一个'人'的死亡.从传统的心脏死亡概念到脑死亡概念的范式转换,正体出了这一哲学内涵.

  • 标签: 死亡 脑死亡 概念 伦理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