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七氟醚麻醉诱导与氯胺酮麻醉诱导在患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手术治疗患儿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6例,观察组采用七氟醚麻醉诱导,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麻醉诱导,比较两组麻醉前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诱导时间、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各时点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各时点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诱导对患儿全身麻醉麻醉效果明显,对心率、动脉压影响小,不良反应少,麻醉效果明显优于氯胺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七氟醚 氯胺酮 患儿全身麻醉
  • 简介:近年来,移动通信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宣告了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社会各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教育技术领域中,数据收集、存取、分析工具和处理技术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为研究方法的变革提供支持。文章通过对历年来日本教育技术研究取向的回顾来分析其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再以2000年以来出版的《日本教育工学会论文志》文献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为分析对象,归纳并总结日本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以期为中国教育技术的研究方法提供参考。

  • 标签: 日本 教育技术学 研究方法 发展历程
  • 简介:摘要本文就“两一做”学习教育实践意义作一探讨,认为“两一做”学习教育是党员新形势下的必修课;“两一做”学习教育是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好机会;“两一做”学习教育是党员体现先进性的新措施;“两一做”学习教育是党支部发挥堡垒作用的新实践;“两一做”学习教育为党员学习教育提供了新方向。

  • 标签: 两学一做 学习 教育 实践 意义 探讨
  • 简介:教育是一门增进人类生命能力的学问,学习教育须得讲究法门路径:在宗旨意识上树立以人为中心,通过文化积累、传承与创新来提升人性境界,在不断认识和彰显人类特性的过程中把握教育之本质;在知识基础上形成多元跨学科视界,促使社会成员以认识宇宙天地系统和融入社会生活为方式,体验、诠释和发挥教育之目的作用,凸显教育关涉自然宇宙、社会人生发展之理论与实践品性;在教育教学实践上注重交往自觉,追寻生命主体个性激活,引领教育共同体相互间的生命启蒙和智慧生长。

  • 标签: 教育学 生命能力 人性境界 跨学科知识 动态实践性
  • 简介:从民生视阈来看,"两一做"学习教育蕴含深厚的民生价值意蕴,关注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是这次学习教育的基本价值追求。在深化"两一做"学习教育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了问题导向,着力把解决党内主要问题和重大民生问题作为本次学习教育的基本切入点,在学与做、与用、知与行的有机结合中,充分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民生情怀,极大提升了其民生服务意识与能力,取得了突出的改善民生实效,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由此从根本上巩固了党的执政根基。

  • 标签: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改善民生 民生导向 民生实效
  • 简介:摘要墨家显学,既有系统的理论,又见长于技术创新与应用,其思想主张、价值追求和技术方法,适配于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重塑工匠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具有重大的意义。

  • 标签:
  • 简介:本文以音韵的基础知识,在国学教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与效用,因此分别就音韵在小学教育、义理思想教育以及辞章文学教育上之意义与效用,举例说明之。

  • 标签: 国学 国学教育 儒家思想 音韵学
  • 简介:2016—2017学年,我以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哈佛大学经济系交流。这是我自2008--2010年耶鲁博士后研究之后,时隔六年再次全方位地接触、感知美国的经济教育与研究。我觉得有必要将自己在美国这两所世界顶尖学府的学习和研究经验回顾一下,与读者分享。

  • 标签: 美国哈佛大学 经济学教育 2010年 访问学者 富布赖特 经济系
  • 简介:摘要“两一做”是指“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开展“两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可以极大地提高党员的工作热情、提高供电企业发展动力,从而不断促进我国供电企业的快速发展。

  • 标签: &ldquo 两学一做&rdquo 学习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持续硬膜外麻醉较腰硬联合麻醉的优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4例产科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腰硬联合麻醉组72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持续硬膜外麻醉组72例,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腰硬联合麻醉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持续硬膜外麻醉组(p<0.05);但持续硬膜外麻醉组患者需追加局麻药时间明显长于腰硬联合麻醉组(p<0.05);且持续硬膜外麻醉组患者马尾综合症、头痛、尿潴留、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腰硬联合麻醉组(p<0.05);且持续硬膜外麻醉组患者主诉术中牵拉反应级下半身不适感较少。结论相对于持续硬膜外麻醉而言,腰硬联合麻醉具有麻醉起效快的特点,但持续硬膜外麻醉较腰硬联合麻醉则具有并发症少、患者舒适度高等优点,临床应用时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进行选择。

  • 标签: 持续硬膜外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并发症
  •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身麻醉患者麻醉复苏期特殊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在 2014年 12月 -2016年 12月收治的 100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 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而实验组患者给予输液加温仪以及保温毯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复苏时间分别为( 15.7 ± 2.6) min、( 45.2 ± 1.8) min、( 76.3 ± 3.9) min;而对照组患者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复苏时间分别为( 26.2 ± 1.9) min、( 69.7 ± 2.6) min、( 108.7 ± 5.8) min。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通过统计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上述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P<0.05)。结论:相比较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在麻醉复苏期给予其输液加温仪以及保温毯等综合护理干预措具有更显著的护理效果。因此,该种护理干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麻醉复苏期;护理体会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6例剖宫产术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不同的麻醉方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单纯硬膜外麻醉,观察组产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分析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麻醉优良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在术前、术中15min、术后2h等阶段,两组产妇HR、MAP变化对比,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头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7%,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的17.46%,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将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中,较单纯硬膜外麻醉更可确保良好的麻醉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充分改善产妇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单纯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期间血压控制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纯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结果两组患者入室时和硬膜外麻醉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基本一致,观察组患者术中1h和术后清醒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治疗中应用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可显著降低患者手术中的应激反应,有效控制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静脉麻醉 硬膜外麻醉 老年高血压 血压控制
  • 简介:目的:探讨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58例患儿,对照组进行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麻醉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小儿手术应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方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静吸复合麻醉 全凭静脉麻醉 小儿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手术患者中实行全凭静脉麻醉以及吸入麻醉麻醉效果,并且分析术后认知功能。方法从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中选取54例老年手术患者,采取计算机表法的形式随机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7例。参照组患者实行吸入麻醉,实验组患者实行全凭静脉麻醉。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麻醉干预后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ES)评分、平均睁眼时间、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参照组的85.19%,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MMES评分(30.21±2.21)分、平均睁眼时间(16.35±4.11)min,均优于参照组的(24.22±3.01)分、(34.58±5.21)min,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均可能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前者的影响时间相对短暂,术后恢复更快。

  • 标签: 全凭静脉麻醉 吸入麻醉 老年患者 麻醉效果 认知功能
  • 简介:基于儒家教育理念的视角,通过对欧洲中世纪大学、19世纪法国师范学校、19世纪美国和英国师范教育经验进行考察,追溯东亚师范学校和师范大学融入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发展的两种主要模式及其理念——日本教育大学和中国师范大学,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师范教育的价值观与儒家传统相互作用的方式,旨在解答"什么是高质量的教师教育"这一核心问题。

  • 标签: 师范大学 教育大学 儒家教育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观察七氟醚麻醉诱导与氯胺酮麻醉诱导在患儿全身麻醉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12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手术治疗的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不同麻醉方案将患儿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患儿采用七氟醚麻醉诱导,对照组40例患儿采用氯胺酮麻醉诱导,观察麻醉前后患儿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以及苏醒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麻醉诱导时间、麻醉苏醒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麻醉前后不同时间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麻醉前后不同时间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苏醒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诱导对患儿全身麻醉麻醉效果明显,对患儿的心率、动脉压影响较小,且不良反应少,麻醉效果明显优于氯胺酮。

  • 标签: 七氟醚 氯胺酮 小儿全身麻醉 效果
  • 简介:目的对比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崇州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92例,根据患者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凝血纤溶指标、心肌功能指标变化情况、麻醉效果、麻醉清醒时间以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6、12h时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水平与手术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6、12h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小板(platelet,PLT)水平较手术麻醉前存在明显变化(P〈0.05),其中对照组术后12hFIB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2组患者术后6、12h肌酸肌酶同工酶(creatinekinase-MB,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cardialtroponinⅠ,cTnⅠ)指标水平较手术麻醉前有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患者在术后6、12hCK-MB及cTnⅠ指标变化水平与观察组有明显差异(P〈0.05);2组患者在切皮及术中30min时,心率(HR)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在切皮及术中30min时HR、平均动脉压(meararterialpressure,MA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麻醉清醒时间、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比较,前者更能降低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凝血纤溶系统及心肌功能的影响,术中循环稳定,术后患者清醒时间短,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单纯全身麻醉 老年腹部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