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髋臼前倾角的变化,为手术选择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手术前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unnⅠ型28髋,DunnⅡ型19髋,DunnⅢ型22髋.选取手术后为优的17髋.正常髋关节12髋.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然后行髋臼三维重建,测量通过两侧Y形软骨中心O点的横断面测量髋臼前倾角.结果:髋臼前倾角度数正常组<术后<DunnⅠ型<DunnⅡ型<DunnⅢ型.结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髋臼前倾角大于正常,并且随脱位严重程度增加而加大,手术中应减少髋臼前倾角.

  • 标签: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髋臼 前倾角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尿路成像对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畸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接收并经手术病理确诊的30例泌尿系统先天畸形患者,行CT平扫、增强扫描、容积(VR)重建,并对泌尿系统先天异常病种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泌尿系统肾脏畸形病种中,肾脏异位12例,孤立肾6例,肾异常旋转3例(盘状肾2例、马蹄肾1例),囊性不良发育肾6例,融合肾畸形3例。重肾重输尿管畸形17例(单侧重复肾重输尿管畸形13例、双侧重复肾畸4例)。结论CT平扫、增强扫描、容积(VR)重建在对30例泌尿系统先天发育畸形病种诊断过程中,全方位可靠的呈现了病变之间的关系和解剖结构,发挥了CT的优势,弥补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的缺点,大程度的降低了临床上的漏诊率和误诊率,对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指导意义。

  • 标签: CT 增强扫描 泌尿系统先天畸形 回顾性分析法 影像学诊断
  • 简介:目的:总结超声检查对染色体核型为46,XY单纯性腺发育不全病例诊断的思路,探讨超声检查在提高该病临床认识和指导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7例染色体核型为46,XY单纯性腺发育不全病例,总结患者的病史资料、专科检查及超声等辅助检查、手术情况、术后病理诊断等。结果:7例患者的智力发育均正常,原发闭经,女性第二性征未发育,阴毛腋毛无或稀少,乳房不发育,内外生殖器发育幼稚。超声检查幼稚子宫或缺如,双侧输卵管无或仅为条索状。术中可见子宫发育不良或缺如、输卵管发育欠佳或条索状性腺组织。术后病理诊断3例伴发无性细胞瘤和(或)性腺母细胞瘤。结论:超声检查作为无创检查手段,对筛查46,XY单纯性腺发育不全患者的子宫、卵巢、输卵管、前列腺、精囊、输精管等内生殖器官有无及解剖部位、大小、发育情况、形态结构等有较大优势,在明确诊断、术前检查、术后复查中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46 XY单纯性腺发育不全 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
  • 简介:目的:通过对髋关节正位平片的检查和测量,探讨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并骨性关节病的X线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0例,共69个髋关节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退行性骨关节病的X线表现,测量其CE角(中心边缘角)、sharp角(髋臼角)和髋顶切线角。结果:CE角最大27°,最小25。,平均11.2°。sharp角最大59°,最小49°,平均55.6°。髋顶切线角全部为零度和负角,零度28髋,负角41髋。继发退行性骨关节病,表现为髋臼顶及边缘骨质增生硬化,髋臼和/(或)股骨头囊变,以髋臼更为明显。结论:X线正位平片可良好地显示髋关节骨结构,结合CE角、sharp角、髋顶切线角等相关测量,骨盆正位片目前仍是放射科诊断髋臼发育不良并骨性关节病最简单实用的方法。

  • 标签: 髋脱位 骨关节炎 X线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富细胞黏液腺癌的超声表现与病理学诊断的关系。方法:分析11例乳腺富细胞黏液腺癌的超声表现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包括细胞内有无黏液、分布形态(多发细小囊泡、较大黏液湖、较大黏液湖伴印戒细胞)及细胞外黏液与细胞面积比值(<30%、30%~90%、>90%),并对照研究超声内部回声与病理学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超声图像上肿块均呈实性团块,5个肿块为高回声,2个为等回声,4个为低回声;8个形态不规则;8个边界模糊;10个见中等或丰富彩色血流信号。8例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5个弹性超声评分为2~3分。病灶细胞内黏液为多发细小囊泡时,超声均表现为高回声;病灶细胞内黏液为黏液湖或无细胞内黏液时,超声表现为等回声或低回声。超声内部回声与细胞外黏液无明显关系。超声均诊断为BI-RADS4类。结论:乳腺富细胞黏液腺癌常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的高回声,血流丰富,弹性评分低。其内部回声与细胞内黏液有关,与细胞外黏液无明显关系。超声有助于乳腺富细胞黏液腺癌的术前良恶性诊断。

  • 标签: 乳腺黏液腺癌 富细胞 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弹性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腱鞘巨细胞瘤( GCTTS)的超声、 CT、磁共振成像( MRI)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总结分析 27例经病理证实的 GCTTS患者的影像学特点。结果本组中 GCTTS病变均为局限型, 18例软组织肿块跨关节生长, 9例包绕肌腱生长,其中 7例浸润邻近骨质;与正常骨骼肌相比,病灶 T2WI上呈高低混杂信号; T1WI上, 13例呈稍低信号, 10例呈等、低信号, 4例呈等信号。结论 GCTTS以局限型多见,相比超声和 CT扫描, MRI在发现病变及其程度、范围、疾病诊断以及随访上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腱鞘巨细胞瘤 诊断显像 病理学 临床
  • 简介:【摘要】混合式教学已成为当前信息化教学背景下的主流教学模式,为激发学生学习生理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生理学教学中,构建了基于人卫教学助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调查问卷显示,大多数学生喜欢这种教学模式,表示可以有效促进学习,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3种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测量方法所得不同病理学分化程度直肠腺癌的ADC值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对44例直肠腺癌患者行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扫描,采用3种不同感兴趣区(regionofinterest,ROI)选取方法测量肿块ADC值。方法Ⅰ:选择增强序列强化最明显的部位作为ROI,在ADC图相应区域勾勒强化区范围并测量ADC值。方法Ⅱ:选择指数表观扩散系数(exponential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eADC)图上直肠癌病灶内信号最明亮部位,沿其边缘勾勒,测量ADC值。方法Ⅲ:在ADC图上选择肿块最大层面,并沿病灶边缘勾勒病灶范围,测量ADC值。对比分析ADC值与病理学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方法Ⅰ所得数据与病理学检查结果有相关性(r=0.718,P=0.000);方法Ⅱ所得数据与病理学检查结果有相关性(r=0.637,P=0.000);方法Ⅲ所得数据与病理学检查结果有相关性(r=0.643,P=0.000)。结论:方法Ⅰ测量所得ADC值与直肠癌病理学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最好。

  • 标签: 直肠肿瘤 磁共振成像 感兴趣区 表观扩散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