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供应室外来手术器械采用8S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供应室在2017年2月至10月实施常规管理的260包外来手术器械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期间供应室实施8S管理模式的255包外来手术器械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管理方式的器械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外来手术器械丢失、损坏以及污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器械包湿包率及提前放行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供应室中对外来手术器械管理中应用8S管理模式,能够降低丢失、损失以及污染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 标签: 供应室 8S管理模式 外来手术器械 管理效果
  • 简介:对我院上颌前牵引矫治器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8例失败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5例、女3例,年龄4.8~14(平均9.6)岁。乳牙期2例,替牙期3例,恒牙期3例。临床均表现为磨牙近中关系,前牙反[牙合],凹面型。临床上均采用的是口内可摘矫治固位装置.配合口外面具式支架,前方牵引力采用500~800克/侧.每天不少于12h,平均用时6个月左右。

  • 标签: /治疗 正畸学 矫正 治疗失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Ⅰ_(B2)~Ⅱ_B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效果及敏感性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接诊的Ⅰ_(B2)~Ⅱ_B期宫颈癌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1~3个疗程的新辅助和手术治疗,将其按照治疗方式分为有效和无效,分析新辅助治疗敏感性的影响因素。结果新辅助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67%(46/70)。将其分组为有效组46例,无效组24例,有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要明显低于无效组,且有效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宫颈间质深层浸润率明显低于无效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肿瘤直径、磷状细胞癌水平和血小板/淋巴细胞绝对值是造成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敏感性因素。结论对于Ⅰ_(B2)~Ⅱ_B期宫颈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前应注意把控适应征,选择有效的方式干预影响治疗的敏感性因素,提高辅助化疗治疗和手术治疗效果。

  • 标签: Ⅰ_(B2)~Ⅱ_B期 宫颈癌 新辅助化疗 敏感性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清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患中与肺功能存在的相关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选取我院所收治的慢阻肺患者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一阶段体检结果为正常者60例,形成对照组,检测和对比两组各因子水平,测定其与肺功能FEV1%pred,血尿酸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各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患者FEV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尿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TNF-α、IL-6、IL-8和hs-CRP含量与FEV1%负相关,与患者血尿酸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患者存在气道炎症,或许是引起患者肺功能进行性下降的因素。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稳定期
  • 简介:目的:分析正常妊娠妇女人类白细胞抗原-G(humanleucocyteantingen-G.HLA-G)基因外显子8中14bp插入或缺失多态性分布频率,探讨14bp多态性与HLA-G异构体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RNA,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从144例正常妊娠妇女蜕膜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及总RNA。PCR扩增产物经SDS—PAGE后.分析外显子8中14bp多态性的分布频率;RT-PCR分析14bp+/+、14bp-/-基因型与HLA-G异构体mRNA表达的关系。结果:144例正常妊娠妇女中14bp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14bp-/-(占12.5%).14bp+/-(占56.3%),14bp+/+(占31.2%)。其中基因型为14bp+/+,14bp-/-多态性影响HLA-G异构体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基因型14bp+/+能稳定HLA-G3异构体mRNA的表达,但对HI-A-G1无影响。结论:HLA-G基因外显子8中14bp多态性能影响HLA-GmRNA的表达。

  • 标签: 人类白细胞抗原-G 多态性 RNA 信使 外显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前后艾滋病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T与CD4+/CD8+水平。方法随机抽取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共有40例作为研究组,全部患者均给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同时选取健康者共有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T与CD4+/CD8+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T与CD4+/CD8+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T与CD4+/CD8+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随时间延长逐渐增长。结论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艾滋病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T与CD4+/CD8+水平能有效改善,逐渐恢复患者的免疫功能。

  • 标签: CD4+T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CD4+/CD8+ 艾滋病 淋巴细胞亚群
  • 简介:目的:研究蛋白酶活化受体1(PAR1)在肿瘤细胞转移过程中的作用,评估凝血系统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首先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了siRNA对B16F10黑色素瘤细胞中PAR1的内源表达的影响,然后在PAR1受siRNA干扰的情况下检测B16F10细胞在体内外迁移能力,其结果与未受siRNA干扰的试验结果相对照,来确定PAR1在B16F10瘤细胞体内外迁移中的作用.结果:75nmol/L的siRNA干扰48h后可明显抑制B16F10中PAR1的表达,其转录水平抑制率是60%,蛋白水平的抑制率为85%;体外迁移实验表明,PAR1表达量减少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迁移能力减弱(P<0.01);动物实验表明,干扰B16F10细胞中的PAR1后,肿瘤细胞经血管迁移能力减弱,在肺部形成的转移瘤数目减少(P<0.01).结论:PAR1具有促进肿瘤细胞迁移作用.开发PAR1封闭剂有望抑制肿瘤转移,可作为研制抗肿瘤转移药物的新靶点.

  • 标签: 蛋白酶活化受体 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 RNA干扰 实验性肺转移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机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T细胞)水平的变化情况和变化意义。方法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之间展开本次研究,选择对应时间段内40例白血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其实施机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分析其相关水平的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但是和对照组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机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会出现变化,对其恢复的评估可起到参考作用,因此具有重要检测意义。

  • 标签: 白血病 机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水平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PAK5在骨肉瘤细胞系中的具体作用及分子机制,探索PAK5作为肿瘤新靶点的可能。方法通过体外培养SaOS-2细胞,筛选出稳定的DOX耐药株,向已获得的耐药株内转染siRNAPAK5,分为四组细胞,为SaOS-2、SaOS-2-DOX、对照siRNA-SaOS-2-DOX、siRNAPAK5-SaOS-2-DOX四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WB法检测Caspaes-3和Caspaes-9及PAK5的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Rh123染料在各组细胞内的聚集,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SaOS-2、SaOS-2-DOX细胞活性较好,后者显著大于前者,对照siRNA-SaOS-2-DOX和siRNAPAK5-SaOS-2-DOX细胞活性无明显变化;WB法结果显示,SaOS-2组和SaOS-2-DOX组、对照siRNA-SaOS-2-DOX组三个蛋白的表达水平较高,siRNAPAK5-SaOS-2-DOX组的Caspaes-3、Caspaes-9及PAK5三个蛋白表达显著降低;Rh123染色结果显示siRNAPAK5-SaOS-2-DOX组荧光强度最大。结论PAK5在SaOS-2细胞DOX耐药中起促进作用,缺乏PAK5细胞活性无明显变化,细胞凋亡水平显著降低,线粒体活性上升。

  • 标签: PAK5 骨肉瘤 DOX耐药 分子机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的应用,为肿瘤诊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显像技术。随着近年来PET-CT的引入和广泛应用,消化道肿瘤的核医学影像诊断有了全新的发展。目前,PET显像广泛使用的显像剂18F-脱氧葡萄糖(18F-FDG)可浓聚于代谢旺盛的组织,包括肿瘤。存活的肿瘤组织主动摄取这一放射性核素标记物,而坏死组织则不能。应用这一特性,

  • 标签: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消化道肿瘤 应用
  • 简介:摘要患者女,67岁,因“腰骶部疼痛2月余,加重2周”入院。体格检查示精神疲软、消瘦、乏力,无发热、黄疸,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听诊未见异常。

  • 标签: 大动脉炎 CT
  • 简介:原发性附睾肿瘤比较少见,因其早期症状轻微,极易误诊为附睾结核或慢性附睾炎.我院自1980-01~2001-12共遇5例,均误诊,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原发性附睾肿瘤 误诊 原因分析
  • 简介:目的评价超声检查在≤5cm肝细胞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文对经病理证实≤5cm肝细胞肝癌78例患者和临床资料、甲胎球蛋白(AFP)和超声显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肝癌早期多无明显症状;AFP阳性率47.4%;本组病例超声确诊率62.56%,检出率94.88%。随着瘤灶增大,其回声由弱到强演变;瘤灶越大周围声晕出现率越高,血流信号越丰富,其确诊率越高。结论由于超声检查灵敏、廉价等优点,应作为肝癌的首选检查方法。超声检查对肝癌检出率高,而确诊率相对较低。

  • 标签: 肝肿瘤 肝细胞肝癌 超声波诊断
  • 简介:目的:检测两个中国汉族人遗传性凝血因子Ⅻ缺陷症家系中的FⅫ基因突变.方法:检测先证者及家系成员血浆FⅫ:C.,并以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FⅫ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用DNA测序仪检测FⅫ的基因突变.结果:在两个家系中共发现3种杂合型基因突变,即Gly526Asp、7142insertC和Glv542Ser.结论:上述3种FⅫ基因突变是导致中国人遗传性FⅫ缺陷的分子发病机制之一,且均为国际首次发现.

  • 标签: 凝血因子Ⅻ- PCR 突变 家系
  • 简介:隐匿性乳腺癌(occultbreastcarcinoma,OB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约占乳腺癌发生率的0.3%~1.0%,通常以腋窝淋巴结或远处转移为首发症状,而乳腺触摸不到实性肿块。由于其发生率低.早期诊断困难,加之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极易延误治疗.并影响预后。对我院1999-01~2005-12共收治隐匿性乳腺癌误诊5例分析如下。

  • 标签: 乳腺肿瘤/诊断 误诊
  • 简介:输尿管断裂是一种罕见的泌尿系统损伤,其发病率不到全部外科住院患者的千分之一.外伤性输尿管断裂则更为少见.我院自1990~2001年共收治外伤性输尿管断裂7例,其中5例漏诊.现就其漏诊原因分析如下.

  • 标签: 诊断 原因分析 外伤性输尿管断裂 漏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查寻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误诊因素,规避医疗风险。方法回顾2011年至2017年间我科收治的5例曾被误诊为其它疾病的急性下壁心梗患者,总结分析临床误诊原因及相关因素。结果5例患者初始都诊为其它系统疾病救治无效,及时按急性心梗诊治后,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急性下壁心梗可以有多种首发症状,尤其是消化道症状,接诊过程中对于发生晕厥、冷汗、休克、胸痛、腹痛等症状要高度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 标签: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腹痛 误诊原因 误治
  • 简介:目的:通过探讨Dieulafoy病的诊断与治疗从而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6a来收治的5例Dieulafoy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4例为胃Dieulafoy病,1例为盲肠Dieulafoy病。3例病灶行楔形切除,1例行出血血管缝扎,1例行回盲部切除术,经1a随诊均无复发。结论:Dieulafoy病可发生于消化道各部位,治疗应以手术为主。

  • 标签: 消化性溃疡出血/诊断 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 |
  • 简介:目的:评估18F-FDGPET/CT在寻找多发性骨转移瘤原发灶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多发性骨转移瘤患者的18F-FDGPET/CT检查资料,并与其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136例患者中,经18F-FDGPET/CT发现原发灶者共85例,其中79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为原发灶,另有6例证实为假阳性。51例多发性骨转移瘤未找到原发灶,其中3例在随访中证实为假阴性,其余48例在随后的随访中仍未发现原发灶。利用18F-FDGPET/CT寻找多发性骨转移瘤原发灶的灵敏度为96.3%,特异度为88.9%,符合率为93.4%。有79例患者找到了原发病灶,检出率为58.1%(79/136)。结论:应用18F-FDGPET/CT寻找多发性骨转移瘤的原发灶有一定临床价值,对制定合适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有积极作用。

  • 标签: 骨转移瘤 原发灶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技术 放射性核素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