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蒙药达日布-8丸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取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设立正常对照组、高脂血症模型组、蒙药达日布-8高、低剂量组及血脂康组,基础饲料喂养1周后,每组每天给予相应饲料饲喂及药物灌胃给药,连续12周,末次给药后断头取血,分离血清,送检血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脂血症模型组明显升高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同时降低高密度脂蛋白(P<0.01),说明高脂血症模型大鼠制作成功.达日布-8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与高脂血症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达日布-8高剂量组与血脂康组相比可以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P<0.05).但达日布-8丸高、低剂量组对高密度脂蛋白的影响与高脂血症模型组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蒙药达日布-8丸对于高脂血症模型大鼠具有显著的调节血脂作用.

  • 标签: 高脂血症 达日布-8丸 沙棘 蒙药
  • 简介: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副局长罗增刚5月30日透露,该局与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已遴选了第一批共8家中医药服务贸易试点单位,并制定《北京市中医药服务贸易试点单位管理办法》,不日即将发文公布。

  • 标签: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服务贸易 中医药 委员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蒙药吉如很阿嘎日-8对治疗心悸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蒙医心内科门诊就诊的60例患者作为对象,已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谷维素、维生素B1、维生素B6治疗,治疗组应用匝迪-5、吉如很-阿嘎如-8,高尤-13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优于治疗前,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3.33%),组间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悸症 蒙药吉如很阿嘎日-8
  • 简介: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编号81102482)摘要目的构建人钙联蛋白S100A8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蛋白表达及纯化,以便进一步研究。方法从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中提取总RNA,逆转录后进行PCR,得到目的基因,与TA克隆载体pMD-T进行连接,得到pMD-S100A8质粒,经BamHⅠ和XhoI双酶切产物或者PCR产物双酶切后,与大肠杆菌pGEX-6P-1表达载体进行连接,得到pGEX-S100A8重组质粒。重组质粒转入E.coliBL21(DE3)表达菌进行蛋白表达。融合GST蛋白用GST柱纯化,冷冻干燥,进行下一步研究。结果成功构建了TA克隆质粒pMD-S100A8及阳性pGEX-S100A8重组质粒,成功诱导蛋白的原核表达。结论纯化得到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S100A8钙联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参考。

  • 标签: 钙联蛋白 S100A8 质粒构建 表达 纯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长效干扰素(IFN)α-2a联合大黄蛰虫丸对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抗病毒及抗纤维化治疗的效果。方法60例患者入院时随机分为A组(联合治疗组)、B组(长效干扰素组),疗程均为72周,观察血清肝功生化指标、HBV-DNA、HBsAg、HBeAg的阴转情况以及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和B超等指标。结果联合治疗组的血清肝功生化指标,HBV-DNA、HBsAg、HBeAg阴转率,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和B超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长效干扰素联合大黄蛰虫丸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疗效肯定,安全性好,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功生化、HBV-DNA的病毒抑制、HBsAg,HBeAg的阴转率、肝纤维化标志物、B超等指标均有改善作用,说明两药联合治疗具有改善肝硬化患者肝细胞代谢功能的作用,阻止病情发展,延长患者生存期。

  • 标签: 长效干扰素 大黄蛰虫丸 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E抗原阳性
  • 简介:目的:探讨虫草多糖(CP)对皮肤成纤维细胞光老化保护作用中对胶原的影响。方法:用8-甲氧补骨脂素联合UVA(8-MOP/UVA)诱导皮肤成纤维细胞光老化,用电镜观察、羟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测定及免疫细胞化学等方法观察虫草多糖对成纤维细胞光老化过程中胶原的影响。结果:光老化组细胞较对照组蛋白合成功能不活跃,羟脯氨酸含量下降,丙二醛含量升高,Ⅰ型胶原表达降低,Ⅲ型胶原表达增高,虫草保护组细胞有所改善。结论:虫草多糖对8-MOP/UVA诱导光老化的皮肤成纤维细胞胶原变化具有逆转作用。

  • 标签: 虫草多糖 成纤维细胞 光老化 Ⅰ型胶原 Ⅲ型胶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所致药物性牙龈增生程度与非刺激性唾液中IL-8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从我院服用硝苯地平6个月以上的个体中,随机抽取60名个体作为本研究的评价对象,牙周健康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检查身高,体重;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指数(BI),附着丧失(AL)。收集非刺激性全唾,检测唾液中IL-8水平。评价每位受检者的牙龈增生指数(GOS)。结果提示IL-8参与了牙龈增生的病理过程,非刺激性全唾中的IL-8水平与牙龈增生指数显著相关(P<005)。结论硝苯地平所致的牙龈增生患者IL-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IL-8水平与硝苯地平所致的牙龈增生有关。

  • 标签: 牙龈增生 硝苯地平 IL-8 唾液
  • 简介:目的:观察大黄素对口腔鳞癌模型大鼠中TRPM8、LRG-1、SPHK1表达影响的实验。方法:将42只健康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大黄素组各14只,模型对照组以及大黄素组以给予5g/L4-NQO涂于口腔腭黏膜以建立口腔鳞癌模型大鼠,正常对照组不涂抹,正常饲养。大黄素组于模型建立后开始给予大黄素2.5mg/100g腹腔注射,每6h1次,连续给药48h。其余两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剂量与使用频率和大黄素组相同至实验结束。比较各组大鼠情况,癌症组织中TRPM8、LRG-1、SPHK1表达情况。结果:实验过程中正常对照组无大鼠死亡,模型对照组大鼠4只死亡,死亡发生率为28.57%;大黄素组1只死亡,死亡发生率为7.14%。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TRPM8、LRG-1、SPHK1阳性表达率较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大黄素组TRPM8、LRG-1、SPHK1阳性表达率较低(P〈0.05),正常对照组与大黄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素治疗口腔鳞癌具有良好的效果,可能与下调癌症组织TRPM8、LRG-1、SPHK1阳性表达有关,有望为临床治疗方面提供新的干预方法。

  • 标签: 大黄素 口腔鳞癌 TRPM8型离子通道蛋白 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 神经鞘氨醇激酶1
  • 简介:目的观察电针关元、后三里穴对SAMP8小鼠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40、CD80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SAMP8小鼠随机分为快速脑老化组(Control组)、电针组(EA组)、假电针组(ShameEA组),每组10只。取“关元”、双侧“后三里”穴电针处理,每周6次,共治疗4周。治疗结束,眼眶采血,经细胞培养后,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树突状细胞CD40、CD80分子表达的差异。结果各组外周血单核细胞贴壁后,用含rhIL-4(1000U/mL)、rhGM-CSF(1000U/mL)、10%FBS的RPMI-1640培养液培养5d后,光镜下可见细胞表面有明显的树突状突起;经流式细胞术检测,与Control组相比,EA组树突状细胞CD40~+CD80~+共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电针关元、后三里穴与增强SAMP8小鼠免疫力及提高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40、CD80分子表达有关。

  • 标签: 电针 关元 后三里 树突状细胞 CD40 CD80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前疾病不同中医证型中IL-1、IL-8、IL-10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方法:招募8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或胃息肉患者及20名健康志愿者,抽取外周血作为检测样本,采用等位基因专一性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IL-1B-31C/T及IL-1B-511T/C、IL-8-251T/A、IL-10-592C/A及IL-10-1082A/G基因位点SNP并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基因分型在不同中医证型及健康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并评价各基因型与胃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IL-1B-31TT基因型和IL-10-1082AG基因型在脾胃湿热组中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IL-8-251AA基因型在肝胃不和证和脾胃虚弱证中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而IL-1B-511T/C、IL-10-592C/A各基因型在各组及证型中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胃癌前疾病中医证型IL-1、IL-8、IL-10基因型分布不尽相同,提示不同中医证型与基因多态性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携带有IL-1B-31TT和(或)IL-10-1082AG型基因的脾胃湿热证,或携带有IL-8-25AA型基因的肝胃不和及脾胃虚弱证胃癌前疾病患者可能患胃癌的风险增大。

  • 标签: 胃癌前疾病 中医证型 IL-1 IL-8 IL-10 基因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