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结核患者与正常人Toll样受体TLR2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肺结核(FFB)患者39例,结核性胸膜炎(TP)患者22例为研究组,38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TLR2在结核病人中的活化的CD4+T细胞和静息CD4+T中及健康者中的表达,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健康者和结核病人中的TLR2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在活化的CD4+T细胞中rrLR2阳性cDfCDsT细胞,较静息CD4+T细胞表达较高,TLR2在结核病人中的活化的CD4+T细胞和静息CD4+T中的表达量都明显高于健康者(P〈0.001,P〈0.05);在结核病人中TLR2mRNA相对含量要明显高于健康者(P〈0.01)。结论对TLR2的测定对于结核病的诊断有一定指导意义,可作为于结核的诊断的辅助手段。

  • 标签: TOLL样受体 结核 流式细胞仪 实时定量PCR
  • 简介:摘要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s,Tfh)在维持生发中心功能、调控B细胞亲和力成熟、浆细胞分化及记忆B细胞产生等发挥重要作用。初始CD4+T细胞分化成Tfh细胞的过程较复杂,不仅受抗原的性质和细胞因子等因素的调控,还需要转录因子及RNA结合蛋白等共同参与其分化过程。文章总结了诱导初始CD4+T细胞分化成Tfh细胞过程中的调控机制,以及Tfh细胞具有向其他亚群分化潜能的可能机制,以便为疫苗研制及免疫疾病治疗等提供依据。

  • 标签: 滤泡辅助性T细胞 细胞分化 细胞可塑性
  • 简介:目的观察AIDS病人的外周血CD4+T细胞与外周血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的关系。方法检测AIDS患者的外周血CD4+T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对检测结果进行数理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AIDS外周血CD4+T细胞越低,血红蛋白下降越多,CD4+T细胞与血红蛋白呈正相关关系。AIDS外周血CD4+T细胞越低,白细胞也有一定程度下降,AIDS外周血CD4+T细胞越低,血小板的下降不明显。结论CD4+T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的高低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艾滋病 CD4+T细胞 血红蛋白(HB) 白细胞(WBC) 血小板(PLT)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的检测效果,为临床提供抗病毒治疗依据。方法:选取我县疾控中心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采用流式细胞仪对1573名HIV感染者进行CD4+T淋巴细胞的测定,并对其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73名HIV感染者中,CD4+T淋巴细胞最大值为1468个/ul,最低值为8/ul,平均值为298.42±171.85个/ul;其中,不同感染途径的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D4+T淋巴细胞检测是评价HIV感染者免疫状况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及时了解感染者的病情发展,为抗病毒治疗提供指导。

  • 标签: HIV CD4+T淋巴细胞 检测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CD4+T细胞水平、CD4+/CD8+比值作为预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后生存指标的可能性,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回顾分析2011-2017年间经病理学确诊的初治682例NSCLC患者外周血疗前CD4+T细胞、CD4+/CD8+比值水平对临床因素、生存的影响,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结合110例疗后免疫细胞水平变化验证预测预后的价值。计数结果采用t检验,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治疗前CD4+>43.15%显著延长生存,多因素分析治疗前CD4+>43.15%是延长生存的因素,并可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并验证与总生存有良好的相关性;CD4+T细胞水平43.15%作为临界值均显示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后高水平、联合CD4+/CD8+>1.65的生存延长。结论外周血治疗前CD4+T细胞的基线水平是Ⅳ期NSCLC生存的预后因子,而外周血治疗前CD4+/CD8+比值预测预后的作用有限。

  • 标签: CD4+T细胞水平 CD4+/CD8+比值 肺肿瘤/放射疗法 预后
  • 简介:目的总结cD4T细胞低于150个·μL-1晚期艾滋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晚期艾滋病患者各种机会性感染及非特异性并发症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30例CD4T细胞低于150个·μL-1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此类艾滋病患者以无业吸毒人员居多,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治疗依从性多数较差。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除了发热、咳嗽、消瘦等常见症状外,还表现为多部位、多种机会感染并存,贫血、肝。肾功能损害、严重营养不良等非特异性并发症普遍存在,达27例。结论CD4叮细胞低于150个·μL-1晚期艾滋病患者病情复杂多样。普遍较危重,治疗困难,预后一般极差。

  • 标签: 艾滋病 晚期 CD4T细胞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过敏性紫癜(Henoch-Schö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IgA相关的小血管性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常见于儿童,发病机制与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紊乱密切相关。作为具有辅助B细胞功能的CD4+T细胞,其各个亚群都具有独特的促进或调节机体免疫炎症反应的功能。在HSP患者体内CD4+T细胞各亚群的比例存在异常变化,其中Th1/Th2比例失衡,Th17和Tfh细胞比例升高,Treg细胞比例下降等改变与HSP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临床表型密切相关。因此CD4+T细胞亚群的检测对于指导HSP病情的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有望为HSP的临床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儿童 过敏性紫癜 发病机制 CD4+T细胞
  • 简介:摘要: 在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HIV潜伏库 是重要的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她对治疗效果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影响。 CD4+T细胞在 HIV潜伏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 包括了很多种类的细胞亚群, 正是这些细胞亚群对 HIV潜伏库 进行了重要的维持。 所以对于这些细胞亚群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对这方面的免疫学机制的研究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文章就这些方面的内容展开了研究。

  • 标签: HIV潜伏库 CD4+T细胞 免疫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以湘西地区为实例进行研究,检测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病人首次的CD4+T淋巴细胞值,对感染者/病人的病情发展状况进行动态把控,为后续的辨证施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BDFACSCount流式细胞仪对166份抗凝血标本进行检测,统计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结果检测样本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ul的有80份,占48.19%;201~350个/ul的有47份,占28.31%;351~500个/ul的有18份,占10.84%;〉500个/ul的有21份,占12.65%。结论166例检测样本中,HIV感染者/病人中有86例感染者,80例艾滋病病人。

  • 标签: HIV感染者/病人 CD4+T淋巴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前后艾滋病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TCD4+/CD8+水平。方法随机抽取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共有40例作为研究组,全部患者均给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同时选取健康者共有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TCD4+/CD8+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TCD4+/CD8+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TCD4+/CD8+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随时间延长逐渐增长。结论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艾滋病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TCD4+/CD8+水平能有效改善,逐渐恢复患者的免疫功能。

  • 标签: CD4+T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CD4+/CD8+ 艾滋病 淋巴细胞亚群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CD4Cr细胞表达的腺苷CD39和CD73在过敏性哮喘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变化及与叉头蛋白3(FoxP3)、GATA结合蛋白3(GATA3)和维A酸相关孤儿受体(ROR)-γtmRNA相关性。方法:选择54例对屋尘螨过敏的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间歇状态和轻度持续哮喘组(间歇.轻度组)29例,中重度组25例]和45名健康志愿者.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并比较研究对象外周血CD4+T细胞中CD39、CD73、FoxP3、GATA3和ROR-γtmRNA水平。结果:CD39mRNA水平正常对照组明显高于间歇-轻度组(P=0.000),间歇.轻度组明显高于中重度组(P=0.001)。CD73mRNA水平正常对照组明显高于间歇-轻度组(P=0.001),哮喘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6)。哮喘组CD4+T细胞表达的CD39mRNA与FoxP3mRN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r=0.607。P=0.000),与GATA3mRN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性(r=-0.505,P=-0.000),与ROR-γtmRNA无显著相关性(r=-0.287,P=0.054)。哮喘组CD4+T细胞表达的CD73mRNA与FoxP3和ROR-γtmRNA水平无显著相关性(r=0.110,P=0.450;r=-0.227,P=0.138),与GATA3mRN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性(r=-0.286,P=-0.040)。结论:CD4+T细胞表达的CD39和CD73在过敏性哮喘免疫反应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过敏性哮喘 CD4+T细胞 CD39 CD73
  • 简介:摘要T细胞功能紊乱,尤其是抗原提呈细胞和CD4+T细胞相互作用导致CD4+T细胞的异常活化,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滑膜持续炎症、关节软骨及骨破坏中发挥重要作用。辅助性T细胞亚群失衡诱导炎性细胞因子进一步促进滑膜细胞增生、血管翳形成和炎症细胞浸润,在类风湿关节炎免疫病理中起核心作用。了解CD4+T细胞分化及细胞亚群为理解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视点,并有助于发现新的药物靶点。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CD4+T细胞 分化 机制
  • 简介:摘要干细胞样记忆性T细胞(stem cell-like memory T cell,TSCM)是记忆T细胞的重要组成,具有干细胞样自我更新、多分化潜能和免疫重构特性。有别于中枢记忆T细胞(central memory T cell,TCM)或效应记忆T细胞(effective memory T cell,TEM)亚群,TSCM具有初始T细胞表型且分化程度较低。CD4+TSCM细胞在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保护性或致病性双重作用,现就记忆T细胞的形成机制和CD4+TSCM生物学特性做一综述,进而探讨其在艾滋病、肿瘤、结核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

  • 标签: CD4+T细胞 干细胞样记忆性T细胞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同麻醉深度对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CD4+T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拟于全身麻醉下行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42例,年龄36~64岁,体重49~95 kg, ASA分级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1):浅麻醉组(L组)和深麻醉组(D组)。术中L组和D组分别维持AAI值30~40和20~29。记录患者睁眼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和丙泊酚用量。于麻醉诱导前即刻(T0)、手术2 h(T1)、术后4、24和72 h(T2~4)时采集外周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和IL-4浓度,并计算IFN-γ/IL-4比值。结果与T0时比较,D组T3,4时血清IFN-γ浓度升高,T1~4时血清IL-4浓度降低,IFN-γ/IL-4比值升高(P<0.05);与L组比较,D组T3,4时血清IFN-γ浓度升高,T1~4时血清IL-4浓度降低,IFN-γ/IL-4比值升高,丙泊酚用量增加,气管拔管时间延长(P<0.05),2组患者睁眼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麻醉可改善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CD4+T细胞功能。

  • 标签: 深度麻醉 T细胞亚群 肿瘤
  • 简介:研究一类CD4+T细胞感染HIV模型的动力学性质。通过分析,得到病毒消除与否的阈值———基本再生数。证明当基本再生数小于1时,未感染病毒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病毒将在宿主体内被清除;当基本再生数大于1时,病毒感染平衡点局部渐近稳定,病毒将在宿主体内永久持续生存。

  • 标签: HIV感染 CD4+T细胞 稳定性分析 永久持续生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荧光免疫法用于检测艾滋病CD4+T淋巴细胞的价值研究;方法:对100例艾滋病感染者进行CD4+T检测,分析临床数据;结果:100例检测者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最小值为50个/ul、最大值为1597个/ul,均值为(439.47±265.05)个/ul。结论:荧光免疫法操作较为快速、简便、显示更清晰;检出率快并准确,值得推广。

  • 标签: 荧光免疫法 艾滋病 价值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心肌梗死转录本(MIAT)在胃癌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分化抗原(CD4+T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就诊的124例胃癌患者,90例胃良性疾病患者和80名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CD4+T细胞。分别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联合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AT表达量和RNA 6-甲基腺嘌呤(m6A)与MIAT基因启动子结合活性。用Spearman检验分析MIAT与临床病理特征、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D4+T细胞中MIAT对胃癌的诊断效能。结果胃癌患者、胃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MIAT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849(2.131,4.062)、1.511(0.916,1.855)和0.963(0.729,1.432),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58.25,P<0.001)。胃癌患者MIAT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胃良性疾病患者以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0.63,145.14,P均<0.001)。胃癌早期(Ⅰ~Ⅱ期)、晚期(Ⅲ~Ⅳ期)患者CD4+T细胞中m6A与MIAT基因启动子的相对结合活性分别为(8.590±1.483)和(4.274±0.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55,P=0.002);胃癌早、晚期患者m6A与MIAT基因的结合活性显著低于胃良性病变患者(17.267±3.106)和健康对照组(27.637±3.945)(t=-7.331、-12.832,P均<0.001)。胃癌患者MIAT相对表达量与年龄、性别、CEA水平和CA199水平无关(χ²=0.000、0.000、0.648和1.554,P均>0.05),在不同TNM分期(χ²=23.571,P=0.002)、不同肿瘤大小(χ²=9.443,P<0.01)、有无淋巴结转移(χ²=45.248,P<0.01)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胃癌患者CD4+T细胞中MIAT相对表达量与Treg细胞比例之间呈正相关(r2=0.76,P<0.001)。用 ROC 曲线分析CD4+T细胞MIAT、血清CEA及CA199对胃癌患者的诊断效能,胃癌患者和胃良性疾病患者比较时,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9、0.635和0.611;胃癌患者和健康者比较时,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3、0.784和0.598。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MIAT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胃良性疾病以及健康人群,与m6A与其启动子结合活性下降有关,并有望作为胃癌的重要的分子诊断标志物。

  • 标签: 胃肿瘤 CD4阳性T淋巴细胞 长链非编码RNA MIAT m6A 生物学标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表达变化在子痫前期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在福建省立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子痫前期患者25例及正常晚孕妇女27例,育龄期健康未孕妇女20例。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研究对象外周血中Th1、Th2、Th17和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性T细胞比例,比较其在子痫前期与正常妊娠时的变化。结果⑴正常妊娠组与正常未孕组相比,Th2和Treg细胞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⑵子痫前期组与正常未孕组相比,Th1、Th2、Th17和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⑶子痫前期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Th1和Th17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正常妊娠可能依赖于Th1、Th2、Th17及Treg这4种细胞间的平衡,妊娠的成功倾向于Th2和Treg细胞的保护性免疫状态,而Th1、Th17细胞过度表达则可能导致子痫前期的发生。

  • 标签: CD4+T细胞亚群 子痫前期 免疫平衡失调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维吾尔族HIV新发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进行检测分析,了解其免疫状况.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对所采集92份全血样本进行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并统计分析.结果92例维吾尔族HIV新发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平均值为(305.9±168.3)个/μl.其中66.3%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值<350个/μl.不同性别及感染途径HIV感染者间CD4+T淋巴细胞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维吾尔族HIV新发感染者中2/3已进入AIDS期,需要监测疾病进程并及时对其进行抗病毒治疗.并且应继续加强HIV防控宣传,扩大CD4+T淋巴细胞检测范围,早发现、早干预,以提高HIV感染者的生存质量.关键词HIV;CD4+T淋巴细胞;流式细胞仪;新发感染者AnalysisofCD+TlymphocytesfornewfoundHIVinfectedUygursinUrumqiGuohongHuang,YanjieCui,ZhiweiLi,HuangRui,HaiyingJia,ChangminWang?(Clinicallaboratorycenter,People’sHospitalofXinjiangUygurAutonomousRegion,Urumqi,830011)AbstractObjectiveCD+Tlymphocytesweredetectedandanalyzedtounderstandtheimmunestatusofnew-foundUygurHIVinfectioninUrumqi.MethodsFlowcytometrywasusedtodetectCD+Tlymphocytesabsolutevaluefrom92wholebloodsamplesandanalyzed.ResultsThemeanCD+TlymGp(hocytesabsolutevalueof92new-foundUygurHIVinfectionswere(305.9±168.3)/μl.NostatisticdifferencewasfoundindifferentgendersandinfectedroutesP>0.05).ConclusionTwothirdofthenew-foundUygurHIV-infectedcasesinUrumqihasenteredtheperiodofAIDS,monitoringandantiviraltherapywereneedtimely.PropagandaofHIV-relatedknowledgeandCD+Tlymphocytesdetectionwerealsoneedstrengthenandenlarge.EarlydiagnosisandinterGventionKesyhowuolrddsimprovethesurvivalqualityofHIV-infectedcases.HIV;CD+Tlymphocytes;Flowcytometry;New-foundinfections中图分类号R5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113-01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