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天麻素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天麻的主要活性成份,其作用广泛,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癫痫、延缓衰老、高血压等疾病的辅助治疗,具有副作用小、治愈率高的特点。目前,天麻素对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天麻素研究的相关文献报道进行追踪,重点对近年来天麻素对神经系统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标签: 天麻素 神经系统 保护
  • 简介:【摘要】葫芦科中多数植物是药食同源的植物,化学成分种类丰富,结构多样,我国在葫芦科植物的资源方面占据一定优势。葫芦科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在临床上应用已久,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近年来对该科植物的临床应用及其药理作用机制研究相对更加广泛、深入,因此本文对葫芦科植物的临床药理作用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葫芦科 临床 药理作用
  • 简介:摘 要:急性阑尾炎因发病急,及时治疗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手段,它是外科医生常见到的一类临床疾病,其显著的特点是麦氏点持续压痛、反跳痛。长期以来,将手术作为医治阑尾炎的首选方法,即通常采用开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较之于正常人,阑尾炎患者的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数量升高,且出现恶心呕吐、转移性右下腹痛、反跳痛。急性阑尾炎通常的发病原因是细菌侵入管腔导致的腔内感染。近年来,临床上因误诊致使很多患者的阑尾 被切除,本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 B超诊断急性阑尾炎研究成果,以期从理论方面为阑尾炎的准确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B超 诊断 急性 阑尾炎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对肠道寄生虫疾病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某社区2019年固有居民数作为本次实验的主要样本容量以及实验对象,对这些居民进行肠道寄生虫的健康教育,并将健康教育后居民对于肠道寄生虫病的知晓率、感染率以及就医率与2018年的数据记录进行一个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汇总,最终我们发现居民健康教育后对于该病认知度有了很大提升,其中有将近20%的人对该病的认知率已经处于及格和以上水平,甚至有的居民队医该病的了解的非常透彻;而且居民在健康教育后该病的感染率得到很好的控制,最主要的感染类型蛔虫病已经很少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出现;居民有了感染的症状会主动就医,寻求感染类型,对症下药的人数也大幅提升,健康教育前后各项数据分析结果均有P

  • 标签: 健康教育 肠道寄生虫病 预防治疗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开展优质护理,探究其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效果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将内科护理人员分为两个小组,小组以护理方法命名,常规护理组沿用以往的护理干预方法,优质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来优化护理工作,常规护理组完成 46 例患者的护理任务,优质护理组完成对 47 例患者的护理任务。对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记录,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评价,最后完成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的对比分析。结果优质护理组完成对 47 例患者的护理工作后,患者的总满意度达到了 44 例( 93.62% ),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 P < 0.05 )。结论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加入优质护理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减少工作失误,进而取得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广泛好评,临床应用成果较为显著。

  • 标签: 消化内科 优质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标志物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200例乙肝患者的血清样本,并分别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和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并比较检测结果的符合率。结果: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在乙肝标志物检测符合率均明显高于荧光定量PCR法(P<0.05)。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和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的200份检测样本中,有184份样本的检测结果与患者实际病情符合,符合率为92.0%,有16份样本检测结果与患者病情不符,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验,有12份样本检验结果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结果相符,所占比重为75%;有4份样本检验结果与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相符,所占比重为25%,两种检查方法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在乙肝标志物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要高于荧光定量PCR法,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乙肝标志物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维生素 C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具有清除自由基、治疗坏血病、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等功效,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饲料等领域。本文综述了维生素 C的抗氧化机制及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 标签: 维生素 C 抗氧化 应用 医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模式在脑血栓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9月至 2018年 9月收治的 90例脑血栓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 45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患者住院时间、平均溶栓延误时间及脑血栓再发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 0.05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平均溶栓延误时间均比对照组短, P < 0.05 ,观察组患者的脑血栓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P < 0.05 ,对比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细节护理应用于脑血栓患者护理中,可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及平均溶栓延误时间,降低脑血栓的再发率,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细节护理 脑血栓 溶栓成功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高龄患者所处年龄阶段自身的生理特点探讨高龄患者接受腹部外科术后与中青年患者的对比疗效。 方法:随机选取 2014 年 1 月 -2014 年 12 月间于我院行腹部外科手术患者 50 例,根据受选者的年龄差距(是否> 60 周岁)将分为高龄组( 25 名)和常规组( 25 名),受选者均行腹部开腹外科手术且住院期间行同种围术期治疗和护理方案。 结果:研究中的 50 名受试对象,包括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高龄组组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 结论:高龄患者由于其自身年龄阶段的生理病理特点在临床进行腹部外科手术后较中青年患者恢复期更长,愈后欠佳,故临床针对此类患者实行外科手术需结合此阶段患者自身特点。

  • 标签: 腹部手术 围手术期 高龄患者 临床疗效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手术室整体护理对妇科手术病人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 2016 年 9 月 ~2018 年 9 月期间收治的实施手术治疗的妇科患者 114 例进行研究分析,将 114 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手术室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应激反应。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为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后,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P 〈 0.05 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躯体性焦虑、神经性焦虑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术后应激反应对比具有差异, P 〈 0.05 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结论: 为采取手术治疗的妇科患者,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术后应激反应,改善患者症状,同时提高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 标签: 手术室 整体护理 妇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确定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是否有临床价值。方法:将某院2019年7月份到2020年7月份收治的36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西医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则实施中医内科治疗方式。结果:从两组患者的病情来看,观察组的治疗疗效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医内科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方面有着非常高的疗效,临床上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 标签: 中医内科 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诊断中, PET与 PET/CT的不同应用情况。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1—11月收治的 46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让其分别接受 PET与 PET/CT检查,对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检查后的确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接受 PET/CT检查后确诊例数更多,与 PET检出情况对比后差异存在意义( P< 0.05)。结论:针对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检查, PET/CT的应用情况更好,该方法可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PET/CT PET 确诊
  • 简介:摘要:目的:神经外科吞咽障碍患者护理训练有效性研究。方法:本文选取 2018年 5月至 2019年 4月一年间 XX医院所接收的 100例神经外科吞咽障碍患者,分组分别进行常规训练和康复训练,包括食前训练、饮食训练以及心理训练等,统计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并进行出院随访。结果:经过康复训练的患者病情大大改善,且出院随访中发现,经过康复训练的患者后期病情较为稳定,生活质量大大提高。结论:护理训练有助于神经外科吞咽障碍患者病情恢复。

  • 标签: 神经外科 吞咽障碍 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病毒性脑炎应用 MRI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6年 4月 -2018年 3月本院接诊的病毒性脑炎患儿 48例,对所有患儿都施以 MRI以及 CT检查。分析 48例患儿不同方法检查的结果,比较阳性检出率。结果: 48例患儿 MRI诊断的阳性检出率为 93.75%,明显比 CT诊断的 70.83%高,组间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利用 MRI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诊断,能够显著提升阳性检出率,并能为患儿病情的评估和预后判断提供重要指导。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脑炎 影像学表现 MRI 诊断
  • 简介:第79届美国航空航天医学年会于2008年5月12~15日在美国波士顿市举行,世界各国约120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本次年会交流的581篇研究论文涉及到民用航空医学、军事航空医学、航空航天生理学、临床医学、航天医学等专业领域,现就年会中有关研究飞行人员医学鉴定和健康的论文综述如下。

  • 标签: 医学鉴定 飞行人员 健康 航空航天医学 国外 民用航空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降低术后感染风险的方法。方法:选择 2018年 1月到 2019年 1月入院进行手术的患者 11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的伤口感染低于对照组,且对比之后发现 P值 <0.05,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术后的患者采取手术是护理干预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术后感染情况,还能加快患者术后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在临床应用上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手术室护理干预 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方法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联合腹部 B 超技术诊断宫外孕的临床研究。 方法:选 2017 年 9 月 -2019 年 9 月本院收治的宫外孕患者 60 例,对患者的疾病诊断方法及结果予以回顾性分析。分别使用三种不同方式对所选患者做检查, 60 例患者单独使用腹部 B 超进行诊断,记录确诊例数、漏诊误诊例数及诊断准确率。 60 例患者单独使用阴道超声进行诊断,记录确诊例数、漏诊误诊例数及诊断准确率。 30 例患者用阴道超声联合腹部 B 超进行诊断,记录确诊例数、漏诊误诊例数及诊断准确率。对比使用不同方式进行诊断的准确率情况。 结果:经诊断, 阴道超声诊断 准确率为 76.67% , 腹部 B 超 诊断准确率为 75.00% ,差异不明显( P > 0.05 ); 阴道超声与联合诊断对比,联合诊断的诊断准确率高于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差异明显( P < 0.05 );腹部 B 超与联合诊断对比,联合诊断准确率高于腹部 B 超诊断准确率,差异明显( P < 0.05 )。 结论:在宫外孕的诊断中,使用阴道超声联合腹部 B 超技术,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一诊断的准确率,临床可应用。

  • 标签: 宫外孕 阴道超声 腹部 B 超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骨科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开始时间为2019年8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8月,研究期间选取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患者共计60例,为了分析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故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有30例命名为对照组,另一组有30例命名为观察组,分组依据1:1的比例完成,两组患者均接受临床护理,但方法不同,分别是对照组使用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患者接受不同方法后对其临床状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并记录相关数据,主要包括: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等数据,同时将两组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率为(96.67%)相对于对照组(80.0%)较高,相比之下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83.33%)相对于观察组(96.67%)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工作中使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同时还能够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高,临床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骨科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白血病这种血液疾病难以治愈,不仅仅是病理机制的原因。更加是它给患者造成的巨大心理压力,使得患者失去了治疗的意愿。在绝大多数白血病患者治疗中,绝大部分都存在焦虑症、抑郁症等病症。本文对本血液研究所内的72例进行化疗治疗的白血病患者进行人文关怀,从各个层面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在化疗的护理过程完成后,大量患者的焦虑症消失,部分患者得到大幅减轻。其中仅剩6例,仍然出现抑郁症状态。人文关怀护理对患者的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白血病 焦虑症 人文情绪关怀 化疗 护理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40 例 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对其 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本组 40 例 患者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为( 80.10±10.90 ) min ,术中出血量为( 90.03±10.60 ) ml ,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住院时间为( 7.20±1.30 ) d ,随访 6 ~ 10 个月 ,未见无复发。 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特点较为独特,治疗时需结合肿瘤性质、位置、临床表现等进行针对性治疗。

  • 标签: [ ] 胃肠道间质瘤 临床特点 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