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急诊抢救室中科学心理护理的措施,并分析此护理方法 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组 实验 选 自 2018 年 6 月到 2019 年 6 月期间,在此时间范围内来我院治疗急诊科接受抢救的患者 138 例,采取 数学随机方法,所有患者进行两组分组,各 69 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策略,比较不同护理方案的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 91.30 % )、护理纠纷发生率( 2.89 % )均明显差异于对照组,差异值有统计学意义( P 均< 0.05 );在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上,两组对比也有意义 P 均< 0.05 。 结论:改良 心理护理应用于急诊抢救室中有明显的临床效果,护理满意度较高,建议可应用并推广 。

  • 标签: 心理护理 急诊 抢救室 效果 策略
  • 简介:【 摘要 】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股骨 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 PFNA 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 2018 年 1 月至 12 月期间收治的 90 例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研究组患者给予 PFNA 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 DHS 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愈合时间)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就手术指标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手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为 95.56% ,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为 84.44% ,研究组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手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为 95.56% ,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为 84.44% ,研究组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DHS 与 PFNA 技术都能有效的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但 PFHA 治疗效果更佳,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愈合情况好,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 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缺陷的风险及防范措施。方法: 选择医院 2013 年 9 月~ 2014 年接收的手术患者 173 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统计手术室护理中的护理不良事件,并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73 例患者中, 16 例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9.2% ,其中,多为护理操作差错及护理管理差错。结论:手术室护理有利于促进手术患者的恢复,但存在比较多的缺陷风险,需要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防范缺陷风险的发生。

  • 标签: 手术室护理缺陷 风险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曲美他嗪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166例心绞痛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方法)和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方法),每组均为83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各项心功能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等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曲美他嗪 辛伐他汀 心绞痛患者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干预在鼻窦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鼻窦炎患者当中的其中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患者进行随机挑选,并且分成研究组以及参照组。在研究过程中,对参照组的鼻窦炎患者采取有效的常规护理措施,对研究组的鼻窦炎患者采取有效的舒适护理干预。结果: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不如研究组,经过研究人员统计学软件的有效分析,得到最终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鼻窦炎 舒适护理干预 疾病护理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配合穴位注射康复手法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实施诊治的72例肩周炎患者视为研究对象,以任意编号的方法划入实验组和常规组(n=36)。常规组行常规针灸加理疗,实验组行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与自主生活能力评分。结果:常规组患者恢复的优良率为77.78%,实验组患者恢复的优良率为94.44%,差距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进食、如厕、床椅转移及平地行走分数均相对较高,与常规组患者评分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灸配合穴位注射康复手法治疗肩周炎,可提升患者恢复的优良率,增强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针灸 穴位注射康复手法 肩周炎
  • 简介:摘要:情志因素在中医理论中,属于一项重要的诊断方式。肝癌在临床中属于对人体有着严重危害、具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之一,相关研究表示肝癌的出现同患者情志因素存在着相关性。因此,为了让肝癌患者对病情有进一步的认知,促进其治疗效果,有必要对肝癌、情志因素的相关性进行探究。

  • 标签: 肝癌 情志因素 相关性 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护理中采用鸟巢式护理方案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0 月出生新生儿计 114 例为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 n=57 )与采用鸟巢式护理干预实验组( n=57 ),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血氧饱和度、睡眠时间均大于对照组, P<0.05 ,出箱时间、体温变化低于对照组, P<0.05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在新生儿护理中采用鸟巢式护理方案能够维持新生儿体征的稳定,可促进新生儿的成长,且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鸟巢式护理 新生儿 并发症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在本院神经内科就诊的 188例眩晕症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 102例(定眩汤加减 +利多卡因),对照组 86例(半夏白术天麻汤 +利多卡因)。两组均治疗 7天为 1个疗程, 7天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观察组痊愈时间、显效时间和有效时间( 0.5±0.2, 1.5±0.4, 2.5±0.7)天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2.6±1.5, 3.2±1.8, 4.0±1.9)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892, 2.903, 3.011, P<0.05),提示利多卡因联合定眩汤加减的起效时间少于利多卡因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的起效时间,两组起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有效率 81.37%,对照组有效率为 80.23%,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2=3.031, 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症疗效确切,利多卡因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或定眩汤加减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联合定眩汤加减起效时间短。    【关键词】眩晕症;半夏白术天麻汤;利多卡因;定眩汤加减    眩晕症是神经内科疾病临床常见症状,作为一种主观感觉障碍,其病因与周围神经疾病和中枢神经疾病导致的前庭系统和小脑功能障碍有关 [1]。临床症状表现为常常会感到天旋地转的眩晕,恶心、呕吐、冒冷汗等自律神经失调症状。为观察和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症的疗效,笔者对本院 188例眩晕症患者进行了不同治疗方法的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神经内科诊治的 188例眩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2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102例,其中男 37例,女 65例,年龄 38~ 75岁,平均年龄( 56.5±18.3)岁,病程 2天~ 24年。临床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55例,美尼尔综合征 15例,颈性眩晕 32例。对照组 86例,其中男 23例,女 63例,年龄 36~ 79岁,平均年龄( 57.5±20.8)岁,病程 6天~ 21年。临床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38例,美尼尔综合征 19例,颈性眩晕 29例。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视物旋转、头晕、恶心、呕吐,经心电图排除重度房室传导阻滞。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    观察组:利多卡因 75~ 100 mg/次,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中,缓慢静滴,并酌情给予少量镇静药、钙离子拮抗剂,呕吐严重者给予加强支持治疗,总疗程平均 5天。加用定眩汤加减,方中天麻 15 g、钩藤 15 g、石决明 30 g(先煎)、女贞子 15 g、甘草 5 g、川芎 10 g、白芍 15 g、茯苓 15 g、泽泻 15 g、石菖蒲 12 g、法夏 15 g、白术 12 g。将上述诸药浸泡 30 min后以水煎服, 1剂 /d,水煎 2次,早晚各服 1次,连服 10天为 1个疗程。加减:气血亏虚加黄芪、党参、当归;肾精不足加枸杞子、五味子、山萸肉;痰湿加胆星、陈皮;血瘀加丹参、牛膝、赤芍;呕恶加竹茹、苏梗、代赭石;高血压加葛根;夜寐不安加酸枣仁、远志、麦冬等。    对照组:利多卡因 75~ 100 mg/次,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中,缓慢静滴,并酌情给予少量镇静药、钙离子拮抗剂,呕吐严重者给予加强支持治疗,总疗程平均 5天。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方中半夏 15 g、白术 15 g、天麻 15 g、甘草 6 g、生姜 10 g、陈皮 12 g、茯苓 15 g、大枣 3枚。将上述诸药浸泡 30 min后以水煎服, 1剂 /d,分 2次口服, 10天为 1疗程。加减:气伤血虚加用党参 15 g,黄芪 15 g,当归 10 g,川芎 10 g;血瘀加桃仁 12 g,红花 12 g;肝阳上亢加龙骨 25 g,牡蛎 25 g,珍珠母 130 g;痰浊重加用胆南星 12 g,竹茹 6 g。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 x±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起效时间比较    观察组痊愈时间、显效时间和有效时间( 0.5±0.2, 1.5±0.4, 2.5±0.7)天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2.6±1.5, 3.2±1.8, 4.0±1.9)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892, 2.903, 3.011, P<0.05),利多卡因联合定眩汤加减的起效时间少于利多卡因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的起效时间,两组起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疗效比较    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 81.37%,对照组有效率为 80.23%,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2=3.031, P>0.05)。利多卡因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与利多卡因联合定眩汤加减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3 讨 论    眩晕是一种机体的主观症状,是一种机体对于空间关系的平衡感觉和定向感觉的障碍,其病理基础通常为前庭部位的病变。病机为支配前庭器官的交感神经功能失调或脑供血障碍导致膜迷路血管痉挛,迷路神经兴奋性增高,迷路积水等微循环障碍所致。患者往往会产生自觉自身或外界景物转动或晃动的幻觉,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血压、脉搏改变等自律神经失调的综合症状。其病因为颈椎病或动脉硬化所致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梅尼尔氏症及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迷路炎和前庭神经炎也会导致眩晕症 [2]。为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眩晕症的疗效,笔者对本院 188例眩晕患者进行了利多卡因联合不同中药的分组对照研究。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的机制是通过其解除血管痉挛,扩张脑部微动脉,降少血液中凝栓物质的含量,避免血小板聚集,从而有效治疗脑血管性、前庭行和内耳性微循环眩晕为临床症状的疾病。古代医书中,眩晕有多种名称,如头眩、掉眩、眩冒、目眩、癫眩等。中医理论认为眩晕多因素质薄弱、忧思郁怒、饮食厚味、病后体虚致气机逆乱、风夹痰阻滞经络、蒙蔽清室引起,归纳起来,其病机总不越风、火、痰、瘀、虚五字,本虚标实,虚实挟杂。《丹溪心法 ·头晕》中则偏重于痰,有“无痰不作眩”的主张,提出治痰为先的方法。在临床上须详察病情,辨证治疗,至于治法,也有从本、从标之异。急则多偏实,可选用熄风、潜阳、消火、化痰等法则治其标;缓者多偏虚,当用补益气血,益肾养肝,健脾等法则,治其本为主 [2]。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进华,秦 霞,倪 艳,施 葹 .半夏白术天麻汤的组方规律研究 [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 05): 89-91.     [2] 曲玉梅,赵锦霞,刘雪颖 .眩晕症的临床分型与中医辨治疗举隅 [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09): 133-134.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评估食管癌根治术联合放射治疗对食管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6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收治的 8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执行预防性放射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临床指标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食管癌根治术联合放射治疗在食管癌的治疗及预后改善中表现良好,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提升综合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食管癌 放射治疗 食管癌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对于早期肝癌的诊断效果。方法:在2019年4月到2020年8月开展研究,并以我院诊治的早期肝癌患者40例进行研究。40例患者均通过超声检查发现肝内存在肿块并自愿接受穿刺活检。所有患者均根据要求完成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对比手术手术结果与穿刺活检结果差异。结果:穿刺活检与术后检查结果的准确率相当,P>0.05。结论:超声之下的活检可以有效应用于早期肝癌,可以实现对患者病理类型的准确判断,筛查结果可靠,属于门诊中肝癌的重要筛查技术类型,值得普及。

  • 标签: 超声引导 细针穿刺活检 早期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在新冠肺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和使用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 2019 年 11 月 -2020 年 3 月内收治的新冠肺炎患 5 例,其中将心理护理干预前患者的负面情绪情况和检查依从性数据作为对照组,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负面情绪情况和检查依从性数据作为实验组。观察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前后的负面情绪以及护理依从性变化。 结果: 患者在心理护理干预工作实施后,负面情绪情况以及检查依从性两项指标数据表现均明显优于护理工作开展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心理护理在新冠肺炎患者护理中应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信心以及护理依从性,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新冠状肺炎 护理效果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PDCA循环理论对医院后勤管理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8月期间实施 PDCA管理的医院后勤管理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 PDCA的应用效果。结果:此次研究中,我院实施 PDCA后,后勤管理效率明显提高,职工满意度由 82.00%提升至 96.00%,患者满意度由 81.00%提升至 93.00%。结论:在医院后勤管理工作中予以 PDCA措施,能够提高管理效率,改善患者、职工满意度,该模式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 标签: PDCA 医院后勤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救治患者加强急诊护理支持,提升抢救的成功率。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年 1月 -2019年 6月 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有机磷农药中毒,并需要开展紧急治疗。在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对60例患者进行分组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急诊护理措施,分析抢救成功率。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为 96.7%( 29/30),对照组为 86.7%( 26/30),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 9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83.3%,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结论:对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进行急诊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且可取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重症 有机磷农药 中毒 急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实施诊治的7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视为调查对象,结合患者住院顺序划入常规组与实验组(n=37)。常规组实施常规MR检查,实验组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出率及影像学特点。结果:常规组患者的检出率为80.64%,实验组为97.22%,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中发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屈光不正治疗中实施阿托品制剂浓度不同呈现的不同效果。方法:分析对象选择于2018.2~2019.2期间在我院就诊的98例屈光不正患者,以阿托品制剂浓度不同为依据实施分组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硫酸阿托品滴眼液进行治疗,而49例阿托品浓度为0.01%的患者纳入实验组,49例阿托品浓度为0.1%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对2种治疗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经过1年的治疗,对疗效进行评价,2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性并不明显(P>0.05),而相对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明显,2组对比差异性显著(P

  • 标签: 屈光不正 阿托品制剂 浓度 0.1% 0.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心脏康复护理的相关影响。方法:选择 2018年 5月 -2019年 6月,在我院进行急性心肌梗死诊治的患者 4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护理)和观察组(心脏康复护理),每组各 20例。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心情状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心脏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和焦虑等不良心理情况,达到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目的。

  • 标签: 心脏康复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产科护理中采取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 方法 纳入本院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5 月收治的产妇 94 例,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 47 例,参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基于此加以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在开展护理后实验组患者 SAS 、 SDS 评分相较于参照组下降趋势更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实验组患者与参照组相比,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 ,差异有统计意义( P< 0.05) 。结论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产科护理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产科护理 产妇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肾病性高度水肿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 方法: 自 2017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肾病高度水肿患者 100 例入组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抽样法,两组各有患者 50 例,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方法为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皮肤感染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水肿消退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统计学差异明显。 结论: 肾病性高度水肿给予舒适护理,可改善皮肤感染、水肿情况,提升患者舒适度与满意度,可推广。

  • 标签: 肾病性高度水肿 舒适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老年痴呆患者家属的心理情绪变化,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 方法 在本院筛选出 94 例老年痴呆患者家属,时间选为 2018 年 9 月 ~2019 年 9 月,使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 47 例、对所有患者家属心理转状况进行分析,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强心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 结 果 对两组护理前后 SAS 、 SDS 评分对比,护理前两组无明显差异( P > 0.05 ),护理后,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 ( P< 0.05)。 结论 老年痴呆患者家属由于疾病因素需长期照顾患者,在此期间可能会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因此需对患者家属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缓解家属负面情绪,使其能够以轻松、愉悦的心态面对患者,使患者得到更加的护理服务,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痴呆 家属 心理状况 护理干预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