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6 个结果
  • 简介:胃肠间质(GIST)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占消化道间叶肿瘤的大部分。患者发病早期临床症状缺乏典型性,且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多表现为腹痛、包块、消化道出血及胃肠道梗死等,影响患者健康、生活。因此,加强GIST患者早期诊断、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以GIST为起点,分析GIST患者早期诊断方法,探讨GIST患者临床治疗方法,为GIST临床诊治提供思路与方法。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恶性肿瘤 临床诊治
  • 简介:目的探讨小肠间质(SIST)临床病理特征,以期指导SIST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普外科及术后病理确诊的SIST病人的一般资料、影像学特征、术后病理等临床资料,依据胃肠间质(GIST)恶性潜能分级标准(改良的NIH标准)进行危险度分级。采用x2检验(Fl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高度危险组与中低度危险组临床特征之间的差异。结果共28例SIST人选,男性占60.7%(17/28),女性占39.3%(11/28),平均年龄(50.8±14.9)岁,SIST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首发症状有:体检发现腹部包块7例,消化道出血7例,慢性腹痛9例,急性腹痛5例,以空肠、十二指肠、回肠多见。16例高度危险性(57.1%),12例中低度危险性(42.9%),高危组急性腹痛比例明显高于中低危组(P<0.05),中低度危险组出现消化道出血比例明显高于高度危险组(P<〇.〇5),两组年龄、性别、慢性腹痛、腹部包块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超检查对SIST的检出率不高,CT检出率高于B超。高危组CT检出率明显高于中低危组。结论SIST首发症状以腹部包块、消化道出血、慢性腹痛多见,高度危险性多见,不同恶性程度SIST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存在差异。CT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B超,SIST首选手术切除,疑诊SIST应及早手术探查。

  • 标签: 小肠间质瘤 临床病理特征 诊断 CT B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5年12月29例十二指肠间质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男17例,女12例,均无特异性症状。位于球部8例,降部16例,水平部4例,升部1例。胃镜检查29例,活检病理中9例诊断为十二指肠间质。超声内镜7例,均提示十二指肠肌层肿块,间质可能。腹部增强CT29例,提示十二指肠肿瘤18例。3例行内镜下局部切除。十二指肠肿瘤局部切除10例,十二指肠部分切除术6例,十二指肠肿瘤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术1例,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6例。27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月~156月,1年、3年及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1.5%、86.2%、74.6%。5例死亡患者均为高度危险患者。结论十二指肠间质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术后对于有适应征患者应行格列卫治疗。

  • 标签: 十二指肠间质瘤 诊治体会
  • 简介:胃肠道间质(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是一组由未分化或多能的梭形或上皮样细胞组成,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肿瘤。相关研究表明,胃间质占GIST的52%~58%,且对放化疗不敏感,因此临床治疗胃间质以手术为主。

  • 标签: 胃肠道间质肿瘤 达芬奇机器人 腹腔镜外科手术 胃镜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内镜及双镜手术在胃间质(gastricstromaltumor,GST)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3年10月96例确诊GST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式分为腹腔镜组40例、内镜组30例和双镜组26例。比对3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恢复指标,分析其并发症发生率、2年复发率、转移率及死亡率差异。结果腹腔镜组和双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总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内镜组(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高于双镜组(P〈0.05)。3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年内复发率、转移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内镜及双镜手术治疗各有优劣,医师在选择最佳术式时应当充分考虑GST患者综合情况,以提高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内镜手术 胃间质瘤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论著胃肠道间质单发肝转移的MR影像特点。方法:将2022年覆盖范围内院内行胃肠道间质治疗的患者纳入回顾性分析对象,随机遴选12名单发肝转移的患者(n=12),对入组患者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肿瘤扩散加权成像中显示晕环与结节状高信号的构成比为83.33%(n=10),边缘清晰有包膜的构成比为100.00%(n=12),囊边与坏死的构成比为75.00%(n=9),出血的构成比为66.67%(n=12),多血供的构成比为83.33%(n=10),门静脉延迟期强化程度减低与持续强化的构成比依次为75.00%(n=9)与33.33%(n=4),动脉期中度强化构成比为83.33%(n=10)。结论:胃肠道间质单发肝转移的磁共振征象特点明显,在用以判断患者疾病发展阶段与治疗方案的制定中意义明显。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肝转移 磁共振成像技术
  •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胃间质病患进行胃镜活检以及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的相关价值。方法从2008.8月~2018.8月这个时间段当中,从我院收治的胃间质病患(60例)实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进行胃镜活检)和研究组(30例,进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对比两组确诊的概率以及检测当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经过检查发现,研究组确诊的例数为27例,确诊的概率为90%;对照组确诊的例数为21例,确诊的概率为70%,通过对比,研究组确诊的概率相对较高(P<0.05);研究组诊断的特异性为89.3%,敏感性为90.1%;对照组诊断的特异性为80.2%,敏感性为82.7%,通过对比,研究组诊断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相对较高(P<0.05)。结论在对胃间质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和胃镜活检的检查方法相比,使用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的确诊概率相对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胃间质瘤 胃镜活检 术中冰冻病理检查
  • 简介:胃肠间质(GIST)是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对放化疗都不敏感,转移性GIST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3-4个月,中位生存期只有15个月左右。目前有效的治疗是局部手术切除,术后接受伊马替尼(格列卫)靶向治疗。对于复发或不可切除的肿瘤也可直接用伊马替尼。伊马替尼可使中位生存期延长至58个月,是GIST的一线治疗药物。但是近年发现,近11%的患者对伊马替尼原发性耐药,7%的患者不能耐受伊马替尼治疗,且对治疗有效的患者在治疗20-24个月肿瘤会出现进展。

  • 标签: 靶向治疗 胃肠间质瘤 低血糖昏迷 舒尼替尼 间叶源性肿瘤 中位生存期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CT影像组学预测胃肠道间质病理类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胃肠道间质患者进行临床CT影像组学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在这30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的肿瘤位置位于胃部,10例患者位于小肠部位。其中有2例患者已经出现了淋巴结转移,2例患者已经出现了肝脏转移,经过CT检测后,检测结果与病理结果相同,即20例良性,潜在恶性6例,恶性4例。结论:CT影像组学能够精准的预测胃肠道间质病理类型,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量应用和推广。

  • 标签: CT 胃肠道间质瘤 病理类型
  • 简介:目的:探析胃间质采用胃镜与腹腔镜双镜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胃间质患者74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2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开腹手术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腹腔镜、胃镜双镜联合治疗,比较分析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手术时间均较短,且术中出血量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胃间质患者胃镜、腹腔镜双镜联合治疗,具有并发症少、恢复快、出血少等优点。

  • 标签: 胃间质瘤 腹腔镜 胃镜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GIST)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对6例胃肠道间质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并应用CD117、CD34、SMA、S-100和Desmin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合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例GIST中恶性4例,交界性2例,细胞呈梭形或上皮样形或两者混合存在,免疫组化标记CD1176例全部阳性,CD344例阳性。结论GIST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CD117阳性对诊断有确定作用,CD34表达对诊断也有重要意义,肿瘤大小及核分裂数是判断肿瘤良恶性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在胃间质内镜治疗术后留置胃管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在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确诊为胃间质并行内镜治疗术留置胃管的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62例,实验组63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实验组实施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比较患者生命体征MEWS评分、疼痛、睡眠评分、舒适度评分、康复效果-拔管时间+住院天数。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出现I度不适的患者人数为16,II度不适的患者人数为6,III度不适的患者人数为1,总计有22人出现不适的情况,不适率为34.92%,且拔管时间为5.72±0.27天,住院天数为12.83±1.72天;观察组患者出现I度不适的患者人数为14,II度不适的患者人数为8,III度不适的患者人数为0,总计有22人出现不适的情况,不适率为34.92%,且拔管时间为5.11±0.17天,住院天数为11.21±1.27天。两组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MEWS评分、VAS疼痛评分、睡眠评分、舒适度评分相似,两组数据比较无一般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间质术后行留置胃管治疗并发咽喉部不适的患者进行氯化钠-统一用生理盐水或0.9%的氯化钠雾化吸入的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咽喉部的不适,此外患者对医护人员工作的态度有改善。证明给予留置胃管治疗的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和相关护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咽喉部不适。

  • 标签: 生理盐水  雾化吸入 胃间质瘤  留置胃管
  • 简介: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lungdisease,ILD)是一组以弥散性肺实质、肺泡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基本病变,以活动性呼吸困难、X线胸片呈弥散性浸润阴影、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DLCO)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不同种类疾病群的总称。

  • 标签: 间质性肺疾病 疾病诊治 限制性通气障碍 间质纤维化 LUNG 肺泡炎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lungdisease,ILD)是一组主要累积肺间质、肺泡和(或)细支气管的肺部弥漫性疾病.表现为渐进性劳力性气促、限制型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降低、低氧血症和影像学上的双肺弥漫性病变。病程多缓慢进展,逐渐丧失肺泡-毛细血管功能单位,最终发展为弥漫性肺纤维化和蜂窝肺,导致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现对我院呼吸科住院的ILD136例临床特征分析如下。

  • 标签: 间质性肺疾病 临床分析 肺部弥漫性疾病 双肺弥漫性病变 弥漫性肺纤维化 通气功能障碍
  • 简介:“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中国代表处”在中国建立的中文网页“博金斯基医院”称,其发明了几乎可以攻克人类癌症的基因机制,而治愈癌症的药物叫“抗酮”。但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网站上,对“抗酮”的介绍是:目前只是进行了临床二期试验,还不能真正上市用于治疗癌症病人。

  • 标签: 抗瘤酮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 医学科学院 中文网页 基因机制 二期试验
  • 简介:药物诱发肺间质纤维化是较为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用药是否会诱发或加重肺间质纤维化是临床医务人员需要关注的问题。文献报道很多细胞毒类药物和非细胞毒类药物均可引起肺损伤,前者主要包括烷化剂(白消安、卡莫司汀、环磷酰胺)、抗肿瘤抗菌药物(博来霉素、丝裂霉素)、抗代谢类药物(甲氨蝶呤)等;后者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及抗菌药物(呋喃妥因)等。此外,吉非替尼、利妥西单抗等新型靶向抗肿瘤药物的肺纤维化亦较为明确。本文对这些药物导致的肺损伤从作用机制、发生率、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药源性 肺间质纤维化 防治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