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发酵基质中长链脂肪酸物质(C14-C18)是影响酿酒酵母生长代谢的重要营养成分。本文重点阐述外源长链脂肪酸对酿酒酵母脂肪酸代谢生长繁殖,抗逆性和产生香气化合物的影响,以及在葡萄酿酒产业的应用,以期为葡萄酒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脂肪酸 酿酒酵母 生长繁殖 抗逆性能 香气
  • 简介:试验研究了在蛋用雏鸡日粮中添加0.1%、0.3%、0.5%的酵母培养物(YC),对其生长性能及免疫机能的影响,以及酵母培养物替代抗生素的效果。试验选用了1日龄海兰褐蛋用雏鸡4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余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YC、0.3%YC、05%YC褐抗生素,

  • 标签: 酵母培养物 免疫机能 生长性能 蛋雏鸡 基础日粮 蛋用雏鸡
  • 简介:在啤酒酵母生长过程中,除需碳源、氮源和生物素外,还需要Na^+、K^+、Mg^2+、Ca^2+等无机金属离子作为生长因子。生物细胞中许多生理代谢活动都与金属离子的作用密切相关。这些无机离子都是从外界营养环境中通过跨膜运输进入胞内的。酵母细胞营养环境中Na^+、K^+、Mg^2+、Ca^2+等的含量及其变化直接影响着啤酒酵母的生理代谢,发酵周期以及发酵产物的种类和数量,最终从宏观上决定了啤酒的种类和风味。国内外最近几年来,从无机离子角度研究啤酒酿造的报道日益增多。本文从啤酒

  • 标签: 生理代谢 营养环境 生长过程 MG^2+ 种类 氮源
  • 简介:摘要:本文将介绍水中阳离子和阴离子对酿酒微生物发酵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实验分析不同硬度水对酵母生长以及代谢的影响,旨在对现有研究进行佐证的同时,为后续酿酒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酿酒水质 酿酒微生物 酵母生长代谢
  • 简介:酵母基地的人才“酵母”李一丹1994年10月2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报道,我国最大的食用酵母基地在宜昌建成。这个基地就是国家“七五”工业性试验项目,集科研,生产,贸易为一体,年产4000吨高活性干酵母的宜昌食用酵母基地。这个日前我国乃至业洲...

  • 标签: 酿酒活性干酵母 食用酵母 酒精活性干酵母 研究开发 酵母调味品 高科技人才
  • 简介:小魔女苗苗一边准备材料,一边嘀嘀咕咕:"面粉、水、奶油、糖、鸡蛋,还需要什么?哦,对了,酵母。"

  • 标签: 酵母 魔法 面粉 奶油
  • 简介:目的探究了酵母茵与乳酸菌混合发酵培养的工艺参数。从茵的生长动态、还原糖变化动态、pH值变化动态等方面对所选条件进行中试验证。结论从实验中可得在酵母茵与乳酸菌混合发酵培养48小时还原糖含量最少,酵母菌数量不再增加,并且乳酸菌数量也达到一个高峰期,此时pH值达到3.8,适宜此时终止酵母菌与乳酸菌的混合培养。

  • 标签: 酸奶 乳酸菌 酵母茵 还原糖 pH值
  • 简介:氧稳态的平衡和稳定是机体新陈代谢和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在某些生理或病理条件下,机体内的氧稳态失衡,引起细胞或组织的整体或局部的缺氧。肿瘤都是以细胞的过度增殖为特点,导致瘤细胞处于低氧或缺氧的环境,氯化钴(CoCl)作为化学性低氧模拟剂,主要用于细胞内缺氧造模,其机制是2Co2+与Fe2+竞争性结合血红蛋白,抑制正常的含氧血红蛋白的形成,导致体内的脱氧血红蛋白的含量增加,从而阻断了氧信号传导系统中氧感受器与氧结合,使细胞的含氧量下降,引起细胞在不缺氧的条件下"感觉"缺氧,同时诱导促进或抑制细胞凋亡作用的低氧诱导因子-1(HIF-1)的表达。因此,了解CoCl2对肿瘤细胞凋亡的促进或抑制作用的机制,并根据肿瘤细胞类型的不同,合理运用低氧环境协同CoCl2细胞毒性作用和增强肿瘤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从而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 标签: 氯化钴 低氧 肿瘤细胞 生长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促代谢因子水平与巨大儿早期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8年1~6月浙江省瑞安市人民医院妇幼分院产科出生并随访到6月龄的足月巨大儿及产妇纳入巨大儿组,按1∶1比例随机选取符合上述要求的足月适于胎龄儿(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AGA)纳入AGA组。分别在婴儿出生和6月龄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促代谢因子水平,并分析其与婴儿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研究期间共分娩活产新生儿4 823例,其中足月巨大儿308例,发生率6.4%;巨大儿组和AGA组各纳入30例,巨大儿组出生和6月龄时血促代谢因子水平均高于AGA组[(1 088.3±67.8) ng/L比(929.5±81.0) ng/L,(1 057.1±114.2) ng/L比(976.4±76.6)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月龄时巨大儿组和AGA组的超重发生率分别为26.7%(8/30)和6.7%(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超重婴儿血促代谢因子水平均高于非超重婴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月龄时婴儿血促代谢因子水平与出生和6月龄时的体重、身长、体重/身长Z评分、血甘油三酯水平,以及脐血促代谢因子水平成正相关(P<0.001);与性别、喂养方式、血脂其他成分、脐血和母血血糖和胰岛素、母血促代谢因子水平无关(P>0.05)。结论血促代谢因子参与婴儿生长发育调节,与婴儿发生超重相关。

  • 标签: 细胞因子类 生长和发育 促代谢因子 巨大儿
  • 简介:酵母提取物是一种国际流行的营养性多功能鲜味剂和风味增强剂,在欧洲占鲜味剂市场的1/3.均采用面包酵母,啤酒酵母,园酵母等为原料,通过自溶法包括改进的自溶法,酶解法,酸热加工法等来制备.

  • 标签: 酵母提取物 酵母深加工 鲜味剂 风味增强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硒元素对芍药愈伤组织细胞生长和次级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方法将愈伤组织接种于添加了不同质量浓度的亚硒酸钠的培养基中,收获时测定其鲜重和有效成分芍药双苷的含量。结果低质量浓度的亚硒酸钠不仅能促进芍药愈伤组织的生长,还能大幅度增加活性成分芍药双苷的积累,与未添加之前相比提高了45%,而高质量浓度的亚硒酸钠则会导致愈伤组织褐化,抑制细胞正常生长及对芍药双苷的积累。结论培养基中亚硒酸钠浓度低于10.0mg/L时能促进愈伤组织细胞生长及芍药双苷的积累。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患者手术后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支链氨基酸代谢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1999年1月~2001年1月间,烧伤总面积大于30%、Ⅲ度面积大于10%TBSA、年龄12~50岁的重度烧伤患者50例,分为rhGH治疗组和对照组.伤后3d内切痂植皮,rhGH组从术后第1天开始每晚皮下注射rhGH(0.3U/kg),共10d.分别于术前、术后1、3、7、10、14d清晨抽取两组患者静脉血,观察生长激素(GH)、支链氨基酸指标和患者尿3-甲基组氨酸(3-MH)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清GH浓度较正常值显著降低(P<0.05),术后3d起rhGH组血清GH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尿3-MH的排出量均有增加,但对照组显著高于rhGH组(P<0.05).患者血浆支链氨基酸水平术前及术后第1天低于正常值,rhGH组术后第3天、对照组术后第7天,血浆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水平升高,分别达峰值,之后逐渐降低,自术后第7天开始rhGH组血浆支链氨基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rhGH组血中GH浓度与尿3-MH排出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术后应用rhGH,可促进骨骼肌摄取氨基酸,合成蛋白质,降低肌肉蛋白分解速率.

  • 标签: 生长激素 烧伤 促生长素 氨基酸类 支链氨基酸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受体配体(SRLs)对肢端肥大症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或单纯使用SRLs治疗3个月的100例肢端肥大症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骨钙素(OC)、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1NP)及Ⅰ型胶原C端肽降解产物(CTX)的变化。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药物组和手术组。根据用药后GH下降程度,进一步将药物组患者分为药物敏感组和药物不敏感组。结果药物组治疗后平均动态GH、IGF-1指数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均P<0.05),治疗后CTX较治疗前显著下降[1.25(0.67,1.40)ng/mL对1.34(0.57,1.68)ng/mL, P<0.05]。手术组治疗后平均动态GH、IGF-1指数、OC、N-MID、P1NP及CTX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均P<0.01)。手术组治疗前后GH差值(ΔGH)与N-MID差值(ΔN-MID)呈正相关(r=0.454, P=0.026),IGF-1差值(ΔIGF-1)与CTX差值(ΔCTX)呈正相关(r=0.339, P=0.036)。治疗后,药物组平均动态GH、IGF-1指数、CTX、P1NP、N-MID均显著高于手术组(均P<0.001)。药物敏感组CTX、N-MID在治疗后降幅显著高于药物不敏感组(35.3%对7.2%, P<0.001;24.1%对11.8%, P<0.05),且ΔGH与ΔCTX呈正相关(r=0.328, P=0.004)。结论SRLs治疗肢端肥大症可以降低患者的骨形成标志物N-MID及骨吸收标志物CTX,从而改善其骨代谢高转换状态,该作用与降低GH和IGF-1水平有关。

  • 标签: 肢端肥大症 生长抑素受体配体 肢端肥大症骨病 骨代谢 骨质疏松
  • 简介:常规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生化方法包括化学交联、免疫共沉淀等,这些方法反映的是体外的情况而非体内情况,而且这些方法无法让我们直接克隆与某已知蛋白质作用的未知蛋白质的基因。最近一种新的技术逐渐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它就是“Yeasttwo-hybridsys-tem”,我们姑且将其译为“酵母双杂合系统”。该技术

  • 标签: 酵母双杂合系统 转录激活因子 报告基因 蛋白质相互作用 转录激活区 启动子
  • 简介:同样是面食。可发酵后的馒头、面包就比大饼、面条等没有发酵的食品营养更丰富。研究证明,酵母不仅改变了面团的结构,让它们变得更松软好吃,还大大地增加了馒头、面包的营养价值。

  • 标签: 食品营养 酵母 营养价值 馒头 发酵 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