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研究目的:分析某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致药物损伤( 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 DILI)的特点,旨在及时发现药物某些隐匿性不良反应,提高用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 2012-2019年上报的 30例抗精神病药物致 DILI的报告,依据患者基本信息,药品品种、用药情况、 DILI的发生时间、肝功能损坏严重程度及临床症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0%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发现肝功能损害时间为 3天 ~82天;发生严重肝功能损坏患者 8例,行保治疗后患者均于 30内恢复肝功能。结论:精神病患者认知能力、交流能力下降,而肝功能损害有一定的隐匿性,未及时干预可能危机生命,临床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时,应注意监测肝功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行谷胱甘肽治疗化疗药物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56例化疗药物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照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谷草转氨酶ALT和谷丙转氨酶ASL水平。结果观察组ALT水平从(126.6±45.2)U/L下降到(59.3±36.8)U/L,AST水平从(134.5±63.6)U/L下降到(56.1±35.3)U/L。对照组经过治疗ALT水平从(131.2±60.2)U/L下降到(87.6±42.8)U/L,AST水平从(139.2±69.8)U/L下降到(96.3±52.9)U/L。两组患者ALT水平和AST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化疗药物损伤,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化疗性药物肝损伤 异甘草酸镁 还原型谷胱甘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抗痨药物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抗痨药物损伤患者43例展开研究,时间跨度为2017年3月-2019年2月,按治疗模式不同分为对照(常规)和观察组(联合治疗),对比疗效、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95.2%,对照组72.7%,P<0.05。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明显较对照组好,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抗痨药物损伤患者实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疗效较佳,值得推广借鉴。

  • 标签: 抗痨药物性肝损伤 复方甘草酸苷 还原型谷胱甘肽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在我国医学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口服固体药物属于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药物之一,以及在制药行业中具有较高的生产量,而且因为不同的药性物质、生产工艺等,都会等口服固体的药物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导致我国制药行业越来越重视因不同药物质与生产工艺等因素造成药物质量的问题。所以我国制药行业需要不断分析口服固体制剂成型技术存在的问题,确保根据相关的实验,对药物成型后的水分比例、抗张强度等情况进行研究,从而确保为相关的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

  • 标签: 口服固体制剂 成型 药物性质 工艺
  • 简介:摘要:在我国医学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口服固体药物属于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药物之一,以及在制药行业中具有较高的生产量,而且因为不同的药性物质、生产工艺等,都会等口服固体的药物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导致我国制药行业越来越重视因不同药物质与生产工艺等因素造成药物质量的问题。所以我国制药行业需要不断分析口服固体制剂成型技术存在的问题,确保根据相关的实验,对药物成型后的水分比例、抗张强度等情况进行研究,从而确保为相关的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

  • 标签: 口服固体制剂 成型 药物性质 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风池穴治疗荨麻疹样药物皮炎的作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宁夏贺兰县南梁台子卫生院中医馆就诊的60例因使用药物导致荨麻疹样过敏性皮炎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抗组胺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30例在此基础上针刺风池穴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等。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与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风池穴能够显著提高治疗荨麻疹样药物皮炎的疗效。

  • 标签: 针刺 风池穴 药物性皮炎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炮制对药物能功效及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中药治疗患者164例,随机分研究组(经炮制的中药药物治疗)与对照组(未经炮制的中药药物治疗)各82例,评估两组治疗有效率与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8.78%)高于对照组(91.46%),研究组毒副反应发生率(2.43%)低于对照组(10.97%),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中药治疗患者采用中药炮制期间切实分析药物能与理化性质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与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 标签: 中药炮制 药物性能 功效 理化性质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化疗相关性药物损害采用保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4月—2018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化疗相关性药物损害患者中选取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有效患者共有3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0%,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2.5626,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TBIL、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化疗相关性药物损害的效果显著,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可将其广泛推广。

  • 标签: 化疗 相关性药物肝损害 保肝药物 联合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炮制对药物能功效及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选择地黄、马钱子与大黄三味中药,应用不同方法进行炮制。比较炮制前后的药物能功效及理化性质。结果生大黄经炮制后变成熟大黄,其中的总多糖、梓醇、地黄苷A与地黄苷D均有所下降,药物能与功效发生明显的改变,大黄炭的致泄效价不能进行检测,说明炮制会影响大黄的升降沉浮效果;士的宁是马钱子中的主要毒性成分,通过hplc法检测发现,马钱子经炮制后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含量明显降低;经炮制后大黄中的致泻价从炮制前的100%降低至45.18%。结论炮制后的中药,其药物能功效、理化性质均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但药效与安全性却会提高,因此,要根据药物的实际使用情况选择合理的炮制方式,使其能在临床治疗中最大程度低发挥出应用的药用价值和治疗效果。

  • 标签: 中药炮制 药物 性能功效 理化性质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结核药物损伤的现象。方法针对我院收治的实施抗结核药物损害患者50例实进行相应的治疗干预,分析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抗结核药物损害主要发生在存在基础肝病或高龄患者群体中,一般在用药治疗后2个月内发生损害现象,50例患者治疗一个月后恢复正常的患者16例(32.00%),2个月内恢复正常的患者25例(50.00%),2个月以上恢复正常的患者9例(18.00%)。结论针对肺结核患者实施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极易导致损害的发生,合并非外疾病、饮酒、既往存在损伤或病毒感染及实施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治疗等属于危险因素,为患者实施治疗前应全面检查肝功能及身体状态,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时采用有效措施减少损害的发生。

  • 标签: 抗结核药物 肝损害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抗结核治疗致药物肝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90例,进行抗结核治疗,观察发生药物肝炎患者发生详细和相关性与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9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经抗结核治疗,发生药物肝炎患者29例,发生率为32.22%。发生药物肝炎患者经治疗肝功能恢复正常者28例,治愈率为96.35%。结论加强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治疗中药物肝炎的预防,治疗药物要合理,达到抗结核的同时恢复肝功能。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抗结核 药物性肝炎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抗结核药损害前后应用保药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中的8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研究,全部患者均接受相同方案化疗,方案为2HRZE/4HR,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先实施化疗,在患者有肝功能异常表现后应用保药进行治疗一直到疗程结束,观察组40例患者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服用保药一直到疗程结束,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10%,化疗中断率为5%,化疗方案调整率为2.5%,初治成功率95%,均优于对照组30%、20%、17.5%、80%,P<0.05。结论针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在化疗基础上同时应用保药治疗,能够减轻患者肝脏被抗结核病药物损伤的程度,有助于减少非必要性停药,保证更高的化疗成功率。

  • 标签: 抗结核药 肝损害 保肝药 治疗
  • 简介: 3.脂肪药物治疗治疗脂肪药物很多,  4.2营养过剩性脂肪的治疗在脂肪的治疗中,  4.3酒精性脂肪的治疗酒精性脂肪的治疗关键在于戒酒

  • 标签: 脂肪肝药物 药物治疗
  • 简介:损害治疗组用护益肺颗粒(3次/d,损害治疗组用护益肺颗粒(3次/d,损害治疗组52例

  • 标签: 临床疗效 所致肝 抗结核药
  • 简介:摘要1例35岁男性患者因精子质量差,自行服用五子衍宗丸6.0g,2次/d。用药前肝功能正常。半年后,出现乏力、目肤黄染,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ALT)2682.0U/L;谷草转氨酶(AST)755.0U/L;总胆红素(TBIL)123.6umol/L;直接胆红素(DBIL)89.8umol/L;间接胆红素(IBIL)33.8umol/L;碱性磷酸酶(ALP)150.0U/L;谷酰转肽酶(GGT)385.0U/L。同期患者未服用其他药物,诊断为药物损害,停用五子衍宗丸,给予保治疗。30d后患者肝功能示ALT13.7U/L;AST12.8U/L;TBIL20.0umol/L;DBIL14.0umol/L;IBIL6.0umol/L;ALP52U/L;GGT73.3U/L。

  • 标签:
  • 简介:[摘要 ] 1例 35岁男性患者因精子质量差,自行服用五子衍宗丸 6.0g , 2次 /d。用药前肝功能正常。半年后,出现乏力、目肤黄染,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 ALT): 2682.0 U/L;谷草转氨酶( AST): 755.0 U/L;总胆红素( TBIL): 123.6 umol/L;直接胆红素( DBIL): 89.8 umol/L;间接胆红素( IBIL): 33.8 umol/L;碱性磷酸酶( ALP): 150.0 U/L;谷酰转肽酶( GGT): 385.0 U/L。同期患者未服用其他药物,诊断为药物损害,停用五子衍宗丸,给予保治疗。 30d后患者肝功能示: ALT: 13.7 U/L; AST: 12.8 U/L; TBIL: 20.0 umol/L; DBIL: 14.0 umol/L; IBIL: 6.0 umol/L; ALP: 52 U/L; GGT: 73.3 U/L。

  • 标签:
  • 简介:患者,男,56岁,农民,因"纳差、乏力10d,双下肢水肿5d"于2018年7月18日入院。患者10d前无诱因出现纳差、乏力,伴恶心、发热(体温不详)、咳嗽、咳痰、无呕吐,当地医院用药不详;5d前出现双下肢水肿,呈对称性、凹陷性,当地医院查肌酐371μmol/L,尿蛋白2+,为进一步治疗,遂至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入院查体:体温38.8℃,脉搏82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98/62mmHg(1mmHg=0.133kPa)。急性病容、全身皮肤轻度黄染、巩膜黄染、双肺呼吸音减低、右上腹压痛、Murphy's征阳性、双下肢轻度水肿。其余系统查体未见异常。既往体健,婚育史、家族史无特殊。

  • 标签: 肝肾功能损害 急性病 副伤寒甲 非典型 双下肢水肿 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