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2 个结果
  • 简介:苏联经济继1990年第一次出现重要经济指标负增长后,1991年又进一步恶化,突出表现为生产滑坡、财政拮据、市场混乱、商品短缺、外贸下降、外汇减少等。现将具体情况作如下介绍:一、工农业生产萎缩不振工业,特别是基础工业严重减产。工业总产值1990年下降了1.2%,1991年上半年较1990年同期下降6.2%,其中食品产量下降8.5%,非食品产量下降3%,全年据苏官方估计将下降14%。1991年上半年,156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127种减产。石油产量下降9%(800万

  • 标签: 苏联经济 石油产量 工业总产值 主要工业产品 重要经济指标 消费品零售额
  • 简介:苏联自推行民主化和政治多元化以来,特别是今年3月第3次(非例行)人民代表大会取消宪法第6条中肯定苏共领导作用的规定、实行多党制后,新的政党大批涌现,许多'非正式组织'也改建成政党,公开宣布要与苏共争夺执政党的地位。10月9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社会团体法》,规定所有政党和组织一律平等,从而为新政党的活动提供了法律保护。目前,这些政党羽翼未丰,无一能与苏联共产党竞争,尚不至左右苏联政局,

  • 标签: 政治多元化 非正式组织 持不同政见 团体法 法律保护 立宪民主党
  • 简介:我要谈的是苏联所面临的最困难、最尖锐、国内外反应强烈的一个问题,这就是在改革年代出现的族际关系问题。这个问题从1985年4月起,已从理论研究变为尖锐的政治问题,而且在苏联许多地区,已经成为尖锐的冲突甚至军事行动。对此,国内外舆论都十分关注。在1991年6月19日的今天来谈论这个题目确实比前两天,即6月17日要容易一些,因为在苏联形势发展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大家已经知道,前天在莫斯科近郊的政府宫新奥

  • 标签: 民族问题 民族关系 族际关系 政治问题 民族理论 一个问题
  • 简介:<正>一位重要的外国政治分析家曾说过:“世界上将出现极其凶狠残暴的末代新帝国主义。因为对它来说在帝国主义的筵席上已没有空位了,为了最大限度地抢夺菜肴和剩余资源,它必定会更加凶残和横蛮。”因此,看到苏联新帝国主义在野蛮侵略非洲、中东、印度支那中所表现出来的百倍疯狂,那就不足为奇了。而且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我们泰国也是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所要

  • 标签: 新帝国主义 苏联 泰国 社会帝国主义 政治分析 剩余资源
  • 简介: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在国内进行以政治改革为先导、以'公开性'为动力的全面改革,在国际交往中则推出以谋求缓和、增进共识、实现和平共处为主导思想的'新政治思维'。在新思维的指导之下,苏联近三年来的对外方针和外交活动引人注目。特别是戈尔巴乔夫1986年7月28日在苏联远东重镇海参崴发表全面阐述苏联亚太政策的讲话以来,苏

  • 标签: 外交活动 谢瓦尔德纳泽 苏美关系 政治改革 国际交往 勃列日涅夫
  • 简介:苏联社会正在经历着它有史以来最艰难的时期。这里目前所发生的许多变化,不能认为是通常意义上的改革。所谓改革,其目的理应是使现有体制更臻完善,更加先进。可是苏联今天的所作所为,实际上是在改变现行的社会政治制度。由一种制度去代替另一种制度,绝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是一场激烈的意识形态的斗争,结局如何,难以预料。不过,现在就可以大胆地预言:苏联退回到资本主义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当然,苏联与东欧各国的情况不尽相同,这里没有正式提出由社会主义退回到资本主义的方针路线,但是,赞成这种

  • 标签: 苏联经济 苏联社会 现有体制 改革现状 部长会议主席 社会政治制度
  • 简介:1977年苏联宪法中提出的'新的历史性人们共同体——苏联人民'这一概念,到底是什么含义?它是否符合苏联的国情?本文想对此作些评述。苏联'新的历史性人们共同体——苏联人民'这一理论,最早见于1961年10月赫鲁晓夫在苏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当时他宣称:'在苏联形成了具有共同特征的,不同民族的新的历史性人们共同体——苏联人民'。

  • 标签: 共同体苏联 历史性共同体 新的历史性
  • 简介:一、成就前景普遍对中国的成功经验表示赞赏。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在'保持了原有政权结构'的情况下解决了'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问题,取得了'世界吃惊的成就','生产力得到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这个'亚洲巨人的面貌已变得令人不敢相认',他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小康水平迈进。

  • 标签: 经济改革 小康水平 生活水平 合作潜力 令人 经贸联系
  • 简介:<正>苏联解体后,国际力量对比变得对日本更为有利,但国际社会动荡与新旧矛盾交织,又使日本面临新的考验。在这种形势下,日本外交的主要特点是,从经济、政治、军事到环境,全面参与建立国际新秩序,并试图发挥全球性大国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日本将立足于亚太,谨慎而现实地处理和调整其与各国之间的利害关系。一、参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新思路与新目标苏联解体后,正值以擅长外交的“政策通”著称的宫泽喜一执政,其外交既保持了日本外交的连续性,又力求在新形势下增添新特色,提出新主张,谋求新建树,实现新目标。这无疑将对90年代日本外交产生深远的影响。(一)强调“冷战后”应形成“多国协调格局”。

  • 标签: 苏联解体 日本外交 国际新秩序 联合国安理会 新目标 发挥作用
  • 简介:在史无前例的社会革命过程中,苏联政府和苏联政府领导人始终没能找到一条如何适应苏联国情的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以指导制定和执行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虽然其特定的政策达到和实现了阶段性的目的和任务,但是超级国家大厦最终还是由于内部的民族冲突毁于一旦.

  • 标签: 苏联 民族政策 俄罗斯中心论 民族沙文主义 民族平等
  • 简介: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对其东欧政策进行了重要的调整。然而,冷战的阴云、国内的掣肘、个性的矛盾却使得在赫鲁晓夫时期调整后的东欧政策呈现出缓和与冲突、减压与控制的矛盾,同时也呈现出愿望与结果的背离。

  • 标签: 赫鲁晓夫 东欧 苏联对外政策
  • 简介:欧洲曾是东西方对抗的主战场。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战后确立的雅尔塔体制宣告结束。西方希望东欧和苏联向'新的政治制度'和平过渡,并进一步建立'自由而完整'的欧洲。然而,苏联的解体、波罗的海三国独立、独联体的诞生、东欧的动荡以及巴尔干地区的民族矛盾给欧洲的重建带来强烈的冲击,欧洲正面临新的考验。

  • 标签: 巴尔干地区 独联体国家 东欧国家 东欧剧变 雅尔 西欧国家
  • 简介:两年多来,苏联在亚太地区推行新政策,采取灵活的做法,已取得了一些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苏联同一些亚太国家的双边关系,但至今进展不大。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的制约因素:(一)苏联迄今不愿放弃它同美国抗衡的地位和既得战略利益,难以大幅度改善与亚太国家的关系

  • 标签: 战略利益 亚太国家 民主朝鲜 柬埔寨问题 日苏关系 国家安全战略
  • 简介:戈尔巴乔夫执政以来,以'新政治思维'为指导思想,在国内全面推行改革和实施'加速发展战略',同时着手调整对外政策。亚太地区在苏联全球战略中是仅次于欧洲的重要方向,苏联调整其对外总政策,自然也要调整其亚太政策。本文试就苏联调整亚太政策的经济、政治背景,它近年来在亚太地区采取的新姿态、新做法,以及苏联推行新亚政太策的制约因素等方面,作一些初步分析。

  • 标签: 政治背景 勃列日涅夫 加速发展战略 政治思维 对外政策 苏共中央
  • 简介:苏联解体前夕,特别是“八一九”事件后,苏美交涉频繁。其中有关核问题的交涉,双方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布什1991年9月27日的讲话和戈尔巴乔夫10月5目的回应,奠定了双方有关核问题尤其是战术核武器处理的基础。苏联转型时期的核安全得到了较好维护。

  • 标签: 战术核武器 苏联 美国 核裁军
  • 简介: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的军事改革,包括调整部队干部人事、发展战略火箭部队、改变海军战略结构、加速陆空军现代化以及大规模裁减武装力量人数等方面。通过这些改革,苏军初步实现了国防现代化目标。但是,赫鲁晓夫在整个军改过程中,也表现出了主观盲目、操之过急、急功近利等弱点。

  • 标签: 苏联 赫鲁晓夫 军事改革
  • 简介:苏联青少年是国家建设中一支举足轻重的生力军,又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后备队,在许多方面决定着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勃列日涅夫曾说过,二十一世纪苏联社会将是什么样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代青年。苏联一直十分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工作,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少失误的教训。

  • 标签: 青少年犯罪 勃列日涅夫 教育工作 苏共中央 卫国战争 二十一世纪
  • 简介:<正>苏联目前与一百三十多个国家有贸易往来,一九八○年的对外贸易总额为九百四十一亿卢布,一九八一年为一千一百亿卢布。其中主要贸易对象是经互会成员国,约占全苏外贸额百分之五十,其次是西方国家,约占全苏外贸比重的百分之三十,再就是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苏联与东盟五国的贸易比重很小,一九八○年贸易额为五亿一千万卢布,占当年全苏贸易总额的百分之四(全苏贸易总额为九百四十一亿卢布)。苏联与东盟五国的贸易额逐年增

  • 标签: 东盟五国 贸易 苏联 发展中国家 西方国家 成员国
  • 简介:1944—1945年间,法国著名核物理学家约里奥·居里尝试与苏联在原子能研制开发领域进行合作,苏联方面也对此积极反应。1945年6月,居里应邀参加苏联科学院成立220周年庆祝活动,其间,致信斯大林,希望就合作问题进行会谈,他还多次与苏联科学家进行谈话,表明自己的合作意愿。由于国际形势、双方合作诉求的差异以及原子能研发的高度机密性等因素影响,居里与苏联的合作最终失败。

  • 标签: 约里奥·居里 苏联 原子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