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染色多态变异是否可以作为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for aneuploidies,PGT-A)的指征。方法回顾队列研究分析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2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接受PGT-A解冻移植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新鲜移植助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夫妇染色核型,PGT-A周期分为女方染色多态变异(女方多态组)、男方染色多态变异(男方多态组)及双方染色多态变异(双方多态组),同期染色正常夫妇为对照(染色正常组);IVF周期分为女方染色多态变异(女方多态组)、男方染色多态变异(男方多态组),同期染色正常夫妇为对照(染色正常组);比较组间实验室结果和妊娠结局。结果PGT-A周期中,各组间活检胚胎染色非整倍体率、解冻移植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VF新鲜胚胎移植中,各组间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VF助孕后早期流产患者中,女方多态组、男方多态组和染色正常组流产组织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检测异常率分别为26.67%(4/15)、57.89%(11/19)、64.59%(363/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夫妇染色多态变异不影响胚胎非整倍体,同时不影响PGT-A周期和IVF新鲜移植周期妊娠结局,且不增加流产组织染色异常率。目前无明确证据支持染色多态变异可作为PGT-A新指征。

  • 标签: 妊娠结局 染色体多态性变异 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检测 胚胎非整倍体 流产组织拷贝数变异
  • 简介:目的探讨胎儿染色多态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为产前诊断染色多态的临床处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325例具有穿刺指征的高危孕妇,根据其孕周大小确定行羊膜腔穿刺术或脐静脉穿刺术,抽取羊水或脐血经培养后制备染色核型并进行分析,对诊断为染色多态的胎儿,其父母接受外周血染色检查,并对1岁龄婴儿期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跟踪随访。结果3325例行胎儿染色检查共检出多态核型391例,其中383例多态核型来自于父母其中一方,8例新生变异。随访发现313例胎儿孕中晚期及出生后1岁以内,未见明显生长发育异常;例自然流产,1例早产夭折,1例因脑发育异常出生后夭折,1例出生后为法洛四联症,1例先心室缺,1例房缺,1例出生后因营养性缺铁死亡,1例出生后发育迟缓,1例出生后双侧无外耳,1例出生后新生儿足内翻,术后预后良好,1例新生儿唇腭裂,1例新生儿六指;1例失访。结论胎儿染色多态大多来源于父母,可参照其父母辈的身体智力发育情况予以判断其妊娠结局,在此期间更重要的是孕期加强对于胎儿超声变化的监测。而新发生的胎儿多态变异对其妊娠结局及今后的生长发育情况可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其影响的具体机制及对应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样需要孕期检测超声的变化。

  • 标签: 产前诊断 羊水 脐血 染色体多态性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组染色多态在年龄、性别上的分布情况及对生长发育、生殖的影响和相应的临床效应。方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和G显带技术,对送检郑州金域临床检验中心有限公司的13 500例外周血标本进行培养、染色制备及分析,从中筛选出90例D组染色多态标本进行统计学研究。结果在90例D组多态标本中,共检出6种核型,其中pstk+49例,占54.44%;ps-14例,占15.56%;ps+13例,占14.44%;cenh+8例,占8.89%;inv4例,占4.44%;pss2例,占2.22%。在D组多态临床效应中不孕不育45例,占50%,其次为发育异常30例,占33.33%。D组多态的人群分布中女性略高于男性,年龄分布以21~30岁为主,共45例,占比50%,其次为0~10岁,29例,占32.22%。结论在90例D组多态标本中,共检出6种核型,以pstk+最多见,其次从高到低依次为ps-、ps+、cenh+、inv、pss;其临床表现多样,以不孕不育为主,其次为发育异常;人群分布女性略高于男性,年龄分布以21~30岁为主,其次为0~10岁。

  • 标签: D组染色体 多态性 随体 随体柄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究染色多态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方法:选择 2013年 8月 -2017年 8月我院收治的 500对夫妇( 1000例)复发性流产者为研究对象,另取健康的 500例夫妇为对照组,开展染色检查,分析其和复发性流产发生关系。结果:在 RSA组内,男性染色多态检出率明显比女性高,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 P< 0.05.对照组性别间无明显差异, P> 0.05.和正常对照组相比, RSA组的 Yqh-、 Yqh+、 16qh+、 9qh+、 D/G、 1qh+以及 inv(9)核型分布数量明显较多, P< 0.05.结论:复发性流产者存在染色多态特征,其和疾病发生存在相关,在病因分析时,应重视染色多态作用。

  • 标签: 染色体 多态性 核型分析 复发性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染色多态与女性不良孕产的关联。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在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治疗的800例不良孕产的患者及800名常规检查的正常孕妇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外周血染色检查,进而分析女性不良孕产的染色核型与正常孕妇染色核型之间的差异并进行染色多态与女性不良孕产的关联分析。结果不良孕产中染色多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孕妇(P<0.05)。548例不良孕产染色多态患者中,着丝粒异常132例(24.09%),D/G组随增加184例(33.58%),次缢痕增加67例(12.22%),端粒异常89例(16.24%),染色长臂异常76例(13.87%)。结论染色多态是导致女性不良孕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两者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

  • 标签: 不良孕产 染色体多态性 关联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贵港地区产前诊断中羊水染色异常与多态发生率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优生遗传科门诊就诊的3828名符合产前诊断指征的孕中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行羊水穿刺对胎儿染色进行检查。结果3828例受检孕妇水染色异常检出218例(5.69%),其中数目异常184例,结构异常30例,嵌合体4例;另羊水染色多态核型检出288例(7.52%),其中1号、9号及16号染色多态166例,D组和G组染色多态55例,Y染色多态67例。结论临床上通过核型分析能够对胎儿染色疾病进行诊断,而异常核型所导致的胎儿临床效应及妊娠结局也会大相径庭,临床上需要借助分子检测来辨别不同的微小结构改变,从而对多态核型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和诊断。

  • 标签: 羊水穿刺 染色体异常 多态性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 染色多态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 方法: 选取了近期在我院收治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夫妇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的正常夫妇作为对照组。 结果: 对照组的 1040 例研究对象共检测出染色多态 17 例,染色多态的检出率为 1.63% ( 17/1040 );观察组的 1200 例研究对象共检测出染色多态 68 例,染色多态的检出率为 5.66% ( 68/1200 )。经比较,观察组的染色多态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 结论: 复发性流产与染色多态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在临床上对于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病因分析中应将染色多态的作用纳入病因分析中。

  • 标签: 染色体多态性 复发性流产 关系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男性染色多态与精液质量及生殖结局的相关。方法回顾分析2329例男性的精液质量和染色核型结果,按精子浓度和活力分为4组:少精症伴活力异常组(A组)552人,少精症伴活力正常组(B组)511人,精子浓度正常活力异常组(C组)595人,精子浓度正常活力正常组(D组)671人。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评估4组染色多态发生率的差异。结果2329例男性中,多态230例,正常核型2099例。4组中inv(9)、Yqh-和inv(Y)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82,P=0.002;χ2=22.683,P<0.01;χ2=17.331,P=0.001);其他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组间比较显示,A组的inv(9)、Yqh-和inv(Y)发生率均显著高于B组、C组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inv(Y)的发生率显著高于D组(χ2=4.538,P=0.033)。这三类多态在B组、C组和D组中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评估这三类多态男性与正常核型男性的精子参数,将所有inv(9)、Yqh-和inv(Y)男性作为多态核型组,按配对秩和Wilcoxon Rank相关1∶1严格匹配111例正常核型男性为正常核型组。两组精液参数比较显示,精子浓度、前向活动率和总活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29,P=0.003;Z=2.580,P=0.010;Z=2.048,P=0.041);而两组的总精子数和形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态核型组(5.48%)与正常核型组(5.62%)的自然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inv(9)、Yqh-和inv(Y)与少精症伴精子活力异常存在一定的相关,但对生殖结局无明显影响。在精子浓度正常时,inv(Y)与精子活力异常存在相关。应重视评估inv(9)、Yqh-和inv(Y)对精子浓度及活力的潜在效应。

  • 标签: 染色体多态性 精子浓度 精子活力 男性生育力
  • 作者: 刘玉霞 任伟丹 岳文兵 张美娟 张美玲 陶然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08
  • 出处:《国际遗传学杂志》 2020年第05期
  • 机构:郑州金域临床检验中心实验诊断部 450016;海南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实验诊断部,海口 570311,郑州金域临床检验中心实验诊断部 450016,海南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实验诊断部,海口 570311;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实验诊断部 510330;广州医科大学金域检验学院 510006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周血Y染色多态的核型类型和年龄分布情况,研究Y染色多态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对2018年河南省各级医院送检金域医学检验中心的18 074例外周血染色标本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和G显带,使用LEICA GSL120显微镜采图并进行染色核型分析,从中筛选出121例Y染色多态标本进行研究。结果Y染色多态以大Y染色为主,占58.68%,其次是小Y,占38.02%,随异常仅占3.31%;Y染色多态在21~30岁年龄段内占比最高,为40.50%,其次是31~40岁年龄段,为28.93%,11~20岁和≥51岁年龄段的占比各0.83%。结论Y染色多态与遗传缺陷、发育障碍具有一定的相关,且以大Y为主,故对新生儿出生缺陷、孕前筛查行外周血染色核型分析非常必要。

  • 标签: Y染色体多态性 核型分析 不育症 精神发育迟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染色多态现象与不良妊娠的关系。方法对1400例存在不良妊娠史的患者进行外周血染色检查、G显带,同时对其染色核型进行研究。结果1400例患者中,共计发现有263例患者存在染色核型异常,异常率为18.79%,其中多态变异患者为76例,占异常染色核型总数的28.25%。结论染色多态是导致不良妊娠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临床中对生殖异常患者进行染色检查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不良妊娠染色体多态性多态性变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染色核型分析及单核苷酸多态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array)技术对于高危因素孕妇产前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高危孕妇1660例,于孕中期行羊水穿刺,对羊水细胞同时行染色核型分析及SNP-array检测。比较高危因素(高龄、超声异常、不良孕史、夫妇染色异常、血清学筛查高风险、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两种方法的检出情况。结果所有标本均成功检测。染色核型分析发现致病核型135例,检出率为8.13%(135/1660),SNP-array致病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检出率为9.04%(150/1660),两种方法异常染色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3,P<0.01)。比较合并两项及以上高危因素和单项高危因素的致病CNVs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合并两项及以上高危因素时SNP-array致病CNVs高于传统染色核型分析的异常核型检出率(χ2=5.14,P<0.05)。结论SNP-array可增加高危孕妇染色致病CNVs检出率,结合染色核型分析可互补检出平衡易位及低比例嵌合体等,以减少遗传病患儿的漏诊,降低出生缺陷。

  • 标签: 染色体微阵列 单核苷酸多态 核型分析 高危孕妇 产前诊断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