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伦理学纲要》中,李泽厚阐明了他的"新人"。作为对人性问题的一个哲学假定,他提出人性结构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经由人类历史文化积淀而成的。他将人性结构划分为三个部分:人性能力、人性情感和善恶观念。其中,人性能力是理性主宰,人性情感是感性动力,善恶观念是理性和感性在应用中的心理表现形式。以人性情感作为动力,经由善恶观念的知性裁定,再由人性能力执行之,这构成了人类的伦理道德行为。

  • 标签: 李泽厚 新人性观 历史 积淀 道德行为
  • 简介:孔子在“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的基础上,揭示了人性的特质,即“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相近”指人都具有“类特征”,为其推行“有教无类”主张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习相远”揭示了形成人性差别的原因,为其实施因材施教原则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孔子兼顾人的个性和“群性”(社会性):揭示群性的内涵,即合群是人的天性,人必须具有社会责任心,倡导合群而不结党营私;注重以社会价值引领个性发展,大力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的仁人志士。在价值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孔子创立的人性论仍然具有不容忽视的现代价值。

  • 标签: 人性观 孔子 人性特质 价值取向
  • 简介:人性是政治法律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之一。之前对中国古代思想家人性的研究常局限于对他们的系统人性论述,有时还混淆了他们的理想道德人格和一般人性。鉴于人们对日常具体问题的分析、判断和评论可能隐含关于人性的一般判断和看法,从利益、自然情感、认知和实践四个方面对孔、孟隐含于人、事评述中的人性的梳理表明,尽管孔、孟心中有自己的理想人格追求和规范,但他们对一般人性的看法非常现实;与现代社会科学的人性假定和经验研究发现有高度的一致性。这种现实的人性可以有效揭示中国传统政治"儒表法里"的内在逻辑;对政治法律思想的实践可能也有所启示。

  • 标签: 早期儒家 人性观 儒表法里
  • 简介:习近平时代新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时代新人逻辑演进的必然结果。从近代以来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无数优秀中华儿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一个质的飞跃和提升。时代新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从内涵上讲,时代新人指全体公民;从性质上讲,时代新人要具有时代精神,彰显时代价值,实现时代使命,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时代新人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生力军,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强起来的重要支撑,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时代新人 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 改革开放
  • 简介:传统上人们对孔子人性思想的论述往往从善恶的角度立说。其实,孔子并没有明言人性是善还是恶,而是认为人性应当是“仁”,应该朝着“仁”的方向去塑造。与其说孔子的人性论是性善论,毋宁说是具有引人向善意义的人性。孔子提倡用“诗”、“礼”、“乐”涵养和塑造人性,以实现自然人性向道德人性的转化。

  • 标签: 孔子 人性
  • 简介:受霍桑的影响,美国19世纪小说家赫尔曼·梅尔维尔对人性的善恶主题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索。分析了梅尔维尔不同时期的作品,揭示了他的"人性之善"和"被逼之恶"这一人性,并且指出该人性是在清教主义和超验主义双重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从马克思哲学中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可知,其人性中的"共性"即"人性之善",而"个性"则为"人性之恶"。

  • 标签: 梅尔维尔 清教主义 超验主义 人性观
  • 简介:【摘要】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世界、人生、价值形成的关键时期。笔者作为一线教师,就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探讨。

  • 标签: 德育 核心价值观 主题活动
  • 简介:摘要韩非子人性自利的观点有两个来源其一来源于韩非子的老师荀子的人性恶,其二来源于韩非子所处的社会背景。韩非子的政治主张以人性自立为基础,主要的政治思想是法术势三者兼治,法术势三者兼治是集法家各派之大成并超越了各派的君主专制的政治思想主张。韩非子的人性自利思想对现在社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 标签: 韩非子 人性 自利
  • 简介:激励是企业创造绩效的有效手段,也是人力资源工作的一项核心课题,但是基于对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不同假设,在运作方式上往往大相径庭。本文以人性视角观察员工对激励的因应方式,尝试分析其内在机制,提出一些客观存在的约束因素,作为操作的参考。

  • 标签: 企业 员工 绩效 激励 理性
  • 简介: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19世纪重要的文学家,其作品以蕴含着深刻的道德寓意而著称。本文在文化研究的视阈下探讨、剖析了促成霍桑人性的形成除加尔文教"原罪"观念的另外两支思想源流——人文主义与浪漫主义,它们的汇合冲击着霍桑的清教主义思想,令陷于自我矛盾与宗教困境之中的霍桑努力反思和探寻美国的国家文化品格与历史走向,因此在为美国文学本土化开辟道路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 标签: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 浪漫主义 清教思想
  • 简介:人性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性。人性是政治哲学的逻辑起点,只有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之上,政治哲学才有稳固的根基。理解和把握人性,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 标签: 人性 政治哲学 逻辑 体系建构
  • 简介:人性”是指人的本质属性.人都有两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指人体在生物学和生理学方面的特点,是由人的机体组织所决定的.人的社会属性,指人在社会方面的特点,是由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人的各类社会关系的总和所决定的.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人性假设”,或称“人性”,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哲学的,是指有关对人及其本质的基本看法.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 标签: 人性观 管理心理学 本质属性 人的社会属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性假设
  • 简介:电影《绿洲》0asis刑满释放的洪忠都出狱后,家人对他横加排斥,而他之所以被判入狱,是为了顶替哥哥的罪名。心灰意冷的他,来到车祸死者的住所拜访家属,遇到死者的女儿韩恭洙——一名重度脑麻痹患者。但忠都却被她吸引,并在冲动下做出大胆之举。

  • 标签: 人性 残疾 《绿洲》 刑满释放 死者 罪名
  • 简介:沈从文在"知人而论世"的人学理念中吸纳现代科学人道主义思想,以原态"自然人"形象展示出人性的"生物"形式与"生命"神性双重积极意义;其人性模式渗透调合一致的灵肉观念与张扬的生命意志力量,以"爱与美"宗教性的博爱情怀和无私互助协作劳动的"桃花源"社会模式作为现代社会文明意义的重要考量;通过自然与文化的现代思辩来关怀现代人的人性活力与生命精神异化状况,使人性在文化的现代批判中洋溢着现实关怀与人本终极关怀完整的现代人文精神.

  • 标签: 沈从文 自然人性观 现代人文精抻
  • 简介:梁实秋是一名坚定的新人文主义者。其旅行以“逃避论”、“枯寂论”为核心,将人生、人性、美食与旅行相结合,构建了独树一帜的新人文主义旅行,促进了现代文人旅游思想史的演进。

  • 标签: 梁实秋 旅行观 新人文主义 思想史
  • 简介:<正>在戏曲舞台上葆有长久艺术生命的剧作,绝不只“玉茗堂四梦”。但就明清两代戏曲作家的思想底蕴而论,却没有谁个可与汤显祖相比。汤显祖留下的大量诗文和书信,笔锋纵横,涉及了宇宙人性论、社会政治思想和宗教意识等多方面的内容。认真清理这宗思想遗产,对研究汤显祖的人生道路和戏曲创作都是十分必要的。汤显祖是博学的,他一生汲取的学术营养既广且杂。“五经而外,读诸史百家,汲冢、连

  • 标签: 汤显祖 人性论 宇宙观 王安石 社会政治思想 思想遗产
  • 简介:<正>在去年(1991年)5月末至6月访华出发之前得知钱先生故去了。在我的头脑中出现了许多过去在兴山时期以及他几次来日本访问和我访问北京时的情景。我最初见到钱先生是在1945年东北电影公司成立的时候(译注:应为1946年4月中旬长春解放之后),张新实先生带领三位客人从我的门前走过,我曾向他们点头致意,那三位是田

  • 标签: 人生观 电影公司 兴山 中国电影 日本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