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1-07
  • 简介:此书研究、涉及的作家较以前任何一部宋代文学文学通史都要多,虽然总论和作家论中对宋代散文也有论述,宋代文学的研究较弱

  • 标签: 文学文学史 文学史研讨会 研讨会综述
  • 简介:为了总结中国现代文学的编撰经验.推动撰进程,《文学评论》杂志社和海南师范学院联合举办了中国现代文学编撰研讨。会议于2000年3月21日—25日在海口召开,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50多名专家学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编撰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并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建设性的预测和构想,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此次会议,最突出的特点是注重对文学本身特质的思考,与会代表从多种角度和层次入手,试图阐明文学的性质以及它与社会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 标签: 中国 现代文学史 编撰研讨会 综述
  • 简介: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有关“文学”的研究,从晚清的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等算起,已有几代学人投身其中。作为二十世纪八。年代崛起的学人中的一员,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陈平原教授,自1985年与钱理群、黄子平一起主持“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而闻名学界迄今,已然是该领域成就斐然的学者。如果说,在早期的“三人谈”中,陈平原通过对“现代文学”、“新文学”等概念的质疑,

  • 标签: “重写文学史” 陈平原 学科 二十世纪 中国学术史 “新文学”
  • 简介:从1980年代到现在,参加过数不胜数的、各种各样的文学研讨,有的早已淡忘,有的记忆犹新。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会风,仔细想一想、比一比,倒真是意味无穷。去年夏天参加的本省一位作家的作品研讨,给我留下的感受和印象,竞那样不是滋味,让人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 标签: 文学研讨会 作品研讨会 80年代 感受
  • 简介:中国文学的编撰历史,乃文学及文章区分过程.当今文学书内外仍存在文学与文章程度较重不同的混淆现象.

  • 标签: 文学 散文 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 简介:该书原著者李家源(1917-2000),字愆渊,号渊民,是韩国著名儒学大师李退溪的十四世孙,也是韩国著名汉学家。他毕生致力于汉学创作,治学严谨,著作等身,在韩国以及东亚汉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力。本书是李家源先生的代表作。详细介绍了韩国自箕子时代起历代重要汉学著作和汉学作家,

  • 标签: 韩国 文学史 汉学家 治学严谨 李退溪 影响力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2-27
  • 简介:andAmericanliteraturebegantodeveloped.TheCivilWarwasawatershedinthehistory,andAmericanliteraturebegantodevelop.TheCivilWarwasawatershedinthehistory,3.TheflourishingofAmericanliteraturein19thcentury

  • 标签: 文学史 英美文学
  • 简介:and American literature began to developed. The Civil War was a watershed in the history,and American literature began to develop. The Civil War was a watershed in the history,3. The flourishing of American literature in 19th century

  • 标签: 美国文学史
  • 简介:and American literature began to developed. The Civil War was a watershed in the history,and American literature began to develop. The Civil War was a watershed in the history,3. The flourishing of American literature in 19th century

  • 标签: 美国文学史
  • 简介:<正>1990年7月1日至5日,中苏文学关系国际研讨在北京大学召开。这是中苏比较文学研究会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有中苏学者参加的一次盛会。国内著名苏联文学学者戈宝权、叶水夫、李明滨等向大会提交了论文或与会发言。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世界文学研究

  • 标签: 国际研讨会 中苏文学 苏联文学 比较研究 戈宝权 文学作品
  • 简介:文学写作是当今文学研究中的一股热潮,但佳作寥寥。本文以现代通俗文学观念为例,辨明文学写作中反文学意识的失误和后果,强调坚持文学精神是文学写作的核心问题,并从文学应有的文学意义角度,进一步阐明文学精神在文学写作中的重要性。

  • 标签: 文学史写作 通俗文学史观 反文学史意识 文学精神 文学意义
  • 简介:and American literature began to developed. The Civil War was a watershed in the history,and American literature began to develop. The Civil War was a watershed in the history,3. The flourishing of American literature in 19th century

  • 标签: 浅议美国 美国文学史
  • 简介:主持人的话说到我们的本行,“当代文学”这一概念沿用已久而颇有值得质疑之处。这一概念的背后是一种政治语境,它依附于那时发生的政治现实而不是基于文学的特质。要是真的从文学切入,那么,现今流传的文学形态和文学秩序不是始于五十年代,至少应当追溯到四十年代初期。但是,“当代文学”显然与这漫长的时间段落不相称。事实上五四文学传统仍在发展,而“当代文学”却是对五四传统的一种“截流”,截流的原因则是政治。

  • 标签: 当代文学 学史 五四文学 时间段落 四十年代 五十年代
  • 简介:作家一方面要保持强烈的旅行愿望,另一方面要在旅行中设法摆脱操纵性.走出那些恒定的、凝固的印象。行走的关键正在于远离平凡、发现细节。——题记波德菜尔的坟茔巴黎市内的公共墓地有两块,一是拉雪兹神父公墓,另一个是蒙帕纳斯公墓。前者埋藏着女人的瑰宝王尔德。以及文豪莫里哀、巴尔扎克、普鲁斯特等等,后者则定格着萨特、波伏娃、杜拉斯以及波德莱尔们曾经的星芒。按照王尔德在诗集《斯芬克斯》中的意象,他的墓碑被雕刻成为一座小小的狮身人面像,碑身上充满了粉丝们倾注的涂鸦——口红、爱心和各类留言。

  • 标签: 旅行 文学史 狮身人面像 巴尔扎克 普鲁斯特 波德莱尔
  • 简介:and American literature began to developed. The Civil War was a watershed in the history,and American literature began to develop. The Civil War was a watershed in the history,3. The flourishing of American literature in 19th century

  • 标签: 美国文学史 谈美国
  • 简介:<正>丁亚平在《结构的文学论》(《当代作家评论》1992年2期>一文中指出:传统的文学观认为文学研究是包含这么三个步骤的工作:第一是朴学的工作——对于作者的生平,作品年月的考订,字句的校勘训诂等。这是初步的准备。第二是史学的工作——对于作者的环境,作品的背景,尤其是当时社会经济的情形,必须完全弄清楚。这是进一步的工作。第三是美学的工作——对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加以分析,并说明作者的写作技巧及其影响。这是最后一步。三者具

  • 标签: 文学史研究 传统文学 文学史观 作家评论 写作技巧 社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