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日常生活时间性预期记忆的提取线索及其特点。方法采用自编的时间性预期记忆的提取问题调查表,对254名17—40岁的学生、教师等进行测试。结果(1)日常生活时间性预期记忆的提取线索主要有三个方面;记忆策略、加工产物和意图类型。(2)日常生活时间性预期记忆的提取线索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26-40岁年龄组在记忆策略(t=2.98,P〈0.01)、加工产物(t=2.53,P〈0.05)和意图类型(t=2.64,P〈0.01)因子上的得分均真显著高于17-25岁年龄组。(3)日常生活时间性预期记忆的提取线索存在显著的师生差异,教师在记忆策略(t=3.75,P〈0.001)、加工产物(t=2.43,P〈0.05)和意图类型(t=2.10,P〈0.05)因子上的得分真显著高于学生。(4)记忆自评偏好组在加工产物(t=5.53,P〈0.001)和意图类型(t=2.27,P〈0.05)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记忆自评偏差组。结论个体倾向于使用记忆策略、加工产物和意图类型作为时间性预期记忆的提取线索,表现出明真真的加工性和经验性特点。

  • 标签: 认知心理学 时间性预期记忆 断面调查 提取线索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陕产新鲜红天麻水煎煮不同时间下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方法:对陕产新鲜红天麻分别水提取30,60,90,120,180, 210,240min,采用HPLC法对红天麻水煎液的有效成分进行测定。结果: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在120-180分钟的含量最高。结论:在日常烹饪以及临床鲜用药材时,要注意煎煮的时间,以防止有效成分的大量损失,影响药效。

  • 标签: 红天麻 高效液相色谱 天麻素 对羟基苯甲醇
  • 简介:将沙棘叶粉碎,在料液比为1:20,提取温度60℃的相同条件下,分别用水和60%乙醇连续3次提取沙棘叶,每次提取2h。研究了沙棘叶中茶多酚、儿茶素、芦丁、槲皮素和维生素C的提取量和提取率。结果表明,除茶多酚外,醇提优于水提。连续3次提取优于一次提取。沙棘叶细胞中这5种成分,按极性大小,溶出量和溶出速率是:儿茶素>茶多酚>芦丁≈维生素c>槲皮素。它们在沙棘叶中的含量,茶多酚(包括儿茶素)含量最多,其次是黄酮类(芦丁和槲皮素)和维生素C。茶多酚的含量高于黄酮和维生素C10倍以上。而芦丁的含量又高于槲皮素约4.3~4.5倍。

  • 标签: 沙棘叶 提取物 提取方法 提取率 茶多酚 儿茶素
  • 简介:以三江平原为研究区,利用多时相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ResolutionImagingSpectroradiometer,MODIS)影像数据,采用一种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DifferenceVegetationIndex,NDVI)时间序列的监督分类方法获取了研究区湿地植被的分布数据.监督分类以NDVI时间序列的波形所反映出的植被物候特征作为分类器,将离散的傅立叶变换应用于NDVI时间序列以减少高频噪声对分类的影响,并运用傅立叶变换后波形幅度和相位的相似性来确定像素的归属类别.根据研究区植被的物候特征的差异,区分出7种地表(沼泽、沼泽化草甸、滩地、水田、旱地、灌木和林地)的植被类型,得到三江平原2005年湿地植被的分布数据.该方法的总体分类精度达到79.67%,Kappa系数为0.7525.研究表明,基于MODIS多时相NDVI数据,采用基于傅立叶组分的相似度分类方法可以客观、经济、快速的提取湿地植被分布数据.

  • 标签: 三江平原 湿地 植被 MODIS NDVI 傅立叶变换
  • 简介:目的建立罗汉果提取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单因素考察提取溶剂、提取次数和膜截留相对分子质量对罗汉果甜苷的收率、含量和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用水提取2次,每次用3倍量水,过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40000的超滤膜,然后再经过纳滤,干燥。结论采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可较好地提取纯化罗汉果中的罗汉果甜苷。

  • 标签: 罗汉果 罗汉果甜苷 提取工艺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动态优化方法对维C银翘片中牛蒡子提取时间质量管理优化。方法 经HPLC测定牛蒡子甘含量,对比动态优化工艺、原提取工艺对维C银翘片提取率、指标成分含量及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动态优化方法提取工艺可行性。结果 第1次提取在140min后峰面积变化基本维持在<4%,第2次提取在60min后,峰面积基本变化<10min。并依据每隔30min峰面积变化率<5%;确定第1次提取时间140min,第二次提取时间60min;牛蒡子苷峰面积分别为10406555,10062659,RSD2.6%;浸膏得率依次为19.70%、18.70%,RSD3.9%;2种工艺提取色谱图相似度100%,表明原方提取工艺与动态提取工艺的化学成分基本一致。结论 维C银翘片中对牛蒡子提取工艺优化干预中,经动态优化工艺后能有效缩短提取时间,应用过程中经济效益显著。

  • 标签: 动态优化方法 维C银翘片 牛蒡子 提取时间
  • 简介:以前一说到数学,我就头疼,感觉数学非常枯燥、乏味。不过,自从一牛事情后,我就改变了对它的看法。

  • 标签: 因数 提取 数学
  • 简介:Windows用户常常感叹GUI(图形用户界面)技术,用它绘制出的精巧图标为Windows增色不少,然而,有时我们的电脑爱好者遇到一些喜欢的Icon也想据为己有,我们能否将一些应用软件中的Icon“提取”出来,以*.bmp或*.ico的格式存储供日后使用呢?

  • 标签: 图标提取 WINDOWS 图形用户界面 操作系统
  • 简介:看了贵刊2005年第11期的“自动笔式牙膏盒”.我深受肩发.于是设计了这款完全抛弃牙膏盒传统外形的“牙膏提取装置”。

  • 标签: 牙膏提取装置 设计 牙膏盒 卡通形象
  • 简介:综述了微波萃取技术在茶叶成分提取领域中的研究现状,并对其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技术在茶叶深加工和茶保健产品开发等领域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中的应用 微波提取 成分提取
  • 简介:摘要:本文系统探讨了超声技术在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超声提取技术依赖于其产生的空化效应,通过破坏植物细胞壁和膜结构,增加细胞内成分的溶解性,从而提高了提取效率。研究涵盖了多糖类、皂苷类、蒽醌类、黄酮类及生物碱类等多种中草药成分,指出超声提取不仅提高了提取率,而且缩短了提取时间,具有显著的工业应用价值。通过不同实验条件的优化,本研究为中草药有效成分的高效提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 标签: 超声技术 中草药 有效成分提取 技术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用苦参提取苦参碱,对其纤维素酶提取法和传统提取法进行对比实验。方法纤维素酶提取法(简称酶提取法),即每克生药加入50U(0.25g)纤维素酶,充分搅拌,其他工艺同原工艺;传统提取法。结果酶提取法提高了苦参碱的收率,与传统提取法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纤维素酶的加入,提高了苦参碱的收率。

  • 标签: 纤维素酶 酶解技术 传统提取法 苦参碱 含量测定
  • 简介:在句子中宾语和补语都是句子的基本成分,它们的位置一般都在谓语后面。如果补语是由一般的形容词或副词充当时,我们较容易将它和宾语区分开来,但如果补语是由数量词,尤其是表示时间的数量词充当时,就易和宾语相混淆,较难区分。如:

  • 标签: 宾语时间 时间宾语 时间补语
  • 简介:一读图时代的视觉疯狂与时间强调人类的阅读过程在历史的不断进化中,大约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童年时期,通过简单的描形画像传播相关信息——读形时代;文字的出现,文化的发展——读字时代;印刷技术的诞生,书籍的普及——读文时代;今天,随着现代数码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 标签: 叙述时间 读图时代 小说 多媒体技术 阅读过程 童年时期
  • 简介: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密钥产生技术一模糊提取(fuzzyextractor)。该技术能从生物特征中提取出重构用户生物特征所需要的冗余信息而不用存储生物特征模板本身,从而为利用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模糊提取 模糊承诺方案 纠错编码
  • 简介:摘要提取是中药制药工程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药品质量,新技术的发展是中药制造业技术升级和转型的关键,也与中医药现代化有关;作为一种新兴的提取技术,半仿生提取利用了“灰思维模式”,根据中药大部分药用成分的未知特征和药物基质的总体特征,通过口服给药模拟胃肠道吸收和转运的过程,获得具有更高活性成分的活性混合物。本文总结了半仿生提取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同时分析近年来新技术(微波,超声波和酶法)辅助半仿生方法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与传统提取技术相比,半仿生提取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半仿生提取法 中药 应用
  • 简介:建立了中药大黄水解后大黄酸的提取方法,以HPLC检测提取效果,考查索氏提取法中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料液比对提取结果的影响.当提取溶剂选择二氯甲烷、提取时间为3h、料液比为1∶40时,提取效果最佳.

  • 标签: 大黄 大黄酸 索氏提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