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5 个结果
  • 简介:有学者认为,秦轻商,因而契约制度也不可能完备。秦重农抑末,是历史事实,秦始皇在琅琊刻石中,就宣扬:"上农除末,黔首是富。"但任何国家,只要进入文明社会,商业活动是不可避免的。伴随轻商,必然对工商业严加管理,因而对契约关系的发展又有有利的一面。秦重视运用法律来调整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谓"事皆决

  • 标签: 契约法 秦代 雇佣契约 契约关系 书面契约 历史事实
  • 简介:<正>封建制度下人们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是由人的社会身份决定的,这种制度必然成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社会进步的桎梏;财产私有,契约自由是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契约成为确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重要法律形式,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法学家梅因把封建主义向资水主义的转变概括为“从身份到

  • 标签: 契约法 失效原理 义务关系 契约自由 英国 基本原则
  • 简介:中国古代社会存在着相对发达的契约律制度,形成了一些独特的契约原则,其中主要有当事人合意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符合法律、道德与习惯原则。古代契约的原则是中国古代契约具体法律规范的基础性原理和契约活动的决定性规则,促进了当时社会民事法律关系的安全和稳定。同时,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中国古代契约在订立和履行方面也形成了独特的制度和规范。

  • 标签: 契约法 原则 订立 履行
  • 简介:罗德立主编北京大学版大32开240千字300页精装定价:32.00元1996年6月出版ISBN7—301—02887—3/D·280本书是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法与比较法研究中心"编写的"比较法研究丛书"之一,是首次以中文来阐述香港普通法中的合约法的法学著作。内容包括:合约的成立、立约能力、

  • 标签: 合约 中国法 香港普通法 比较法研究 城市大学 纲要
  • 简介:<正>只有在绝对的强权政治、强盗经济、强奸婚姻之下,才会完全没有契约自由的存在余地。契约对于个人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是一个社会是否进步的真正的标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一个"从身份到契约

  • 标签: 关系契约 社会共同体 契约社会 社会契约论 契约自由 契约精神
  • 简介:1912年3月11日,中华民国政府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下简称《临时约法》),是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在中国法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以往的论著,大多满足于介绍约法的条文内容,并从政治层面肯定《临时约法》的历史进步意义,

  • 标签: 《临时约法》 法理 宪法 共和国 中国法制史 从政
  • 简介:2004年11月18日。锦屏县档案馆下到边远苗寨,征集到4.4份珍贵契约,其中1份是该馆目前馆藏的13666份契约原件中,保存最完好的旷世珍品,堪称“契约之王”。这份契约形成于清代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七月十三日。且盖有黎平府开泰县县印(县印为边长68毫米的正方形);整张契约长2.08米、宽0.52米。共101列2888字,

  • 标签: 契约 珍品 2004年11月 1888年 县档案馆 正方形
  • 简介:按照现代合同法的观念,合同权利义务终止之后,由于过去合同关系的存在和原合同履行中的特点,当事人之间仍负有某些为或不为的义务.依照诚实信用原则,只有将这些义务履行完毕,债权人的人身或财产利益才能免受侵害,合同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才真正消灭.这种后契约阶段的附随义务,就是后契约义务.后契约义务包括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义务人不履行后契约义务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害所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就是后契约责任.后契约责任的方式,主要的是损害赔偿,其次是继续履行.

  • 标签: 合同附随义务 后契约义务 通知 协助 保密 后契约责任
  • 简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失败原因浅析王志毅《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下简称《临时约法》)是中华民国时期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通过、1912年3月11日公布的中国历史上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它以根本法的形式废除了在中国延续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

  • 标签: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孙中山 袁世凯 南京临时政府 原因浅析 资产阶级革命派
  • 简介:深圳市近日对区级纪委书记、组织部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和公安局长约法三章:“不准递条子,不准串门子,不准摆宴席”。同时强调:谁违反约法三章,就坚决予以查处,决不搞下不为例。以往在干部交流轮岗中,向领导递条说情,甚至借机大摆宴席,请客送礼的事时有发生,既损害了党员干部的形象,也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

  • 标签: 约法三章 纪委书记 组织部长 法院院长 公安局长 干部交流
  • 简介:卢梭认为社会契约是基于公意产生的,3.强调公意不利于人权保护 在卢梭的国家起源理论中,卢梭认为人民的权利先于国家权力而存在

  • 标签:
  • 简介:契约程序是契约行为的形式、外壳,契约过程中时间、空间、物质手段的组合。契约程序的目标是平等、自由、安全、便捷、效益,契约程序目标实现的途径是意志介入。契约属私法范畴,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时,国家便以契约利益主体的身份出现,允许国家意志对契约程序的介入。

  • 标签: 契约 程序 国家意志 介入
  • 简介:诉讼契约是在九十年代中期被学者引入我国的理论界的。目前,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一般接受日本学者兼子一教授对诉讼契约所下的定义,即“私人之间以直接或间接地对现在或将来出现的民事诉讼或强制执行施加某种影响,引发法律效果为目的的合意,

  • 标签: 诉讼契约 法律性质 民事诉讼 审判方式 私法行为
  • 简介:虽然上诉契约制度的设立是以当事人主义、辩论主义和尊重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为基础的,我们认为应预防上诉契约中存在的诉讼欺诈,因此法院一旦怀疑诉讼当事人之间有通过上诉契约串通欺诈可能时

  • 标签: 上诉契约
  • 简介:卢梭认为社会契约是基于公意产生的,3.强调公意不利于人权保护 在卢梭的国家起源理论中,卢梭认为人民的权利先于国家权力而存在

  • 标签: 社会契约 试析社会
  • 简介:  陆婷婷的乳名叫格格,街坊邻居都这么叫她.格格属狗,喜欢狗,妈妈又送她一个昵称叫"狗狗".这"狗狗"不是外人叫的,只能是妈妈关起门来在家里叫.……

  • 标签: 心灵契约
  • 简介:在利他契约,债权人在第三人未表示享有利益前可变更、撤销利益第三人约款;债权人有权请求债务人向第三人给付,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可寻求司法救济;同时,债权人有义务确保债务人向第三人给付。债务人应依据诚信原则全面向第三人履行债务,否则应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向第三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同时,债务人可就契约所生抗辩,对抗第三人。

  • 标签: 合同法 利他契约 债务人 债权人 受益第三人
  • 简介:契约相对性原则是古典契约的基本原则,而利他契约的出现实在了这一基本原则,使契约不仅在当事人之间有效,还有涉及第三人的效力。利他契约契约相对性原则的突破在两大法系有不同的法理解说。

  • 标签: 契约相对性原则 利他契约 第三人效力 民法
  • 简介:许多名人不仅在建功立业方面为人民做出过卓越的贡献,而且在教育子女方面也堪称典范,其中家教箴规就是一项重要内容。周恩来同志对自己的亲属晚辈,从不姑息迁就,曾立下了十条“家规”:1.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我,只能出差顺路来看看。2.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3.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有工作的有己买饭票,没有工作的由我代付伙食费。4.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

  • 标签: 重要内容 家教 周恩来 招待券 伙食费 招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