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的提出,打破了中国现代文学僵硬陈旧的研究范式,形成了新的整体观研究范式,这种整体观范式基本上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并沿用至今。但是,当文学批评实践未能充分体现这种整体观时,这就需要重新审视、拓宽整体观研究范式的内涵,将文化研究作为整体观研究范式的内涵外延加入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范式的讨论中。

  • 标签: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 整体观 研究范式 文化研究
  • 简介: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社会变化最大,发展最快,其过程也极其曲折复杂,对于中国社会来说,这一个世纪是一个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世纪。在这百年之中,中国从贫穷、落后、封闭的半殖民半封建国家,发展成独立自主强大的新兴的发展中国家。

  • 标签: 落后 中国社会 独立自主 国家 转型时期 社会变化
  • 简介:郭沫若的诗风与剧风五四新文学运动初期流行着小诗,吟咏的意象多是小河、小草、小船以及鸽子、乌鸦、蝴蝶之类,率真清新,未能完全摆脱温柔敦厚的传统诗风。于是有大魄力的诗人异军突起,探究星空,拥抱地球,讴歌大海,赞美太阳,以狂放的笔力、狂幻的境界崇拜着“大”,使一时的诗风为之一变。这便是上海泰东书局1921年8月出版、封面设计其貌不扬的郭沫若的《女神》。

  • 标签: 五四新文学运动 温柔敦厚 《女神》 意象化 望舒草 格律诗派
  • 简介:<正>马克思说:“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二十世纪,世界资本主义国家随着“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的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的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而产业革命“使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便是二十世纪发端西方世界的特点。这与风雨飘摇

  • 标签: 小说 二十世纪初期 中国文学 鲁迅 演进 世界意识
  • 简介:古典主义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古典主义特指17-18世纪以法国为中心旁及英法等欧洲国家的文艺思潮,新古典主义、伪古典主义等术语就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广义古典主义意指一种稳健、节制和充满理性的文学精神和审美理想。用广义古典主义进行梳理,我们发现,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致经历了古典主义的最后一搏、转为潜流和缓慢复苏三个阶段。

  • 标签: 古典主义 现代性 新月派 京派
  • 简介:如何把握和审视二十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丈学‘现代化”,文学史的研究存在三大理论范式,即意识形态范式,“整体”性范式,现代性范式。意识形态范式认为,一九四九年前后两个阶段的丈学属于不同性质的文学。“整体”性范式认为,二十世纪中国丈学是世界丈学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整体”,并非因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九四九年而中断。现代性范式认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是现代性在文学层面的一种表现和展示。

  • 标签: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研究范式 现代性
  • 简介:我之所以要花费许多笔墨去划分中、西文学的区别,描述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简况,是为了强调天生万物,各有其用;花相万殊,各呈其美.我们不能用一种文学经验去代替另一种文学经验;用一种文学规律去规范另一种文学的发展;用一种文学标准去衡量另一种文学作品的价值;用一种文学理论去判断另一种文学现象.否则,即使是正确的钥匙也打不开与它不相适应的锁,真理越过了界线反而成了谬误。

  • 标签: 中国文学研究 回顾与前瞻 文学经验 文学发展 文学规律 文学作品
  • 简介:王晓明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是"重写文学史"思潮下的重要产物,书中在重新评价文学流派和作品时,摒弃了以往的观点,提出了标新立异的观点,直接回应了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以及整体性等问题,也从侧面反映了八十年代文学批评的"主体性"问题。本文试以文学批评的主体性为重点,来探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的主体性问题。

  • 标签: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 文学批评 主体性 意识形态
  • 简介:家族与乡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潜文化景观透视何向阳从来,家族情结都是作为一种文化复合体,补偿或平衡着文明象征同时也是文明遗失物的文学,随着工业社会的加速度推进,这种状况,在二十世纪更加凸显。正仿佛是我们在前行同时不得不弃掉包袱而在弃掉时又不能不为这历...

  • 标签: 家族小说 中国文学 二十世纪 文化景观 《白鹿原》 家族主题
  • 简介:顾彬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在一定层面上打破了以往文学史的书写模式,采用文学史博物馆的经典化书写方式,在历史性前提下偏重文学性,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它弱化了文学史流派分支书写体例,淡化了作家流派意识,更着重于作家作品的内在精神联系,并将20世纪知识分子忧郁的精神质素落到现代性层面来阐释。意在表明解除学术霸权,解放文学史家才能使文学史编写符合文学史本身,从而走向“轻松化”和“多元化”。

  • 标签: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经典化 文学性 历史性 流派 忧郁
  • 简介:到了世纪之末,现在我们完全可以说精神分析学说是二十世纪人类最有影响的思想学说之一,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不仅在心理学方面,它对当代哲学、人类学、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法律学、宗教学、文艺学等几乎所有人文学科以及当代各种体载、样式、类型的文学艺术创作都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西方学者说,没有弗洛伊德主义,二十世纪西方文

  • 标签: 精神分析学说 中国文学 二十世纪 弗洛伊德主义 施蛰存 浪漫作家
  • 简介:严复的《天演论》提出“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线性发展观,为中国在20世纪对时间神话的崇拜奠定了基础。20世纪中国在“他者化”过程中,更多强调了社会现代化而忽略了文化现代性。受此影响,“20世纪中国文学”从创作到研究层面都产生了诸多问题。新世纪中国化变革需要打破时间神话和“现代性”光圈,发展新的研究范型,开拓新的思维方式。

  • 标签: 《天演论》 时间神话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 简介:<正>现在我们到了旅程的终点。把二十世纪前八十年的英国文的发展、成就和特色作了一个概貌式的观察之后,现在要放眼世界,看看这个文学在整个世界文学里的地位和作用了。一没有哪一种语言的文学能有英语文学那样的世界影响,这首先是因为英语是世界上

  • 标签: 英国文学 二十世纪 世界文学 英语文学 作家 语言
  • 简介:从前我教过西班牙和西语美洲文学史,也教过西班牙语报刊选读,现在想起来才发现有盲区,因为“报刊”有点偏义复词的味道,让人往往重“报”轻“刊”,错过了“文学杂志”这一片美好的风景。实际上,从诞生的时候起,文学杂志就是新文学、新作家最好的实验室,往往起到催化剂、营养液的作用,加上最近几十年“场域”之类的理论,以及过刊出版、电子化的项目,都让人越来越多地注意到和研究起这种特殊的文学载体。

  • 标签: 西班牙语 文学 杂志 实验室 催化剂 营养液
  • 简介:<正>作为台湾秀威"认识大陆作家系列"丛书中的一种,刘洪涛先生的论文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视野》(ModernChineseLiteratureandItsGlobalVision)2010年12月在台出版。这是一本汇聚了作者多年研究实践与理论思考的精品文集,向台湾学界展示了当前大陆学者在比较文学领域的研究风貌。这本论文集围绕"文学中的中国与世界"这个话题,

  • 标签: 世界视野 世界文学 学科意识 刘洪涛 文学关系 当代文学
  • 简介: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现代室主办的“翻译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讨会,于2008年9月10日在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翻译与20世纪文学的关系、翻译文学文学史的关系及其地位的确立、翻译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 标签: 翻译文学 中国文学 研讨会综述 跨文化 中国社科院 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