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强调口腔种植修复的医学属性,指出口腔种植修复是修复牙列缺损与缺失、保持人类口颌面器官的完整性、恢复口腔功能、维护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的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严格遵循医学规律和医疗规范完成,防止该领域医学研究与临床导向出现偏差。为保障我国当前20多亿颗缺牙包括近2 000万例无牙颌的修复需求,解决社会大众需求与口腔种植修复医疗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笔者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包含高水平全科与专科医师的口腔种植修复专业人才队伍,加强我国口腔种植修复领域的多学科研发及原创品牌的研发,特别是成果的转化与推广,通过重点发展数字化网络远程化人工智能口腔种植修复的普及与提高,达到系统化、标准化、同质化口腔种植修复医疗的质与量同步提高的目标,整体提高我国口腔种植修复疑难复杂病例的诊疗能力。

  • 标签: 牙种植 牙种植体 口腔医学 义齿修复术 人工智能
  • 简介:摘要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一种综合征,可在危重病的不同阶段出现。在评估AKI时,肾脏超声成为最适宜的影像学评估手段而被强烈推荐:(1)评估肾脏的固有病变;(2)区分急慢性肾脏疾病;(3)明确梗阻性病因。肾阻力指数可用于预测AKI的发展和预后。同时,心肺超声的联合应用及血流动力学的评估,有利于明确AKI的病因和监测、指导治疗。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超声 肾阻力指数 评估
  • 简介:摘要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一种综合征,可在危重病的不同阶段出现。在评估AKI时,肾脏超声成为最适宜的影像学评估手段而被强烈推荐:(1)评估肾脏的固有病变;(2)区分急慢性肾脏疾病;(3)明确梗阻性病因。肾阻力指数可用于预测AKI的发展和预后。同时,心肺超声的联合应用及血流动力学的评估,有利于明确AKI的病因和监测、指导治疗。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超声 肾阻力指数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筋膜导向与血管导向两种不同解剖入路方式行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LLND)对患者功能影响及其疗效(包括近、远期疗效)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国家癌症中心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LLND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纳入标准:(1)病理确诊为直肠癌,下切缘位于腹膜反折以下;(2)基于直肠核磁评估为可切除进展期直肠癌,怀疑侧方淋巴结转移;(3)治疗前核磁显示侧方淋巴结短径≥5 mm和(或)淋巴结形态(毛刺、模糊、不规则)以及信号不均匀改变,行新辅助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直肠核磁重新评估淋巴结退缩程度<60%;(4)同期行TME+LLND手术。病例排除标准:(1)既往有盆腔手术史;(2)术前有膀胱炎、尿道炎、中度及重度前列腺增生等致排尿功能异常的疾病;(3)术前性功能异常或缺失;(4)TME术后侧方淋巴结复发行LLND;(5)初诊时合并肿瘤远处转移;(6)临床数据资料收集不完全。共纳入73例患者,根据LLND解剖入路方式不同分为筋膜导向组(30例)及血管导向组(43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主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术后功能(包括泌尿、男性性功能障碍发生率)、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侧方淋巴结获取数量、阳性淋巴结检出率。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组患者术后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43.8%(32/73),男性性功能障碍发生率62.5%(25/40),检出侧方淋巴结中位数8.0(4.0,11.0)枚,侧方淋巴结阳性率20.5%(15/73)。与血管导向组相比,筋膜导向组患者术后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更低[26.7%(8/30)比55.8%(24/43),χ2=6.098,P=0.014]、男性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更低[6/15比76.0%(19/25),χ2=5.184,P=0.023]、清扫淋巴结数目更多[M(P25,P75):9.5(6.8,15.3)枚比6.0(3.0,9.0)枚,Z=-2.849,P=0.004]。筋膜导向组与血管导向组清扫出侧方淋巴结阳性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6/30)比20.9%(9/43),χ2=0.009,P=0.923]。中位随访34(1~66)个月,共3例(4.1%)患者失访。全组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PFS)和3年总体生存率(OS)分别为69.5%和88.3%。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筋膜导向组与血管导向组患者的3年PFS(79.6%比62.0%,P=0.172)、3年OS(91.2%比85.9%,P=0.33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筋膜导向行直肠癌LLND手术,与更低的患者术后排尿及男性生殖功能障碍风险,以及检获更多数量的淋巴结有关,但对改善患者远期生存未展现出明显优势。

  • 标签: 直肠肿瘤 侧方淋巴结清扫 筋膜 血管 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团队和团队工作模式已成为重症医学学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团队是指以共同目标为基础,由数名具有不同能力特点、作用互补又彼此依赖的个人组成的团体。团队工作模式是指团队中每一位成员作为共同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共同的知识体系为基础,按照统一的思维方式,通过协同作用完成同一目标的工作方式。随着重症医学学科特点的凸显,知识体系和思维体系的不断完善,重症医学的团队发展经历了混沌期、成型期、激发期和成熟期。团队的建立和团队工作模式的普及为重症医学的学科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

  • 标签: 团队 团队工作模式 重症医学
  • 简介:摘要培养中医临床经典思维及应用能力是提高中医学生临床胜任力的关键。目前临床能够熟练运用经典理论与方药的学生较少,因此形成有效提升中医经典思维和实践运用能力的中医经典教学模式和方法成为提高学生胜任力的强助力。中医经典教学改革在明确以中医经典临床思维的应用转化为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比例、开展"经典晨读"等途径,增加技能性知识和价值观的引导,夯实记忆性知识的精熟度;同时采取"对分课堂"为核心的渐进式三阶段教学法。结果发现学生的中医经典识记和应用能力获得明显提高,临床胜任力达到一定的提升,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 标签: 胜任力 中医经典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护理应用于眼科手术病人全身麻醉苏醒期的效果评价。虽然大部分眼科手术在局部麻醉下就可以完成,但是,随着病人对手术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短效全身麻醉药物及声门上工具(喉罩)的使用,越来越多的眼科病人选择在全身麻醉下接受手术治疗以提高自身舒适感。而且眼科手术还有部分儿童患者,他们难以自主配合手术治疗故必须选择全身麻醉的方式来帮助完成手术。因此,如何保障大量眼科手术病人能够快速且安全的复苏已成为临床亟待关注的难题。故我们采取了目标导向护理措施,从而使病人安全地度过麻醉恢复期并尽早达到全身麻醉手术前的状态,提高了护理质量与效率。[方法]综合分析我科 2020年8月到 2020年12月在全身麻醉下行眼科手术的562例病人,通过应用目标导向护理,观察病人在苏醒期的全身情况,了解病人转出复苏室或出院后有无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果]所有的病人均顺利从麻醉复苏室安全转出,无一例病人回病房或出院后出现严重的缺氧或高血压等需要紧急处理的并发症。[结论]目标导向护理可安全应于指导眼科手术病人全身麻醉后苏醒期的效果明显。

  • 标签: 目标导向护理 全身麻醉 苏醒 眼科手术
  • 简介:摘要:护理教育作为我国医疗体系教育核心构成,其教学模式直接决定一线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和整体素养。近年来,随着国家医疗事业良好发展,中职护理专业自身教学质量成为社会及人们关注焦点,如何高效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提高中职基础护理教学成为现下核心教学任务目标。本文主要分析行动导向教学特征及其在中职基础护理教学中应用价值,明晰现下中职基础护理教学存在瓶颈,提出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应用策略。

  • 标签: 中职基础护理 行动导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以胜任力为导向构建口腔颌面外科带教方案。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我院口腔颌面外科30名实习生,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带教模式,对比两组代缴效果。结果:(1)观察组专业实践能力(4.3±0.8)分、沟通协调能力(4.5±1.0)分、专业发展能力(3.4±0.2)分、评判性思维(4.1±0.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应的专业实践能力(3.0±0.6)分、沟通协调能力(3.0±0.3)分、专业发展能力(2.8±1.4 )分、评判性思维(3.3±0.4)分,P<0.05,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CT导向活检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穿刺引导架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CT导向活检和介入治疗患者106例,使用随机、单盲法进行平均分组,每组53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穿刺引导架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两组的实验对比,常规组治疗有效率是86.79%,观察组是9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导向活检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穿刺引导架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上。

  • 标签: CT导向活检介入治疗 穿刺引导架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目标导向镇静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ICU机械通气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镇静模式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早期目标导向镇静干预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躁动镇静评分、睡眠质量、认知能力及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ICU停留时间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镇静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认知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ICU停留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早期目标导向镇静应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躁动镇静情况,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及认知能力,降低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ICU停留时间。

  • 标签: 早期目标导向镇静 ICU机械通气 睡眠质量 认知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重症医学科带教的过程中将目标导向性教学进行运用的效果。方法 研究所选择培训医生60,观察时间段为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结合随机选择的方式,取纳入样本中的30名,在带教过程中进行常规教学,即对照组,余下30名则需要按照目标导向性教学,即观察组。对带教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结合对两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带教满意度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目标导向性教学 重症医学科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在临床实习带教中应用问题导向教学法的实践效果。方法:从我院实习生中选取120例同学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同时应用整群抽样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Z组,一组为X组,各自60例同学,对于Z组的同学均以传统带教方式开展临床实习带教,而对于X组的同学均以问题导向教学法来开展临床实习带教,最后在考察期结束后统计两组同学在各自带教方法中的教学效果、出科考试、理论成绩以及带教满意度等指标,并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从结果中可以看到,X组同学在问题导向教学法的临床实习带教中教学质量普遍较高,出科成绩与理论成绩均要比Z组更高,同时在带教满意度对比上,X组为91.67%(55/60),Z组为68.33%(41/60),对比之下存在显著差异性与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实习带教中,问题导向教学法可以帮助师生之间加强互动交流,不断提升学生之间的学习积极性,带教效果十分优异,为众多实习生提高临床护理水平上带来显著的教学效果与应用意义。

  • 标签: 临床实习带教 传统带教 问题导向教学 教学质量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临床上开展术后镇痛20余年,但术后镇痛不足仍然十分普遍。因此,全程有效控制疼痛达到无缝衔接,是减少患者伤害性应激反应、加强术后快速康复(ERAS)、预防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的重要措施。本文为围术期目标导向全程镇痛(CGPA)管理的专家共识,目的是通过提高术后镇痛率,降低中重度疼痛发生率,减少疼痛或镇痛相关并发症,提升围术期镇痛满意度和医疗服务满意度,利用信息化手段、互联网平台、智能化镇痛和重要生命体征远程监控手段,实现围术期全时段、全区域、全方位远程监控的个体化镇痛,提高围术期镇痛质量。

  • 标签: 疼痛,手术后 围术期目标导向全程镇痛 急性疼痛服务小组 慢性疼痛 预防性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急诊儿科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初始时间为2020年1月,研究截止时间为2021年1月,选取我院100名急诊儿科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50名实习生;对参照组实习生采用传统模式进行护理教学,对观察组实习生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护理教学;采用考核的形式对不同教学成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实习生对行动导向法的认可度较高,且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参照组实习生(P<0.05)。结论:行动导向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综合素质发展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值得临床实习教学推广使用。

  • 标签: 行动导向教学法 急诊 儿科 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 护理是一门以关怀为本质的学科,是一门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相结合的学科。护士在接受受有助于心智成熟与精神成长的人文学教育中培养多种能力,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高品质的人文关怀。在教学中探索有助于培养护生能力的人文护理教育模式,为人文护理教育的教学创新与改革提供借鉴。

  • 标签: 能力 人文关怀 人文护理教育模式
  • 简介:摘要: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士)资格考试是有效衡量教学环节实际学习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构建合理完整的教学体系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且教学内容也要与其专业资格考试大纲紧密相连。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资质考试为导向,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大纲,改革教学方法,调整考核方式,以实战模拟考核的方式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 标签: 血液学检验 资质考试 教学模式
  • 简介:[摘 要] 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发展为引领,是中职教育的基本育人准则,也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质量专业技能人才的根本保证。随着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与不断壮大,寻求中职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已成为新时代中职教育育人目标得以达成的关键。就中职护理专业而言,其涉及的教学内容比较宽泛、冗杂、多元,无论是文化基础模块,还是基础医学模块、临床护理模块,都更为注重对学生素养与能力的塑造。而传统的中职护理教育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且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制约着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与综合素养的提升。鉴于此,教师应该以全新站位重新审视中职护理专业教育教学模式构建与教学措施优化,并以学生实际为基础,加强对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渗透与融合,以切实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在学好专业技能的同时积极投身实践与应用,为促使其综合素养塑造而奠基铺路。

  • 标签:
  • 简介:【摘要】免疫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中尤为重要的一门课程,其在培养学生免疫学检验知识、免疫学检验技术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免疫学检验课程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且该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对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创新教学方法十分重要。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就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行动导学教学法在免疫学检验教学中的实践进行详细分析。

  • 标签: 免疫学检验 行动导向教学法 实践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行动导向教学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取66名护生进行调研,本次调查时间在2019.02-2020.05。根据随机形式将护生分为2组,每组均分得33例。在本次调查中,对比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则采用行动导向教学。分析两组最终带教结果。结果:对比组能力培养得分结果、技能培养得分结果、课堂效果评分均低于研究组,两组差异明显,P值

  • 标签: 行动导向教学 基础护理学 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