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妇科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行腹部手术的妇科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A、B2组各100例。B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A组患者术后采用全方位综合护理进行干预。结果术后腹胀发生率A组低于B组(P〈0.01),术后下床时间为(14.2±2.3)h、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23.1±3.4)h均低于B组(P〈0.01),护理满意度96.0%高于B组的84.0%(χ~2=4.00,P〈0.05)。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对妇科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较大,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妇科手术 胃肠道功能
  • 简介:目的康复性护理对胃肠外科患者术后恢复的效果研究。方法60例胃肠外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康复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下床活动时间(80.4±37.5)h、肠道排气时间(71.5±25.9)h、术后住院时间(8.5±3.1)d,均优于对照组的(119.1±46.1)h、(89.6±37.4)h、(13.2±4.5)d(P〈0.05)。结论对胃肠外科手术患者采取康复性护理可以明显缩短其术后恢复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康复性护理 胃肠外科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3年5月-2015年7月于本院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则采取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各纳入60例。结果相较于麻醉前,对照组患者MAP、HP值均有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除SPO2外均无明显改变(P>0.05)。对比两组丙泊酚用量、完全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均具有明显优异性(P<0.05)。结论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使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患者苏醒快,且可有效减少丙泊酚的总用药量及各类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故值得推广。

  • 标签: 瑞芬太尼 芬太尼 丙泊酚 无痛胃肠镜
  • 简介: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胃肠外科患者术后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行胃肠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普通护理干预,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胃管拔除时间、排便恢复时间、腹胀人数。结果试验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肠手术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有助于恢复患者肠蠕动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胃肠外科 术后 肠蠕动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胃肠营养在神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实施早期持续滴注鼻饲喂入肠外营养,对照组42例按传统方法鼻饲流质,期间检测血常规、血生化及颅内压,同时观察各组在治疗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出院时GOS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能较好适应早期胃肠营养,并且治疗组患者在血常规、血生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出院GOS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胃肠营养对神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营养指标的稳定有积极的治疗作用,早期胃肠营养可以明显减少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早期胃肠营养 神经外科 重症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早产儿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相关情况.结果干预组体重增加,吸允能力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胃管保留时间,合并症的发生均少于对照组.结论对早产儿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早产儿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了早产儿的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并降低了住院时间,减轻了经济负担.

  • 标签: 早期 综合护理干预 早产儿 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手术方式食管癌患者术后胃肠减压管置入深度对其有效引流的临床研究。方法;将150例不同手术方式的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分三组A组患者选择胸腔内主动脉弓下实施胃食管吻合术60例,B组胸腔内主动脉弓上胃食管吻术50例;C组颈部胃食管吻合术40例。手术回室6小时责任护士根据病程记录手术方式、食管切除的长度进行胃肠减压管深度的调整以吸到胃内容物通畅为宜。结果通过对胃肠减压管深度进行调整,不同时段胃肠减压管引流量的比较,调整后引流通畅,显著高于手术回室胃肠减压管6小时内胃液引流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小时X片胃影显示有扩张低于手术后6小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责任护士需掌握食管癌患者手术方式有利于胃肠减压管的有效引流。

  • 标签: 食管癌 胃肠减压 深度引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柴胡汤治疗脓毒症腑气不通型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大柴胡汤治疗。疗程均为7天。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肠功能障碍评分、中医证候评分、APACHEII评分及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的70%(P<0.05)。治疗后结果显示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大柴胡汤可改善脓毒症腑气不通型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相关实验室指标,疗效显著。

  • 标签: 脓毒症 胃肠功能障碍 腑气不通 大柴胡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疏补温肾固肠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胃肠激素相关性探讨。方法。选择90例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各45例。中药治疗组口服疏补温肾固肠方,西药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和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疗程为4周。用药前及用药4周后测定监测血清中胃肠激素(SP、VIP,5羟色胺(5-HT))含量。评价两组用药后临床疗效及探讨胃肠激素与疗效相关性。结果中药治疗组与西药组治疗腹泻型IBS,在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大便形状改变及生活质量评分等方面效果优于西药组。胃肠激素检测方面,治疗前后中药组与对照组胃肠激素均有下降,中药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治疗组与对照组胃肠激素(血管活性肽,P物质,5羟色胺)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疏补温肾固肠方”治疗腹泻型IBS后胃肠激素较治疗前有下降,下降程度较西药对照组明显,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疗效与胃肠激素下降程度有正相关性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