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3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心病重构可导致心房颤动、心功能不全等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同时心血管不良事件又会加重心房重构,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应对心房重构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措施控制病因,进行早期的诊断与干预,从而为临床提供依据。

  • 标签: 心房重构 常见病因 分析
  • 简介:综合自然环境建模与仿真是当前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针对环境特征集关联提取、动态多分辨率建模、综合环境统一重构、面向任务的决策支持等关键技术进行系统阐述。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复杂低空飞行环境重构与任务决策系统,系统采用一体化分布交互式的联邦架构,具备多分辨率环境仿真、环境对飞行器影响定量评估等功能,为面向工程应用的复杂大气环境重构技术和环境影响仿真评估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 标签: 环境重构 关联提取 动态多分辨率建模 决策支持
  • 简介:目的观察螺内酯对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50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与螺内酯治疗组,两组患者均良好控制了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戒烟限酒等危险因素,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腔径、室壁厚度、瓣膜功能等情况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常规治疗组与螺内酯治疗组第12周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螺内酯治疗组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56.9±5.8ml/m^2和收缩期末容积指数29,3±5.2ml/m^2与常规治疗组64.8±6,2ml/m^2、35,7±6.5ml/m^2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流速(VE)与心房收缩期流速(VA)比值(VE/VA)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射血分数虽有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螺内酯可阻抑左室重构,改善左室功能。

  • 标签: 螺内酯 心室重构 心力衰竭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本论文旨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的影响因素。通过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我们总结了AMI后心室重构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心肌损伤程度、治疗方案、时间因素、患者年龄和性别等。研究结果表明,了解这些因素对于预测心室重构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至关重要,有望提高AMI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影响因素 心肌损伤 治疗方案 时间因素 患者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卫生管理时,采取慢病管理体系重构(医联体慢病管理体系)的价值。方法: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0例慢性疾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行传统慢病管理体系)、观察组(行医联体慢病管理体系),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血压、血糖水平控制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疾病患者采取医联体慢病管理体系,具有高临床价值,能够对患者的血压、血糖水平进行控制。

  • 标签: 医院卫生管理视角 慢病管理体系 血压水平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实验教学改革作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其地位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也日益凸显。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应用型及综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文从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出发,针对我校医学细胞生物学传统的实验课教学模式存在的几个问题,对如何在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中进行改革并重构我校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一些探索。通过这些改革,希望能激发学生对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勇于创新的高素质、具有良好综合能力的医学人才。

  • 标签: 医学细胞生物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NT-proBNP及CRP评价舒张期心衰患者心室重构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5例舒张期心衰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45例患者作为健康组。比较两组患者NT-proBNP及CRP水平,并计算其与研究组患者LVD、LVS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NT-proBNP及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NT-proBNP及CRP水平与LVD、LVS均存在直线相关关系。结论通过检测患者NT-proBNP及CRP水平,能够对舒张期心衰患者心室重构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评价。

  • 标签: NT-proBNP CRP 心室重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PCI治疗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慢性重构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22例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电脑随机分为研究组(n=61)与常规组(n=61),研究组直接PCI治疗,常规组应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结果对比两组LVMI(左心室质量指数)、WMI(室壁运动指数)、E峰与A峰减速时间,发现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对比两组SI(球形指数)、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E/A值、E峰,发现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5);对比两组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hs-CRP(超敏C反应蛋白)、BNP(脑尿钠肽水平)、CK(肌酸激酶),发现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直接PCI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有利于患者心室重构,促进患者心功能进一步改善。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直接PCI治疗 高龄 心室慢性重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使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心房颤动对左心瓣膜置换术后心脏结构和功能重构的影响。方法100例行左心瓣膜置换术的二尖瓣或双瓣(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于术前1周、术后1周、术后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随访,93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38例为窦性心律,55例为心房颤动。超声测量并计算左、右心房容积(LAV、RAV)、左、右心室射血分数(LVEF、RVEF),按照测量时间进行分组比较。结果术后窦性心律组(SR组)和心房颤动组(AF组)患者左、右心房容积均较术前减小(P〈0.05);手术前后AF组的左、右心房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均大于sR组(P〈0.05)。结论二尖瓣或双瓣病变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受损较窦性心律患者重,术后左心功能和双房大小的恢复较窦性心律患者差。

  • 标签: 心房颤动 心室复建 心房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 简介: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Fibulin-3水平,分析其在血管重构中的作用。方法以100例正在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同时选取50例血压正常的健康老年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Fibulin-3、血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及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水平,分析Fibulin-3与血脂、TNF-α、IVST、LVPWT及baPWV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组患者的IVST、LVPWT水平高于对照组,Fibulin-3、LVEF和baPWV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压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脂蛋白a和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ulin-3与TC、LDL-C、TG、IVST、LVPWT显著负相关,与HDL-C和baPWV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Fibulin-3水平较健康老年人低,且与血脂、IVST、LVPWT、baPWV等密切相关,Fibulin-3水平降低可作为高血压患者血管重构的一项评估指标。

  • 标签: 高血压 细胞外基质蛋白质类 血脂异常 肿瘤坏死因子Α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若出现急性或者持续性缺血缺氧,就容易引起心肌坏死,这也称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数量近些年在我国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这也是临床上导致患者死亡的一种非常常见的原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疾病对其心室构筑形成改变,并进一步发展成心力衰竭,从而容易导致患者死亡。当前临床上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心室重构的患者,利用超声检查新技术开展影像学评价,能够对患者病情变化做到密切追踪,从而能够对其心室重构预防的疗效做到有效评估,本文就对超声检查新技术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中的新应用做具体的综述。

  • 标签: 超声检查技术 急性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益气通脉汤+酚妥拉明联合治疗,并观察该用药方案对其心室重构的影响和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6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n=38例,行常规西医治疗)和研究组(n=38,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通脉汤与酚妥拉明)。密切观察2组患者在应用不同治疗方式前后的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心功能相关指标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的IVST、LVEDD皆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经益气通脉汤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可取得确切效果,既能恢复患者的心功能,又可以改善心室重构,值得继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益气通脉汤 酚妥拉明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心室重构 心功能
  • 简介:摘要张仲景的重阳思想源于《易经》、《内经》,强调临证当顾护阳气,在《伤寒论》中有诸多体现,本文通过对《伤寒论》中相关条文的辨证施治和遣方用药规律的总结,来阐述张仲景的重阳思想

  • 标签: 张仲景 重阳思想 《伤寒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当归补血颗粒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构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2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新当归补血颗粒,以左心室射血分数评估左室重构,6分钟步行试验评估运动耐量,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的LVEF和6分钟步行试验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治疗后LVEF、6分钟步行试验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医症候疗效91.7%,对照组中医症候疗效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当归补血颗粒有助于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室功能,增加运动量,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新当归补血颗粒 冠心病心力衰竭 左室重构 运动耐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诺欣妥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及预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82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4月-2021年04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1例(行指南导向药物治疗)和观察组41例(另加诺欣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LVEF指标、LVEDD指标、LVESD指标、NT-proBNP指标、AngⅡ指标和血清PRA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诺欣妥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心室重构,提升患者心功能,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诺欣妥 难治性心力衰竭 心室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