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产后女性的身心需求。方法对5位产后女性进行焦点团体访谈,并根据扎根理论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将产后女性的身心管理需求归纳为多种负面情绪、家庭摩擦无法避免、有了孩子的新家庭需要爸爸参与、主动接受变化、自我调整四个主题。结论成为一名妈妈是一个过程,新妈妈们随着育儿时间的变化,其身心需求也随之变化,新妈妈有寻求倾诉和分享经验的需求,期望新爸爸也更多的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月嫂和月子中心最重要的任务是帮助爸爸、妈妈完成新的角色的转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规律透析依从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其依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8名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深入访谈,并运用colaizzi分析程序对访谈资料进行阅读、分析、提炼主题。结果通过访谈提炼为3个主题(1)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包括患者对疾病的主观重视程度、认知程度及个人生活态度方面;(2)社会及家庭因素影响,包括患者面对的生活工作压力、家庭经济情况及家人的关怀支持情况;(3)医务人员对患者教育指导情况,包括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情况、对患者的督导情况及与患者合作关系。结论为了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规律透析的依从,应重视患者自身因素、社会及家庭因素及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情况等对患者依从的影响。

  • 标签: 血液透析 患者依从性 质性研究 健康教育 规律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低年资护士产生职业倦怠感的主要原因。方法深入访谈8例低年资护士,运用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了解其职业倦怠感的主要心理状况。结果低年资护士职业倦怠感体验提炼为3大主题精神耗竭、个人成就感、职业规划。结论护理管理者及个体应结合低年资护士的职业倦怠情况,做好相应的情感、心理及保障支持系统,以帮助其降低职业倦怠感。

  • 标签: 低年资护士 职业倦怠感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了解重症监护室(IntensiveCareUnit,ICU)肿瘤患者全身麻醉手术后的心理体验,从而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为优化肿瘤患者全身麻醉术后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对10例患者采用面对面、一对一、半结构式访谈法收集资料,使用Colaizzi的资料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主要的心理体验有疼痛与不适,对疾病和陌生环境的恐惧,不能满足生理需求的焦虑,角色转变适应不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带来的安全感五个主题群。结论针对这些心理体验我们采取促进患者舒适,改善ICU环境,通过尝试术前探访和术后随访的方式来增强患者安全感综合处理,来优化ICU肿瘤患者全身麻醉术后的护理措施。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肿瘤 全身麻醉 质性研究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成人ICU男护士与清醒患者沟通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半结构式法访谈12名成人ICU男护士与清醒患者的沟通感受,用研究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影响ICU男护士与清醒患者沟通的因素包括自身因素(缺乏沟通意识;缺乏沟通耐心;缺乏沟通技巧)、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社会传统及偏见;职业对比落差)和医院管理因素。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ICU男护士沟通能力的培养,从护理学教育、护理管理、政策等方面来改变男护士的处境,有计划地对其进行沟通培训及指导,以期提高ICU男护士临床沟通能力。

  • 标签: ICU 男护士 清醒患者 护患沟通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低年资护士护理死亡患者过程中的心理体验,为制定针对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采用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利用现场录音及笔录采集10名ICU低年资护士在护理死亡患者过程的真实体验。运用Colaizzi的关于现象学资料的7步分析法收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ICU低年资护士护理死亡患者过程中的心理体验主要包括不良心理状况恐惧,害怕,悲伤,无奈。寻求帮助或陪伴希望得到同事帮助。人生反思均有不同程度的联想与疑病。结论ICU低年资护士面对死亡患者在心理,家庭,社会方面均承受着无形的压力及心灵创伤,层级越低者伤害越大,医院管理者应根据低年资护士的特点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多关注年轻护士的身心健康,并进行心理疏导,尽可能减少年轻护士的负性情绪,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从而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ICU 低年资 心理体验 死亡患者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肠造口标准化术前管理期间患者的我心理体验,为护理人员制定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立意抽样法选取15例肠造口标准化术前管理期间患者,对其进行深度访谈,应用现象学方法进行资料整理。结果肠造口标准化术前管理期间患者的心理体验归纳为(1)对自我形象改变的认知;(2)对学习造口知识的认知(3)初期社会心理负性体验(4)初期社会心理正性体验。结论肠造口标准化术前管理期间患者处于心理应激期,为更好完成此时期的任务,应有效评估患者心理对造口的接受度、有效评估患者学习知识的能力、激发和鼓励患者的正性体验。

  • 标签: 肠造口 术前管理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在脑器精神障碍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奥氮平与利培酮进行治疗,对比分析治疗效果和安全。方法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从我院选取80例脑器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即治疗组与观察组各40例,在治疗组中采用奥氮平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培酮进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完成6周的治疗后,治疗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存在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和失眠率高于治疗组,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脑器精神障碍治疗方法的选择过程中,奥氮平与利培酮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安全,具体治疗方法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病情进行选择。

  • 标签: 奥氮平 利培酮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血液透析患者前后电解指标及肾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第三季度收治的387名透析患者,同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人群40例为对照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前后电解指标血清钾(K+)、钙(Ca2+)、磷(P2+)及肾功能指标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的变化情况。结果与透析前相比,透析患者透析后K+、P2+、ALB、BUN、Scr水平均明显下降,而Ca2+水平较透析前略升高。但无论是透前还是透后,透析患者BUN和Scr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高,而ALB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大多为慢性肾功能患者,其经过透析后能改善电解紊乱及肾功能,从而避免了高钾血症带来的心脏损害,同时缓解肾损伤。

  • 标签: 血液透析 电解质 肾功能 白蛋白 肌酐 尿素
  • 简介:摘要昼夜节律(circadianrhythm)是指生命活动以24小时左右为周期的变动。肝脏代谢途径是由昼夜生物钟驱动的,并且肝脏的健康由代谢基因表达的昼夜节律模式的适当时间维持的。昼夜节律系统可确保脂吸收、储存和运输中的日常节律与休息活动和摄食周期在时间上协调一致。因此,时钟基因功能的丧失或昼夜节律与饮食周期的紊乱将导致脂质体内平衡受损。

  • 标签: 昼夜节律 脂质代谢 时辰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拟“复方脑络通”对中风(急性期)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及其调脂稳斑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使用自拟复方脑络通和西医常规治疗2周,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2周,检测治疗前后两组血清中IL-6、INF-α、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复方脑络通组血清中IL-6、INF-α、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明显降低;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结论自拟复方脑络通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IL-6、TNF-α、C-反应蛋白的表达以及改善脂代谢有关。

  • 标签: 复方脑络通 中风急性期 炎性反应 脂质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脑络通合中风1号方对中风(急性期)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及其调脂稳斑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患者,随机分4组,复方脑络通合中风1号方治疗组50例,复方脑络通治疗组50例,中风1号方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复方脑络通合中风1号方治疗组使用复方脑络通合中风1号方和西医常规治疗2周,复方脑络通治疗组使用复方脑络通和西医常规治疗2周,中风1号方治疗组使用中风1号方和西医常规治疗2周,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2周,检测治疗前后四组血清中IL-6、INF-α、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复方脑络通治疗组、中风1号方治疗组比较,复方脑络通合中风1号方治疗组血清中IL-6、INF-α、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明显降低;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结论复方脑络通合中风1号方治疗组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IL-6、TNF-α、C-反应蛋白的表达以及改善脂代谢有关。

  • 标签: 复方脑络通合中风1号方 中风急性期 炎性反应 脂质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曲美他嗪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有效及安全。方法将2012年9月—2016年9月在我科收治的器心脏病频发室早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25例单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结果治疗12周后在室期前收缩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为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器心脏病室性早搏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频发室性早搏 曲美他嗪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 简介:摘要目前,医院获得压力损伤中,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损伤是比例较重的一部分,医疗器械的材质,使用的时间,数量,种类与压力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医护对其关注度和认识度不足也是导致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损伤多发的一项重要原因。压力损伤不仅导致患者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的增加,也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生理痛苦,间接增加了医患纠纷的发生几率。针对这一情况,我科成立了压力损伤质量改进小组,以护士长为组长,其他护士为小组成员的质量改进组。同时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损伤的发生率纳入护理评价质量的重要指标,小组组长应积极参与到日常管理中去,加强对压力损伤危险因素的评估,并制定针对解决对策,指导小组成员做好防护措施。经过2年随访统计,其此类压力损伤的发生率由10%减少至5%,充分说明了质量改进小组对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损伤的减轻作用。为了让更多的医护人员重视起来,现综述如下

  • 标签: 医疗器械 压力性损伤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外周血炎标志物与哮喘发作的相关。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哮喘儿童及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抽取外周血,检测血清IgE及血常规,对两组的IgE及血常规的炎症因子进行分组分析。结果哮喘儿童外周血的炎标志物如IgE、淋巴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数目、中性粒/淋巴细胞比率、嗜酸性粒细胞数目及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均<0.05),而中性粒细胞比率哮喘组低于对照组(P=0.034)。两组研究对象的白细胞数目及中性粒细胞数目无显著差异(P值均>0.05)。结论外周血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比率、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率、中性粒/淋巴细胞比率及IgE在哮喘组及健康对照组的分布不一致,表明上述几个炎症因子可作为判断哮喘发生发展的炎标志物,辅助临床医生对哮喘发作的判断。

  • 标签: 哮喘 炎症因子 IgE 儿童
  • 简介:摘要分泌中耳炎是较为常见的病症,主要就是由于中耳产生的不是由于化脓而导致的发炎症状。患有该疾病的患者主要产生的症状为听力受到影响,耳朵会感到疼痛,病状严重的会给人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因此如何更好的预防和治疗分泌中耳炎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能够对分泌中耳炎的护理措施进行研究,本文主要从其概念以及危害入手,然后对其日常护理中需要做到的事项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对其尽心预防的方法。

  • 标签: 分泌性 中耳炎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便秘患者自我效能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功能便秘患者38例,发放调查问卷,评价患者自我效能与焦虑抑郁情况,分析功能便秘患者自我效能与焦虑、抑郁相关。结果在自我效能方面,自我效能高水平患者4例,占10.5%,自我效能中水平患者27例,占71.1%,自我效能低水平患者7例,占18.4%,中等自我效能患者明显最多(P<0.05);在焦虑、抑郁方面,功能便秘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1.7±8.5)、(50.3±9.4),明显高于我国正常水平(P<0.05);在相关方面,功能便秘患者自我效能与焦虑、抑郁负相关(P<0.05)。结论功能便秘患者自我效能与焦虑、抑郁密切相关,在治疗过程中对此要有最够的重视,提高治疗有效

  • 标签: 功能性便秘患者 自我效能 焦虑抑郁 相关性
  • 简介:摘要哮喘属于儿童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患儿表现为咳嗽、鼻塞、鼻痒、胸闷等。若得不到有效治疗将导致严重后果,甚至造成死亡。由于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除了院内治疗外,更需要加强日常护理,尽量消除发病诱因。为此,本文对小儿哮喘延续护理的方法进行简要综述,以供参考。

  • 标签: 小儿哮喘 延续性护理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灸治疗颈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颈眩晕症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共计30例。采用单双号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均占15例。其中采用常规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晕眩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眩晕症状VAS评分为(1.22±0.3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85±1.56)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灸治疗颈眩晕症,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眩晕症状,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针灸 颈性眩晕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臭氧大自血治疗痛风关节炎的有效和安全,以期为痛风关节炎的患者提供一个更为安全有效的新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在柳州市工人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有疼痛症状的痛风关节炎患者40例,臭氧大自血治疗的浓度为25ug/ml,收集治疗前、治疗第5天、治疗第10天后患者的血清,测定血沉(ESR)、尿酸、CRP、VAS评分及通过超声检查患者第一趾指关节的滑膜厚度,及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RP、ESR及VAS评分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VAS评分、CRP、ES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滑膜厚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双氯芬酸钠组比较,治疗组的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臭氧大自血治疗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痛风 臭氧大自血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