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射频消融治疗室性早搏的护理,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18例射频消融术治疗室性早搏的患者进行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和护理。结果18例患者全部消融成功,随访无一例复发,亦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室性早搏安全、有效。加强心理护理,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后密切观察和护理,对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射频消融术 频发 室性早搏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我科门诊和住院部诊断为室性早搏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治疗组)和治疗组(基础治疗+美托洛尔组),每组40例,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监测动态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29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 标签: 美托洛尔 频发室性早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地治疗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进入我院进行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治疗的患者94例,依照入院顺序不同,随即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偶数组)和对照组(奇数组),两组患者均为47例,试验组患者使用稳心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美西律治疗。由专人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时的观察和登记。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愈情况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试验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为0,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为4,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稳心颗粒在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的治疗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上,都要明显的优于美西律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稳心颗粒 冠心病合并频发室性早搏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单导管法射频消融青年学生发单源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发单源性室性旱搏的青年学生的临床资料,均施行单导管法射频消融治疗。结果26例患者,成功消融26例,成功率达100%,无一例复发,且无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结论单导管法射频消融青年学生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安全、有效。

  • 标签: 单导管 射频消融 青年学生 单源性右室流出道室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调心合剂对室性早搏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同时评估其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室性早搏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以调心合剂口服,对照组以美托洛尔(12.5mg,每日2次),疗程均为8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各指标变化,包括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和频域指标(LF、HF以及LH/HF)两部分。结果与治疗前比,两组治疗后SDNN、rMSSD、pNN50、HF均有升高(P<0.05或P<0.01),LF、LF/HF则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间各心率变异性指标比较,未见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和70%。结论调心合剂能有效治疗室性早搏,改善心率变异性,机制同提高心脏迷走神经张力,抑制交感神经张力,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失衡状态有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倍他乐克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选取栖霞医院内科2010-2012年动态心电图确认为室性早搏的住院或门诊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倍他乐克缓释片(阿斯康)治疗,47.50mg/次,1次/d,4周为1个疗程;观测组患者口服倍他乐克缓释,23.75mg/次,1次/日,再次基础上加服稳心颗粒(步长)9g/次,3次/日,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联合稳心颗粒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倍他乐克组,且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倍他乐克组。动态心电图检查,联用稳心颖粒组较单用倍他乐克组明显减少(P均<0.01)。结论采用小剂量倍他乐克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疗效优于单用倍他乐克,且副作用明显减少。

  • 标签: 倍他乐克 稳心颗粒 频发室性早搏
  • 简介:目的评价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发单形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28例症状重、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所有患者均无器质性心脏病,24h动态心电图(Holter)确定RVOT发单形性室性早搏≥10000次/24h。采用起搏标测和激动顺序标测,前者以起搏标测诱发的QRS波与室性早搏QRS波形态完全相同为消融靶点,后者以早搏时最早心室激动点为消融靶点。其中26例起源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2例起源于右室流出道游离壁。结果消融即刻成功率92.9%(26/28),其中右室流出道间隔部92.3%(24/26),游离壁100%(2/2)。患者24h动态心电图记录消融前、后室性期前收缩分别为(16206±2030)次/24h和(100±110)次/24h,P〈0.01。随访6-20个月,1例复发,再次消融成功。结论经导管射频消融可有效治疗症状重、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单形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

  • 标签: 室性早搏 导管消融 右室流出道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室性早搏患者临床治疗中比索洛尔、稳心颗粒联合用药下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门诊确诊室性早搏103例患者(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通过随机分组方法,其中35例给予比索洛尔治疗纳入对照组1组,33例给予稳心颗粒治疗纳入对照组2组,另外35在稳心颗粒用药基础上联合比索洛尔,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与用药不良反应观察。结果: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组97.14%,相比对照组1组81.82%、对照组2组74.29%,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组与对照组2组用药后未见不良反应,观察组1例恶心呕吐,为2.86%,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室性早搏患者临床治疗中,稳心颗粒用药基础上联合比索洛尔,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频发室性早搏 比索洛尔 稳心颗粒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青年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8—2019年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就诊的有心悸、乏力、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心脏结构及收缩功能正常、24 h动态心电图显示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1 000次/24 h)的50例青年患者作为室性早搏组,50名青年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静态和24 h心电图作为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诊断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脉冲多普勒及多普勒组织成像模式测量左室舒张功能指标,并进行相关影响因素与多普勒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左室舒张功能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室性早搏组E峰减速时间较长[(203.2±22.9)ms比(192.4±16.1)ms,t=-2.730,P=0.008],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a)较低[(10.3±2.8)cm/s比(11.9±2.9)cm/s,t=0.748,P=0.010],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与Ea的比值(E/Ea)较高(6.6±0.8比6.0±0.4,t=-0.775,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室性早搏组Ea与舒张晚期运动峰值速度(Aa)的比值(Ea/Aa)较低(1.02±0.33比1.11±0.30,t=1.466,P=0.14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二尖瓣环收缩期运动峰值速度(Sa)未见统计学差异。相关性分析发现,24 h室性早搏总搏数与Ea(R=-0.686)和Ea/Aa(R=-0.654)呈负相关,与Aa呈正相关(R=0.431)。进一步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Exp(B)=2.070,P=0.002]是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之一,即室性早搏患者发生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的危险是健康受试者的2.07倍。结论(≥1 000次/24 h)的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可导致青年左室舒张功能下降。

  • 标签: 青年人 室性早搏复合征 心室功能,左 超声检查,多普勒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并发室性早搏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CHF并发室性早搏患者215例随机分为3组稳心颗粒治疗组72例,美托洛尔治疗组70例,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组73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室性早搏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66.4%和96.5%)均高于稳心颗粒组45.2%和76.5%,P<0.05)和美托洛尔组(47.6%和77.4%,P<0.05);联合治疗组无效率(3.5%)显著低于稳心颗粒组(23.5%,P<0.001)和美托洛尔组(22.6%,P<0.001)。稳心颗粒组和美托洛尔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三组患者早搏频率变化均有改善(P<0.05),联合治疗组较另外两组改善更明显(P<0.01)。三组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稳心颗粒治疗CHF并发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与美托洛尔相当,两者联合应用与单独使用相比,前者可更好地控制室性早搏的发生。

  • 标签: 美托洛尔 稳心颗粒 室性早搏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伴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室性早搏伴窦性心动过缓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选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心律平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优于对照组73.3%(P<0.05)。治疗组对患者PR间期、QRS时限、QT间期、心率等指标没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步长稳心颗粒对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早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律失常稳心颗粒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室性早搏患者应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室性早搏患者中抽取6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参照组(n=31)和探析组(n=34),所有患者均应用抗凝、血管扩张等对症治疗并应用胺碘酮治疗,探析组患者联合应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结果探析组1例患者治疗无效,共计33例患者病情好转,病情总好转率为97.06%,参照组6例患者治疗无效,共计25例患者病情好转,病情总好转率为80.6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238,P=0.0017)。结论室性早搏患者应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可使其临床症状获得明显减轻和改善。

  • 标签: 门冬氨酸钾镁 抗心律失常药物 频发室性早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