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食物中毒是进食了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食用了含有毒素的动植物如毒蕈,河豚等引起的非传染性亚急性或急性中毒性疾病。传染源是变质的食品和被污染的水源,传播途径主要是不洁的手、餐具和带菌苍蝇;而没有食用过的人员就不会发生中毒,如果停止食用有毒的食品,发病也很快就停止了;并且没有人和人之间的直接传染,其临床症状基本相似。只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能有效地预防食物中毒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集体食物中毒的急救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方法将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我院收治的集体食物中毒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19岁-42岁之间,男患者40例,女患者62例,两次集体食物中毒,其余一次属于某大学食堂集体性发生食物中毒,另一次为某企业食堂集体中毒,两组患者表现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中毒严重者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甚至体温不升,且有患者出现暂时性休克,从急救前的准备和抢救措施两个方面对患者行救治。结果102例患者中有88例患者当天就已经治愈出院,有10例患者留院观察,4例患者需要进行继续住院治疗,并且住院患者经过积极的救治以后均痊愈出院。结论集体性食物中毒患者发病比较突然,病患多,且在短时间内要集中入院治疗,救治时要合理分工,将病员恰当的分流,使抢救场面急而不乱。

  • 标签: 集体食物中毒 急救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物中毒的调查及处理。方法对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及时掌握食物中毒发生情况,确定是不是食物中毒,找出中毒食物并努力查清致病因子及其导致中毒的途径。采取控制措施防止蔓延,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以减少和控制类似的食物中毒的发生。结论控制食物中毒关键在预防,搞好饮食卫生,严把“病从口入”关。救治中毒病人,对中毒场所的清洁、消毒;后者如行政控制措施(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

  • 标签: 食物中毒 调查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发生原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及检验室检测方法,对该起食物中毒事故进行调查;结果从患者的肛拭子、厨房的涂抹拭子(刀、砧板、胶篓)检出生物学特性一致的副溶血性弧菌;结论该起食物中毒系食用由副溶血性弧菌污染食物导致的事故。

  • 标签: 副溶血性弧菌 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治疗急性食物中毒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急性食物中毒患者的治疗过程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急救治疗,患者均痊愈出院,痊愈率为100%,平均住院时间为3.23±0.47天。结论对急性食物中毒患者进行及时、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有利于挽救患者的生命。

  • 标签: 急性食物中毒 治疗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副溶血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及状况。方法按GB/T4789.7-2008方法进行对副溶血弧菌的检测。结果142份食物中毒者的样品中共检出60株副溶血弧菌,占污染菌的42%。结论副溶血弧菌污染较为明显的为海产品,应作为关键控制食品加以管理。

  • 标签: 副溶血弧菌 食物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确认某小学一起食物中毒的原因,对加强集体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提出建议。方法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可疑食物、病人排泄物和食堂物品采样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该起事件属于点源暴露,共有病例71例,无死亡病例,病例为在校就餐儿童。食品制作用具检出的沙门氏菌与病人粪便标本的致病菌为同一型别。结论小学生身体机能发育不完善,出现食物中毒后会对其身体健康成长甚至生命造成威胁,发生类似疾病暴发流行时应按照预案,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的原则,对同时暴露的人群设置发病组和对照组,同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以便尽快查明事件原因,迅速控制疫情,减少损失。

  • 标签: 食物中毒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食物中毒患者的有效性应急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期间因急性食物中毒到我院进行抢救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抢救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中的应急护理措施。结果50例患者均抢救成功,经(3.5±1.3)天的住院后,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对急性食物中毒患者实施抢救时,将综合性的应急性护理措施应用到其中可使抢救效率与质量得到提升,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 标签: 急性食物中毒 抢救 应急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食物中毒患者的临床抢救护理方法。方法自2012年1月到2014年6月,我院共收治100例急性食物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高效的应急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住院时间。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治愈率高达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8%)(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理的抢救措施配合高效的应急护理干预,能够及时有效的帮助患者脱离生命危险,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食物中毒 临床抢救 护理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规范指导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方法通过对2014年与2013年全国网络直报食物中毒季节、月份、原因、场所和学校等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比较。结果食物中毒第三季度最多,集中在9月、8月、7月和6月,微生物性食物中毒起数和中毒人数最多,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死亡人数最多,家庭引起是食物中毒最多场所,学校食堂是学校食物中毒主要所在。结论加大对不同情况食物中毒原因管理,避免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发生。

  • 标签: 网络 直报 食物中毒 原因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如何提高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因诊断实效性。方法采集某次食物中毒事件中重点样品,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双色荧光检测试剂对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本次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因诊断中16小时出病因初步诊断结果,40小时出阶段检验结果,48小时出最终诊断结果。结论细菌性食物中毒诊断中,采用PCR方法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诊断出结果,能够有效提高细菌性食物中毒诊断的实效性。

  • 标签: 食物中毒 病因诊断 实效性 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30例集体食物中毒游客的急救护理,认为在急诊科建立突发事件的抢救预案及食物中毒的急救预案,在遇有大批量患者时才能使各项救治工作迅速有序的开展,急诊科护士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快速判断力,平时注重急诊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才能做到科学分诊和提高急症抢救质量。

  • 标签: 食物中毒 急救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群体性急性食物中毒的急救护理管理体会。方法分析我科救治的15例急性食物中毒的临床资料及急救护理管理方法。结果在科主任及护士长的指导下,医护配合,启用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抢救预案,所有中毒患者通过及时有效的抢救均治愈出院。讨论及时的急救护理和科学的组织管理是抢救群体性食物中毒的关键。我科不断完善突发性、应急护理管理预案及食物中毒应急抢救预案,使整个护理组织管理呈应急状态,当接到突发性、群体性中毒事件通知时,快速反应,人员、物资、药品快速到位,人员统一调配,分工合作,合理利用抢救空间,为救治患者赢得了宝贵时间,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群体性 急性食物中毒 急救护理管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