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情况,分析MMP-9、EGFR的表达在腺癌侵袭、转移及预后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对85例腺癌组织及22例正常组织切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MP-9、EGFR的表达,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腺癌组织MMP-9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Ⅲ~Ⅳ期高于I一Ⅱ期(P<0.05)腺癌组织中,MMP-9、EGFR表达明显升高,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有相关性(均P<0.05),与肿瘤的大小无关(均P>0.05)。结论MMP-9、EGFR在人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密切相关,可能在腺癌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肺腺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小鼠体内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进一步探讨COPD的发病机制。方法将SPF级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10只和COPD模型组16只。使用烟熏法建立COPD小鼠模型。实验第28天处死两组小鼠,收集组织,作石蜡切片及HE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组织中Th17及Treg的变化。结果(1)COPD模型组小鼠组织HE染色可见明显的肺部炎症及肺气肿形成;(2)与对照组相比,COPD模型组小鼠组织中Th17的百分比含量增高,而Treg的百分比含量降低;(3)Th17/Treg的比值在COPD模型组小鼠组织中高于对照组。结论香烟烟雾可能导致Th17/Treg失衡,Th17/Treg失衡可能参与COPD的发病机制。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缔组织间质病变HRCT分期--临床价值。方法对2013年6月-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确认患有CTD的160名患者进行HRCT胸部扫描,依据HRCT是否存在间质病变及间质病变程度对患者进行分期,对各期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160名患者中,0例正常,为0期;其余患者在不同程度上均表现出弥漫性间质病变,其中1、2、3期分别为90例、54例、16例,经临床治疗后对照,治疗效果与结缔组织间质病变分期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结缔组织间质病变HRCT分期不仅可以指导临床治疗,还可以对患者疾病的程度进行判断。

  • 标签: 结缔组织病 肺间质病变 HRCT分期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神经内分泌癌不同类型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选择确诊为神经内分泌癌的28例患者手术后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通过病理学特征进行分类典型类癌78.6%、不典型类癌10.7%、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7.1%、小细胞肺癌3.6%。结论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对神经内分泌癌进行分型,对不同类型的NETs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肺神经内分泌癌 组织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结缔组织病废间质疾病临床及高分辨CT的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我院60例不同CTD-ILD的临床及高分辨CT表现进行总结及相关统计学处理,研究其临床表现与影像表现的特点和关联性。结果本组60例CT影像表现特点结节影11.66%,实变影18.33%,蜂窝影28.33%,网格影31.66%,磨玻璃影53.33%;SSc-ILD的蜂窝影和网格影发生率高于其他组(P<0.05),pSS-ILD、RA-ILD磨玻璃影发生率高于其他组(P<0.05)。CTD-ILD的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占43.33%,气短/胸闷46.66%,干咳/咳嗽63.33%,胸痛41.66%,爆裂音80.00%。SSc呼吸苦难发生率高于其他组(P<0.05),pSS-ILD干咳发生率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不同的CTD-ILD影响和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但是部分影像表现与临床表现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 标签: 结缔组织病 临床表现 高分辨CT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单通气大鼠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2组单通气组(A组)、单通气+七氟醚预处理组(B组),检测单通气60min后组织TNFα及IL-1β浓度。结果与A组相比,B组大鼠组织TNFα及IL-1β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对单通气缺血再灌注损伤炎性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标签: 七氟醚 单肺通气 炎性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物细胞学检查与切割针活检小组织检查对肺部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在CT引导下应用切割式活检针,对51例肺部孤立病变者进行抽吸和切割活检。结果抽吸物直接涂片,用卡诺氏固定液固定;活检小组织标本常规石蜡切片,细胞学和组织学同时检查,其中鳞癌7例,腺癌21例,复合性小细胞癌6例,腺鳞癌2例,未定型癌3例,良性病变10例,正常组织2例。结论肺癌确诊率100%,组织学分型率97.44%。认为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细胞检查与活检组织检查相结合准确率高,操作方便,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针吸物 切割活检 肺癌 组织学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穿刺组织病理远程会诊结果确诊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传染病医院穿刺组织病理远程会诊80例,综合病理远程会诊确诊结果,分析对临床治疗及预后意义。结果80例穿刺组织病理远程会诊明确诊断率达到90%,为确诊给出了指导性诊断意见,满足了临床需要,给患者提供了精准的治疗依据,给医院病理科提高了病理诊断准确率。结论穿刺组织病理远程会诊在本院病理科及全省基层医院病理科值得推广,提高了病理诊断水平及精准治疗临床意义。

  • 标签: 肺穿刺组织 病理远程会诊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结缔组织间质病变患者治疗1年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的46例患者,治疗前后功能和高分辨CT的变化评估其疗效,并对感染发生率、肝肾功能、血常规指标进行检测,评估其安全性。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和一氧化氮弥散量均可以保持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HRCT所表现的磨玻璃影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蜂窝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共发生27例次感染,仅1例次出现白细胞下降。结论结缔组织间质病变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1年,HRCT磨玻璃影得到改善,功能保持稳定,而且安全性良好。

  • 标签: 结缔组织病 肺间质病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弹演习火炮打击后兔爆震伤的病理变化及P38表达特点。方法闽南山地师团进攻实弹演习,设置6组。远离演习场的空白对照实验兔组(A组),火炮打击区域设置炮火覆盖山体反角隐蔽组(B组)和迎面角隐蔽组(C1-C3组),各组均含实验兔6只。火炮打击后6h,各组存活兔处死后取中叶近门处组织,HE染色观察其病理损伤形态,免疫组化染色观察P38的组织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组和C组兔组织均可见膜下点片状出血和明显的组织水肿,HE染色示后两组肺泡细胞局灶性坏死、肺泡壁破坏及间质水肿伴炎细胞浸润,C组病理损伤明显强于B组。免疫组化结果示后两组组织内P38染色强度、范围和阳性细胞率均高于A组,且C组P38免疫反应程度高于B组。结论火炮打击后兔组织呈明显的出血、水肿、细胞坏死等爆震伤病理表现。反角掩体保护有助于减轻肺脏损伤。P38过表达与肺脏损伤病理程度显著相关,它参与了兔爆震伤的分子病理调控,是该型损伤治疗的潜在靶标。

  • 标签: 火炮打击 肺脏 爆震伤 P38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组织中microRNA-29b(miR-29b)表达变化,为临床防治肺纤维化提供实验基础。方法27只大鼠随机分组,7、14、28d每组随机选取3只大鼠,经H-E和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变化;qRT-PCR检测纤维化组织中miR-29b的表达水平,探索miR-29b相关表达机制。结果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造模过程符合从肺泡炎到肺纤维化的过渡过程。B组组织miR-29b表达在14及28d均比C组、N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化大鼠的组织miR-29b的表达水平明显的降低,提示肺纤维化模型中miR-29b参与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 标签: 博莱霉素 肺纤维化 miR-29b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肾病综合征患儿血、尿及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常规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肾组织进行染色,并经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血、尿TGFβ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结果肾病组患儿的血、尿中TGFβ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GFβ在正常对照组的肾小球无表达,而在肾病组患儿肾小球及肾小管中有较密集的棕黄色颗粒,图像分析系统计算显示肾病组肾组织中的TGFβ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患儿血、尿及肾组织中TGFβ表达显著增加,可能在肾脏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TGF&beta 基因调控 肾组织超微结构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参芪补汤治疗慢性阻塞性疾病稳定期气虚证患者,了解其对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疾病稳定期气虚证患者100例参与研究,根据入院编号奇偶数分分成两组,对照组行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参芪补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8%;观察组治疗后FVC、FEV1占预计值、FEVl/FVC结果分别为(1.27±0.17)V/L、(70.4±8.9)%、(70.3±8.5)%,对照组分别为(1.06±0.18)L、(60.8±9.4)L、(57.8±8.3),对比两组数据,数据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补汤治疗慢性阻塞性疾病稳定期气虚证患者,疗效佳,显著改善患者功能,用药安全性高,推广价值显著。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参芪补肺汤 肺气虚证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COPD)短期康复治疗与长期康复治疗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只接受短期康复锻炼(8—12周),观察组在完成短期康复锻炼后,重新评估病情,制定长期康复计划,长期坚持康复锻炼。各组观察锻炼前及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FEV1占预计值%、6分钟步行试验(6MWT)、呼吸困难评分(Borg指数)、生存质量评分(SGRQ评分)、年急性加重次数的变化。结果经过短期康复训练,FEV1占预计值%升高、6MWT升高、SGRQ分值、Borg指数均降低;在干预12个月时,观察组在6MWT、SGRQ分值、Borg指数、年急性加重次数等方面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治疗可提高COPD患者的运动能力、改善呼吸困难和生活质量,长期康复治疗优于短期康复治疗。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生活质量 短期康复治疗 长期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病案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以往的病案管理方法进行总结与回顾,旨在为加强医院病案管理的规范化提供有效的经验,为医院寻求最佳的病案管理模式提供借鉴。

  • 标签: 医院 病案管理 规范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为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COPD)应用苏子降气汤治疗的实际效果,探讨苏子降气汤对COPD患者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07月~2014年07月COPD患者52例,按硬币法分组,两组病例均接受止咳、化痰、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苏子降气汤治疗,统计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FVC、FEV1/FVC、FEV1%预计值分别为(2.96±0.23)×109/L、(65.53±8.21)%、(42.25±1.4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苏子降气汤可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苏子降气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观察
  • 简介:摘要清燥救汤出自清代医学名著《医门法律》,该方具清宣燥热及养阴益气的功效,对内科与系疾病中的气阴两伤、燥邪伤肺之证具良好疗效。本方主治燥邪伤肺之证,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取得理想效果,本次针对燥邪所致系疾病,包括放射性肺炎、咳嗽变异性哮喘及内结节等疾病行清燥救汤治疗的临床实践效果进行探讨,以期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清燥救肺汤 中医 肺系疾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运用大容量灌洗对尘肺患者功能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尘肺患者84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手段,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大容量灌洗。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研究组患者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大容量灌洗能够有效改善尘肺患者临床疗效,提高患者功能,值得推广会运用。

  • 标签: 大容量肺灌洗 尘肺患者 肺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慢阻肾气虚型患者应用平喘固本汤合补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慢阻肾气虚型患者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参比组各30例,对参比组患者应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参比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平喘固本汤合补汤加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参比组为8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阻肾气虚型患者应用平喘固本汤合补汤加减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效果,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平喘固本汤 补肺汤 慢阻肺 肺肾气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