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甘草次酸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气道重塑及组织Casepase-3、Bax、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哮喘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甘草次酸(200、100、50mg/kg)剂量组。以卵清蛋白加氢氧化铝致敏复制大鼠哮喘动物模型,病理观察甘草次酸对哮喘大鼠组织气道炎症浸润和气道重塑的影响;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哮喘大鼠组织Casepase-3、Bax及Bcl-2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哮喘模型组比较,甘草次酸200mg/kg可减少哮喘大鼠组织炎症浸润,改善或逆转气道重塑;甘草次酸200、100mg/kg可上调哮喘大鼠组织Bax、Caspase-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Bcl-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论:甘草次酸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促凋亡因子Bax、Caspase-3和下调抗凋亡因子Bcl-2有关。

  • 标签: 甘草次酸 哮喘 气道重塑 CASEPASE-3 BAX Bcl-2
  • 简介:目的: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探讨防风愈伤组织的培养条件。方法:以防风叶片为外植体,对防风的愈伤组织进行不同浓度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诱导。结果:在2,4-D1mg·L-1诱导形成的愈伤组织长势好于其他不同浓度,具有显著差异。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配合使用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明显高于单个生长素的处理,生长情况也有差异。结论:诱导防风最佳外源激素的浓度配比2,4-D1.0mg·L-1+6-BA0.5mg·L-1。

  • 标签: 防风 愈伤组织 诱导 激素
  • 简介: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和动物模型验证的方法,探讨养阴清口服液对损伤保护可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得到养阴清口服液可能作用靶点和通路,然后采用香烟烟雾(CS)联合雾霾暴露诱导小鼠损伤炎症模型,养阴清口服液预给药干预2周,暴露于香烟烟雾联合雾霾环境,每周5天,共计6周。结束后,测定吸气峰流速(PIF)和呼气峰流速(PEF);对小鼠灌洗液中白细胞、中性粒、淋巴等细胞分类计数,检测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的水平。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Westernblot检测组织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预测养阴清口服液有53个作用靶点,且通过不同成分的多靶点,共享靶点协同和独立靶点作用多维发挥作用;养阴清口服液可通过抗炎、抗氧化等途径发挥作用。动物模型验证结果:养阴清口服液能够升高PIF和PEF;对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增加有明显抑制作用;能够显著降低MDA水平,升高SOD和GSH水平;能够降低C-RP、TNF-α和IL-1β的表达;养阴清口服液能明显抑制吸烟小鼠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组织浸润;Westernblot检测显示,养阴清口服液能抑制NF-κBp65表达。结论:养阴清口服液显著减轻烟雾联合雾霾所致的损伤,其改善功能作用机制与抑制炎症介质的高表达、调节氧化/抗氧化失衡、下调炎症信号通路有关。

  • 标签: 养阴清肺口服液 肺损伤 网络药理学 抗炎 炎性损伤
  • 简介:目的:研究卵泡方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规律。方法:卵泡方大鼠灌胃给药6g·kg^-1后,应用HPLC测定大黄酸、汉黄芩素及千层纸素A在大鼠肝、心、脾、、肾中的含量,色谱柱:ZorbaxSB—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A)乙腈-(B)0.5%冰醋酸水溶液(v/v)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4,276nm;进样量为10μL;柱温30℃。结果:建立了大黄酸、汉黄芩素及千层纸素A在大鼠肝、心、脾、、肾中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结论:该法成功应用于卵泡方单剂量大鼠灌胃给药后,大黄酸、汉黄芩素及千层纸素A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的研究。

  • 标签: 中药 卵泡方 HPLC 组织分布
  • 简介:目的:研究痰瘀阻型肺癌应用葶苈大枣泻汤合导痰汤与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期间诊治的60例痰瘀阻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化疗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葶苈大枣泻汤合导痰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三年生存率及五年生存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三年生存率及五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瘀阻型肺癌应用葶苈大枣泻汤合导痰汤与化疗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 标签: 葶苈大枣泻肺汤 导痰汤 化疗 痰瘀阻肺型肺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本刊讯日前,为充分肯定社会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做出的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民政部在全国开展先进社会组织评选表彰活动。

  • 标签: 中国中药协会 组织 社会主义 民政部
  • 简介:目的:研究木犀草素对乳鼠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取3d内出生的乳大鼠组织制备成纤维细胞,经纯化,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上,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醋酸泼尼松龙组、4×10^-4、4×10^-5、4×10^-6、4×10^-7mol·L^-14个不同浓度的木犀草素实验组,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变化,测定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曲线、增殖情况及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木犀草素浓度在4×10^-5、4×10^-6mol·L^-1时,可明显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且细胞密度减小,细胞间隔变大,这种作用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性,且使成纤维细胞内蛋白质的含量减少,所有木犀草素给药组均可使成纤维细胞内SOD活力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木犀草素对大鼠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 标签: 木犀草素 肺成纤维细胞 增殖 抑制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吴茱萸碱对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急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于小鼠腹腔注射LPS(5mg/kg)复制急性损伤动物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组(2mg/kg)、吴茱萸碱组(10mg/kg)和吴茱萸碱组(20mg/kg)。观察各组组织病理学改变,测量湿/干重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组织中NF-кBP65蛋白表达。结果:吴茱萸碱(10mg/kg和20mg/kg)可有效减轻LPS所致组织病理学变化,能降低肺泡灌洗液中炎症细胞的数目和湿/干重比,能提高SOD水平,降低MDA水平,并能降低NF-кBP65蛋白水平。结论:吴茱萸碱可减轻LPS所致急性组织损伤,对LPS诱导的急性损伤有保护作用。

  • 标签: 吴茱萸碱 炎症 LPS-诱导急性肺损伤 NF-кB
  • 简介:本刊讯日前民政部授予595个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中国中药协会、吉林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医药学会、青岛市中医药学会、新疆石河子中医医院和河北省华亚中医药研究所等6家中医药机构名列榜单。

  • 标签: 中医药机构 组织 中医药学会 中国中药协会 医药研究所 新疆石河子
  • 简介:目的:研究康饮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C-H446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康饮对NC-H44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康饮对NC-H446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康饮能抑制NC-H446细胞的增殖,当药物浓度为0.1mg/L时其抑制率最高,达58.6%.该药可使NC-H446G0/C1期细胞比例增高,S期、G2/M期细胞比例降低.结论:康饮可能通过改变细胞周期分布而抑制细胞增殖.

  • 标签: 肺康饮口服液 NC-H446 流式细胞术 细胞周期
  • 简介:目的:建立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测定肝癌前病变模型大鼠组织中丹皮酚的分析方法,研究丹皮酚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特征。方法:采用UPLC测定大鼠组织中丹皮酚的浓度。结果:丹皮酚在对照组大鼠各组织中的分布顺序依次为肾〉胃〉小肠〉脑〉肝〉脾〉心〉,在模型组大鼠各组织中的分布顺序依次为肝〉肾〉脾〉肠〉胃〉心〉脑〉,且其在模型组各组织的AUCall均大于在对照组各组织的AUCall。结论:相对于对照组,丹皮酚在模型动物组织内含量增高。

  • 标签: 丹皮酚 肝癌前病变 组织分布
  • 简介:目的:观察比较辛温归经(豆蔻、紫苏叶、白芷)与辛温归心肝经(红花、当归)中药对复合因素致阳虚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烟熏(外邪犯)+冰水游泳(形寒劳倦)+服用冰水(内饮生冷)三因素复合造成阳虚大鼠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予豆蔻、紫苏叶、白芷、红花、当归水提取物连续38天。试验期间,观察大鼠一般行为学、体重、测量肛温、背温、抓力;末次给药后气管插管毛细玻管法测定排痰量;取血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血液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解剖取心、、肝、肾、脾,测脏器系数。结果:①辛温归经药物:豆蔻、紫苏叶及白芷能提高阳虚大鼠体重、肛温、背温、抓力、血白细胞水平,减少痰量、血清NO、血液粘度、心系数、系数、脾系数、肾系数;紫苏叶还能降低肝系数,这说明豆蔻、紫苏叶及白芷性味归经相同(同属辛温归经),也表现出相近的药理作用,通过辛温入从而改善形体消瘦、阳虚内寒、背畏寒、体倦乏力、痰涎清稀、血液亏虚及血脉不畅等。②辛温归心肝经:红花及当归能提高体重、肛温、血细胞水平,减少血清NO、血液粘度、心系数、系数、肝系数;当归还能增加抓力,减少脾指数,这说明红花及当归(同属辛温归心肝经)也表现出相近的药理作用,通过辛温入心肝从而改善形体消瘦、阳虚内寒、血液亏虚及血脉不畅等。因归心肝经,入血分,补中有动,行中有补,具有较强的补血活血作用;但对阳虚证之背畏寒、体倦乏力、痰涎清稀等无很好的改善作用。结论:性味相同的中药,如果归经相同,则药理作用相近或相同;若归经相异,性味相同,则药理作用相差甚远。这体现了相同性味归经中药之间的药效相近,而相同性味不同归经的中药则药效相远。

  • 标签: 性味归经 肺阳虚证 模型大鼠 复合因素 中药 血液流变学指标
  • 简介:目的:探讨在鼻窦炎手术后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同时行鼻中隔矫正术结合温止流丹治疗慢性鼻窦炎280例患者疗效。方法:在患者的手术后通过温止流丹进行相应的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80例术后随访至少半年以上,头痛症状全部消失,鼻塞改善276例(占98.56%);脓涕症状改善278例(占99.26%);鼻窦窦口粘连4例(占1.43%);鼻息肉复发6例(占2.14%);鼻腔干燥症状明显3例(占1.05%);鼻中隔穿孔4例(占1.43%)。结论:鼻窦炎伴有鼻中隔偏曲的患者在内窥镜下行中隔矫正术结合温止流丹治疗可以提高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的疗效。

  • 标签: 温肺止流丹 鼻内窥镜外科 鼻窦炎 中隔矫正术
  • 简介:目的:研究毫菊花硫磺熏蒸前后化学成分组成结构差异,并讨论硫磺熏蒸对亳菊花质量的影响。方法:建立硫磺熏蒸前后毫菊花的化学成分指纹图谱,采用HPLC—DAD色谱法测定毫菊花中主要活性成分绿原酸和木犀草素在硫磺熏蒸前后的含量变化。ZORBAXSB-C18柱(150mm×4.6mm,5μm),甲醇(A)-0.3%磷酸水(B),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24nm(绿原酸)和348nm(木犀草素),柱温25℃。结果:经硫磺熏蒸过后的毫菊花中2、4、7、8、9、10号指纹峰所代表的成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亳菊花经硫磺熏蒸过后,绿原酸含量平均值由(3.68±0.06)g·kg。增加为(4.91±0.01)g·kg^-1(P〈0.01),木犀草素含量平均值无显著变化。结论:亳菊花经过硫磺熏蒸后,亳菊花原有的化学成分组成结构发生了改变,这一变化将影响到硫熏亳菊花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对其临床使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亳菊花 硫磺熏蒸 绿原酸 木犀草素 化学成分组成结构差异
  • 简介:目的:甘草种子硬实,表面蜡质包被是影响组织培养条件下甘草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甘草种子进行处理,得到组织培养条件下提高甘草种子萌发率和消毒效果的方法。方法:将甘草种子用98%硫酸处理、灭菌热水处理、各浓度次氯酸钠溶液处理后在MS培养基上培养,考察种子萌发及消毒效果。结果:组织培养条件下,常温水浸泡24h的甘草种子吸胀率为36.67%,发芽率为10%,经过浓硫酸浸泡80min、60℃热水浸泡24h(自然冷却至室温)和3%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5min的甘草种子吸胀率分别达到100%、42.16%和46.7%;发芽率分别为77.79%、36.67%和24.44%。浓硫酸和次氯酸钠溶液处理的甘草种子消毒效果较好。结论98%硫酸浸泡80min或者60℃热水浸泡24h(自然冷却)后再用3%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5min,均能使甘草种子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和较高的萌发率。

  • 标签: 甘草 种子萌发 组织培养
  • 简介:目的:研究在慢性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中,稳心颗粒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对症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稳心颗粒,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和比对。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心律失常改善疗效为83.33%;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心律失常改善疗效为90.00%,两组比较观察组两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未出现由于使用稳心颗粒出现的不良反应。结论:在慢性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中辅以稳心颗粒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稳心颗粒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心律失常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研究右旋糖苷所致IgA肾病小鼠的肾组织蛋白表达变化和黄芪提取物(AEAR)对IgA肾病小鼠的作用。方法:给正常小鼠注射右旋糖苷建立IgA肾病小鼠模型。部分模型小鼠给予AEAR10g-kg^-1·d^-1。作为AEAR治疗组。为探究AEAR的作用,运用双向电泳(2-DE)技术分别获得正常对照组、IgA肾病模型组、AEAR组小鼠的肾组织蛋白凝胶,银染后,图像用PDQUEST双维分析软件分析比较,得到相应图谱。结果:连续12周给予AEAR的IgA肾病小鼠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和尿蛋白含量明显降低,且它们的肾组织蛋白图谱相应恢复接近正常鼠的图谱形态。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有334个蛋白表达有显著性差异,其中142个蛋白表达增强2倍,61个蛋白表达增强5倍,121个蛋白表达减弱2倍;10个蛋白在模型组特异表达,在正常组不表达。以上334个差异蛋白中的50%个蛋白在给予AEAR治疗后,表达水平趋近于正常对照组水平;上述10个特异表达的蛋白经过AEAR干预后,有5个蛋白恢复至正常的不表达状态,4个蛋白表达明显减弱接近正常水平,只有1个蛋白表达上调甚至高于模型组对应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可能与IgA肾病发病或AEAR药物作用密切相关。结论:AEAR不仅具有保护IgA肾病小鼠肾脏功能的作用,而且能调节小鼠肾脏组织蛋白表达,有助于发现AEAR作用于IgA肾病的靶蛋白。

  • 标签: 黄芪 IGA肾病 双向电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