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 目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miRNA在肺癌增殖、上皮 -间质转化和治疗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作为各种癌症潜在诊断和预后的标志物。 APC2在多种癌症中起抑癌作用。本研究首次探究腺癌( Lung Adenocarcinoma, LUAD)中 miR-1205及 APC2的表达情况。研究对象与方法:收集 54对 LUAD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检测 miR-1205及 APC2在 LUAD组织中的表达,探索 miR-1205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LUAD组织中 miR-1205的含量高于邻近癌旁组织, APC2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 miR-1205低表达患者的预后优于高表达患者。结论: miR-1205可能是一种潜在 LUAD的生物标志物以及药物作用的靶位点。

  • 标签: LUAD miRNA-1205 APC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7年年度统计报告数据,截至 2017年 11月底,全国共有 4376家以上的药品生产企业实施了原料和制剂生产。然而,从企业整体水平和产品质量来看,有混合的特点。全国分阶段、分批次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以下简称《新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不仅提高了药品生产管理水平,也加强了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促进了我国药品监督管理与国际接轨。同时,该标准的实施也对国内制药企业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本文主要分析药品生产企业 GMP组织结构合理化问题的探讨。

  • 标签: 药品企业 GMP组织结构合理化 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8例初诊原发于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例初诊原发于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8例初诊原发于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研究临床特点、病理特征、疗效及预后。结果:8例患者中,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咯痰(共5例,62.50%)、体重减轻(4例,50.00%)、发热(5例,62.50%);肺部体征为双呼吸音减弱、桶状胸(共2例,25.00%)、左下呼吸音减弱(1例,12.50%);病变部位分布左上(1例,12.50%)、左下(2例,25.00%)、右上(2例,25.00%)、右下(1例,12.50%)及双(2例,25.00%);淋巴瘤Ann Arbor分期ⅠE期(5例,62.50%)、ⅣE期(3例,37.50%);淋巴瘤IPI评分0分(3例,37.50%)、1分(5例,62.50%);血清LDH平均(169.21±4.24)IU/L,外周血淋巴细胞比值平均(30.21±0.51)%,血清β2微球蛋白平均(1932.35±45.67)μg/L,血沉平均(19.24±1.35)mm/h。组织活检显示,淋巴细胞弥漫性浸润,向间质扩张,压迫附近滤泡,出现反应性滤泡。细胞浆液丰富,细胞核圆形或形状不规则,部分细胞内未见核仁。支气管黏膜有淋巴上皮病损表现。肿瘤细胞主要由形态多样B细胞组成。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淋巴瘤细胞CD19、CD20均呈阳性表达,CD5、CD23、CyclinD1均呈阴性表达。经手术及术后化疗(CHOP方案),8例患者病情稳定,随访中位时间(58.97±4.21)个月。随访期间8例患者均存活,5年OS达87.50%(7/8),5年PFS达75.00%(6/8)。1例患者于治疗后5.5年病情复发,原病灶位于双。结论:初诊原发于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临床诊断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针对性治疗后效果理想,预后较好。

  • 标签: []原发于肺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原发于肺 临床病理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通常被称为“老慢支”或“肺气肿”,是我国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对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本论文旨在引起人们对功能的关注,以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的发生。通过对慢阻的疾病科普以及早期干预与预防等的阐述,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预防慢阻,让每个人都能拥有健康而充满活力的生活。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围术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组织及血清炎性因子的作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胸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干预对照组,围术期经皮穴位电刺激观察组,对比两组组织和血清炎性因子。结果:观察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组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经皮穴位电刺激法利于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组织

  • 标签: 围术期经皮穴位电刺激 肺组织 血清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切除治疗低功能肺结核毁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低功能肺结核毁损患者48例,采用全切除术进行治疗,术前及术后给予抗结核药物。观察术后肺结核转阴情况、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及术后3、6个月的功能情况。结果术前48例患者痰培养均为阳性,术后痰菌转阴率、治愈率均为95.8%(46/48)。术后3、6个月,患者FEV1及MVV显著高于术前(P<0.05),而PaCO2显著低于术前(P<0.05)。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低功能肺结核毁损患者进行全切除可明显改善功能,提高痰菌阴转率,临床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

  • 标签: 肺结核 毁损肺 低肺功能 全肺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地:分析康复训练对老年肺癌合并慢阻患者心肺功能产生的影响。方式:此次研究主体从2018年12月到2020年11月胸外科住院拟行手术的老年肺癌合并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把所有研究主体分成2组,对照实验组5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0例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干预,结论研究组FEV1、FVC,FEV1/FVC指标值高过对照实验组;研究组患者身体作用、心理结构、社会发展社交能力得分高过对照实验组,差别都有统计意义(P<0.05)。结果:康复训练是肺癌合并慢阻患者的最佳护理方法,不但提升患者对护理措施满意率,另外还使患者在心理结构、生理作用及其人际关系层面有所提高,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心肺功能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非常值得临床护理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补固本汤结合常规治疗脾气虚型稳定期慢阻的效果。 方法: 将我院 2019 年 1 月到 2019 年 10 月的 80 例脾气虚型稳定期慢阻患者,随机分组每组例数 40 。西医常规组采取的是常规西医治疗,补固本汤辅助组在常规治疗同时实施了补固本汤治疗。比较两组脾气虚型稳定期慢阻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功能情况;不良反应率。 结果: 补固本汤辅助组脾气虚型稳定期慢阻治疗总有效率、功能情况、不良反应率对比西医常规组有优势, P < 0.05 。 结论: 脾气虚型稳定期慢阻患者实施补固本汤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功能,提高疗效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补肺固本汤 常规治疗 肺脾气虚型稳定期慢阻肺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