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曲霉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8月37例诊断为曲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28例(75.68%)的曲霉伴有基础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咯血、咳嗽、咳痰、气促、胸痛、发热。胸部CT主要表现为高密度结节影、厚壁/不规则空洞、斑片阴影、钙化。病变部位主要集中在右肺上叶及左上。20例为确诊病例,胸腔镜或开胸切除术后病理确诊16例,电子支气管活检确诊7例。同时由电子支气管活检及切除术后病理报告3例。28例(75.67%)经手术及抗真菌治疗好转或痊愈。结论曲霉多继发于全身基础疾病,临床表现特异性低,影像学表现多样,极易误诊,临床诊断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该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肺曲霉病 基础疾病 影像学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阻塞疾病(COPD)合并侵袭曲霉(IPA)抗真菌治疗前后肺泡灌洗液(BALF液)半乳甘露聚糖(GM)的改变。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COPD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合并IPA进行分组,单纯COPD组(n=31)为对照组,COPD合并IPA组(n=33)为实验组,全部入选研究对象均给予BALF液GM检测,对比实验组抗真菌治疗前后BALF液GM的改变。结果两组患者BALF液GM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BALF液GM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BALF液GM抗真菌治疗前、治疗7天后、治疗14天后数值两两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LF液GM在COPD合并IPA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侵袭性肺曲霉病 肺泡灌洗液 半乳甘露聚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参与1例支气管扩张并曲霉球患者的诊治与监护,探讨临床药师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详细询问过敏史,根据临床检验结果,查阅国内外文献,在止血药物的选择、药学监护和患者出院后的用药教育等方面,为患者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临床药师提出的治疗方案被医师采纳,患者经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结论临床药师利用自身的药学知识优势,可协助医师制订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体现临床药师的价值。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肺曲霉球 止血治疗 药学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鼻炎-鼻窦炎合并轻度支气管哮喘。方法2014年2月~2016年7月,医院门诊接待的鼻炎-鼻窦炎合并轻度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患者4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持续1个月。结果治疗后,组内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鼻炎症状体征评分、FENO、痰培养嗜酸粒细胞水平低于治疗前,组间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鼻炎-鼻窦炎合并轻度支气管哮喘可有效抑制呼吸道炎症反应,控制鼻炎症状。

  • 标签: 变应性鼻炎-鼻窦炎 轻度支气管哮喘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常年鼻炎并发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常年鼻炎并支气管哮喘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喷嚏、流涕、鼻塞和鼻痒等鼻部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鼻结膜炎生存质量调查问卷(RQLQ)评分、哮喘生存质量调查问卷(AQLQ)评分以及视觉模拟(VA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常年变异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06%、87.30%和79.37%、73.0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鼻腔干燥6例、鼻出血4例和鼻中隔黏膜糜烂2例,对照组相应的出现3例、1例和1例,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常年鼻炎并发支气管哮喘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支气管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酮替芬联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期间我院的6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给予对照组酮替芬联合孟鲁斯特纳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酮替芬联合舒利迭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试验组的治疗后的ACT评分和鼻炎症状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酮替芬联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鼻炎的临床疗效较好,可于合理范围内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酮替芬 舒利迭 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穴位挑刺治疗气虚寒型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以穴位挑刺治疗,1周1次,3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予以内服辛芩颗粒治疗,3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结果两组的症状+体征评分都有明显改善,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挑刺治疗常年鼻炎(虚邪袭型)疗效显著。

  • 标签: 穴位挑刺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肺气虚寒型 症状+体征积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鼻炎(NAR)与鼻炎(AR)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鼻炎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抽血做变应原筛查,分析检测结果并对AR与NAR予以区分,而后采用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AR患者。结果160例患者中AR有105例,NAR为55例;使用安脱达屋尘螨变应原制剂治疗52例观察组AR患者总有效率为96.2%,与使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AR的60.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鼻炎患者临床重视开展变应原检查,以明确诊断患者鼻炎类型。而对于AR患者则推荐使用特异性免疫疗法,临床效果显著,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非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 临床特点 治疗
  • 简介:摘要鼻炎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鼻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成为一种世界范围的疾病,极大地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现探讨一下治疗鼻炎的药物。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鼻炎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治疗的方法从使用一、二代组胺H1受体拮抗剂、缩血管剂到局部抗炎、选择白三烯受体拮抗体对症治疗、再到原特异性免疫对因治疗,因小儿个体原因,不提倡使用副作用大的内服药治疗,也不应手术或激光治疗,所以应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地治疗小儿鼻炎。

  • 标签: 小儿 应变性鼻炎 对症治疗 对因治疗
  • 简介:摘要总结2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在住院期间并发肺部曲霉菌病感染的观察及护理。加强对口腔黏膜,痰液性状及体温的观察,早期发现并治疗肺部曲霉菌感染。护理重点为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给药护理,观察曲霉的症状,同时重视营养支持。经治疗和护理,24例病情好转出院,2例高龄患者因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肺曲霉菌感染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特点及功能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诊治的121例慢性阻塞疾病患者,根据其是否合并支气管扩张分为慢阻组(n=99)、慢阻合并支气管扩张组(n=22),分析临床特点以及功能检查结果。结果慢阻合并支气管扩张组患者CAT评分及上一年平均急性加重次数明显高于慢阻组(P<0.05);慢阻合并支气管扩张组患者稳定期日常咳黄脓痰比例及抗菌药物治疗比例明显高于慢阻组(P<0.05)。慢阻合并支气管扩张组FEV1%pred、FEV1/FVC较慢阻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阻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具有易出现细菌感染及反复加重的特点,功能下降明显,并呈中重度阻塞通气功能障碍。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扩张 肺功能 黄脓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炎对哮喘患者临床控制及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12月间于我院进行疾病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50例作为A组,另选取同时间段内支气管哮喘合并鼻炎患者50例作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ACQ评分、ACT评分、沙丁胺醇气雾剂近一月使用次数等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相较于A组,B组中患者ACQ评分、ACT评分较高,而FEV1%值、PEF%值较低,且沙丁胺醇气雾剂近一月使用次数较多,p<0.05。结论鼻炎使得哮喘患者通气功能下降,临床疾病控制情况较差,在进行疾病治疗时应给予一定重视,从而改善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和身体状况。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哮喘 临床控制 肺通气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发育不良患者的CT影像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发育不良患者31例,对其行多层螺旋CT检查,对此31例患者胸部CT表现、囊泡影分布、不同程度支气管发育不良患者检出率加以分析、总结。结果①本试验中,28例患者其胸部CT影像为囊泡影。②本试验31例患者中,28例患者存在囊泡影。其中,15例患者其囊泡影发生在双上下叶,6例患者其囊泡影发生在下叶,4例患者其囊泡影发生在上叶,2例患者其囊泡影发生在双下叶与右肺中叶。结论将多层螺旋CT应用于BPD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准确,可为患者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多层螺旋CT 影响特征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在阻塞不张的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65例经胸部CT提示为阻塞不张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及病理学资料。结果经电子支气管镜综合诊断,165例阻塞不张患者检出病因例数及构成比分别为肺癌74例(44.9%),非特异性炎症36例(21.8%),结核感染35例(21.2%),支气管异物12例(7.3%),真菌感染6例(3.6%),支气管扩张2例(1.2%)。其中,≥60岁不张患者78例,病因为肺癌49例,占62.8%。47例不张(28.5%)经电子支气管镜进行了镜下治疗。结论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在阻塞不张的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肺癌是老年患者阻塞不张的重要原因。

  • 标签: 阻塞性肺不张 电子支气管镜 病因诊断 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