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儿科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提高儿童保健质量及疾病诊治水平,全方位为儿童健康服务的医学科学儿科教学是在讲授人体发育的过程中,阐述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群体和个体、整体和局部、身体与心理等各方面内容在儿科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机地结合和贯彻。儿科教育工作者肩负着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探索适应社会需求的教学方法和途径的艰巨任务。整体儿科教学的结构和内容,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要作相应的调整。儿科教育对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 标签: 医学教育 儿科学 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中医儿科本科实习生教学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60名中医儿科本科实习生,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实践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实训教学方法。完成教学后进行实践考核,比较2组学生基础知识、临床技能和满意度调查问卷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医儿科基础知识得分为(92.60±2.84)分、临床技能得分为(92.17±2.32)分,高于对照组的(86.03±3.76)分、(82.77±5.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满意度调查问卷表中观察组教学方式、学习效率、学生积极性积分分别为(2.60±0.62)分及(2.73±0.52)分及(2.57±0.63)分,高于对照组的(1.13±0.63)分、(1.23±0.77)分及(1.17±0.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授课内容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践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临床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学习满意度,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 标签: 中医儿科学 实践教学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科技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增强,中医药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多。而中医药人才的培养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其中教师的培养尤其重要,而作为中医院校教学中坚力量的青年教师,他们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在青年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基本功的培养尤为重要。其基本功包括扎实的中西医理论,如中医经典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通过观摩教学、试讲、参加教学比赛、青年教师导师制、培训和学生反馈等;以及中医临床基本功的练习为教学提供临床素材。只有通过提高青年教师这些方面的基本功,才能让青年教师真正成长起来,为中医药事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医药人才。

  • 标签: 中医儿科学 青年教师 教学基本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医学在开展儿科本科教学时应用线上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级与2016级医学本科生89人,以教学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0人提供录播课程教学,观察组49人提供直播课程教学,统计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线上课程总满意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以直播课程与录播课程方式进行教学,均可得到一定教学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可结合线下实践方式来提升教学质量。

  • 标签: 线上教学 儿科学 医学本科 教学满意度
  • 简介:摘要: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加快发展,社会的进步、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人才培养重要任务的落实,医学院校本科生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发生了转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优质网络资源,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师将思政教育理念融入中医儿科理论及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可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思想引导作用。文章通过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医儿科课程思政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改革创新措施、课程评价方法及混合式教学改革优势进行总结,旨在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本科生教学,培养学生的中医辨证思维方式,同时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厚植爱国主义精神和医学人文情怀,并探讨中医本科生教学方法的改革模式。

  • 标签: 混合式教学模式 中医儿科学 课程思政建设 实践
  • 简介:摘要:蒙医儿科作为传统蒙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学生的关注和研究兴趣。蒙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在学习蒙医儿科时,需要理解其特点,同时培养相关的学科核心素养。本文旨在探讨蒙医儿科学习的特点,以及如何培养蒙西医结合专业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分析,提出了一些关键观点,以促进蒙医儿科的教育和研究。

  • 标签: 蒙医儿科学 蒙西医结合专业 学科特点 核心素养 学习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非直管附属医院本科生《儿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以从2019年9月至2023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诸暨医院2016-2019级临床医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2016级和2017级2个班作为对照组(n=61),采用传统教学方式;2018级和2019级2个班作为试验组(n=57),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用SPSS 22.0进行t检验。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期末总评成绩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提示两种不同教学方式不影响学生最终成绩。对2018级和2019级学生的问卷调查提示72.73%的学生更喜欢选择采用线上教学为主+线下教学为辅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结论 学生对目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接受度和满意度普遍性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并未影响学生期末综合成绩,反而能有效拓展临床思维,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标签: 混合式教学 非直管附属医院 教学模式 儿科学 本科生教学 同质化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科用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分析结果,研究促进儿科合理用药的可行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间儿科科室的用药情况,将进行了用药规范管理的69例患儿设为观察组,另外未进行用药规范管理的53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实际用药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呼吸系统症状(咳嗽、鼻塞、呼吸急促等)、消化系统症状、肝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衰竭、泌尿系统受损和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用药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规避不合理用药的风险,经用药干预后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少。要加强对临床儿科用药选择,用药剂量、剂型,给药方式的干预和管理,确保合理用药,改善治疗效果。

  • 标签: 儿科 合理用药 问题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科医疗服务中儿科急诊观察室的角色及其发挥的作用做出深入探究;方法:引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来对某院2020年6月至2020年8月儿科急诊观察室留观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儿科急诊观察室在儿科医疗服务中发挥的作用分析;结果:儿科急诊观察室不论是对住院率、住院时间,还是急诊病人流量都会带来一定影响;结论:儿科急诊观察室的应用,不仅能够减少误诊,降低住院费用和住院率,也可促进诊断准确性的提升,在儿科医疗服务中充当着重要角色。

  • 标签: 儿科急诊观察室 儿科医疗服务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儿科腹泻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儿科临床常峥综合征,过去一直称为婴儿腹泻。主要表现腹泻与呕吐,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目的讨论儿科腹泻病治疗。方法根据患儿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治疗原则预防脱水,纠正脱水与电解质紊乱,继续进食。

  • 标签: 儿科 腹泻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科学的儿童保健对幼儿健康发育成长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幼儿14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幼儿均为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按照掷硬币的方式将幼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两组幼儿不同的保健措施,保健后,观察两组幼儿的身体发育成长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保健后,观察组幼儿语言沟通(91.4±8.4)分、交往能力(87.4±6.1)分、运动能力(93.2±5.7)分、适应性(89.4±8.3)分、体重(46.8±3.5)kg、身高(88.9±4.2)cm,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幼儿(P<0.05),且观察组幼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科学的儿童保健在幼儿健康发育成长中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的提高幼儿身体发育成长情况,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使幼儿生命质量得到更好的保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保健 健康发育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理病理特点的中医儿科护理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效果。方法100例急性上消化出血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实验组使用全方位的中医儿科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后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方位的中医儿科护理对于患儿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都具有临床实践指导意义。

  • 标签: 生理病理 儿科 中医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移动手持电脑设备( 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 PDA)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虽然存在电池寿命短、 机身易损坏、网络信号不稳定等不足,但它操作简单、实用性强,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护理工作模式,而且保证了患儿身份识别的正确性,减少护理差错,有效地保证了患儿治疗和护理安全 。现 进行综述,总结其优缺点,为 PDA在国内儿科病房中得到更好的推广、应用及改进提供依据。

  • 标签: PDA 儿科 病房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