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正>荀子在历史上是一位对奠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做出过重大贡献的思想家。传统习惯都将其划为儒家学派,尊称为“儒学大师”。战国末期的韩非曾把他列为“儒学八派”之一,传统书目自《汉书·艺文志》至《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均将《荀子》一书列入“儒家类”。然而,综观荀子的思想学说,却与正宗儒学(孔孟学说)大相径庭,其历史命运也不能与孔孟相

  • 标签: 荀子 黄老之学 汉书·艺文志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黄老道家 孟子
  • 简介:在《两种自由概念》中,伯对消极自由的辩护是从两方面做出的:他既主张自由本身就是消极自由,又主张作为政治价值的自由只能是消极的。这两个主张虽然在形式上相似,但却缺乏逻辑上的必然联系。消极自由的继承者们同时接受了这两种观点,并进而认为消极的政治自由发源于消极的自由本身,由此得出了自由没有内在价值的结论。罗纳德·德沃金对自由问题的处理典型地体现了对伯自由观念的这种解读,本文通过对德沃金论证的考察,指出政治领域中各项基本自由权利必须以追求理想人生的积极自由为前提才能得到理解,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并不截然对立,反而相互补充、共为一体。两种自由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为我们重新理解伯的自由观念提供了新的线索,而对伯文本的进一步考察和澄清则佐证了我们重构伯自由观念的合法性。

  • 标签: 消极自由 积极自由 内在价值
  • 简介:陈良运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全书58.6万字,734页。本书为“九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最终成果。《焦氏易》是西汉焦延寿所作的一部占卜书,也是一部四言诗集,本书即为作者对《焦氏易》作诗学解读的一部专著。全书分上、中、下三

  • 标签: 易林诗学 焦氏易林 诗学阐释
  • 简介:<正>《盐铁论·论儒》云:“齐宣王褒儒尊学,孟子、淳于髡之徒受上大夫之禄,不任职而论国事,盖齐稷下先生千有余人”,以孟子与淳于髡等同为稷下先生。钱穆先生撰《孟子不列稷下考》(载《先秦诸子系年》),对这一传统说法提出质疑,并举出三点理由论证孟子不列稷下。近年来许多人对钱穆先生的观点持否定态度,1982年在淄博市召开的稷下学讨论会上,孟子为稷下先生

  • 标签: 孟子 司马迁 稷下先生 钱穆 先秦诸子 客卿制
  • 简介:通过核对异文、辨析文字,我们对《易》中的十则失校、误校、误释之处作了补正,并进一步分析讹误之由,阐释意义,以期对古籍整理与易学研究有所助益。

  • 标签: 易林 校补 俗字
  • 简介:《焦氏易》的文学价值近期出版的上海社科院院刊《学术季刊》(1993年第2期),发表了著名古文论家、诗评家陈良运教授的《论(焦氏易)的文学价值》一文。作者指出:《易》自问世以来,一直被视为一部占卜书。明代中叶以后虽有一些有见识的学者、诗人,开始注...

  • 标签: 《焦氏易林》 《易林》 文学价值 思想内容 中国文学史 艺术特色
  • 简介:本文通过与朱熹理气论进行对比考察,确认了罗山理气论的思想特色。即:元和六年(1620)以前罗山曾在朱子学式的思想和阳明学式的思想之间摇摆不定,自元和七、八年以后,氏在原理层面上接受了朱熹的理气学说并大力加以宣扬,而在应对现实问题即在应用层面上林罗山没有充分贯彻朱子学的理气论。

  • 标签: 林罗山 朱子学 理气论 排佛论
  • 简介:本文旨在对以赛亚·伯《两种自由概念》发表后西方政治哲学中关于自由概念与观念的争论作一综合评析。本文评介了麦卡勒姆的三要素自由概念,分析了哈耶克、阿伦特以及米勒等人对自由观念的划分,以揭示自由这一复杂的政治哲学概念的多重维度及其关联。

  • 标签: 消极自由 积极自由 伯林 概念
  • 简介:当代学人尊之“文化昆仑”的钱钟书先生,对汉代焦延寿《易》给予诗学意义上的极高评价:称与《诗经》“并为四言诗之矩矱”。《管锥编》立《焦氏易》专题,论述《乾》、《坤》……《未济》等三十,涉及辞数百篇。先生慧眼独具,对所论及篇、句的文学价值,从“造境寓意”、“拟象变象”、“词令之妙”等方面作细致分析,纵横比较、中外沟通,使《易》的文学意义凸显于两汉文学背景之上,亦为中国文学史之奇葩。但钱先生以“文本自足”观认为不必为《易》姓焦姓崔“判儿猫之是非”,本文对此提出异议。

  • 标签: 焦延寿 易林 诗经 钱钟书
  • 简介:密尔是19世纪自由主义最坚定的捍卫者,他清醒地认识到,当广大民众获得广泛的政治权利之后,另一种压制力量——“多数人的暴政”——正在隐秘地侵袭个人自由。密尔试图以“自我保护”为原则给个人自由划定一条不受公共权力干涉的边界。伯面对20世纪人类自己造成的巨大灾难,认为“理性一元论”所形成的“观念的压迫”是其根本原因。他把自由区分为“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以“消极自由’’对抗“观念的压迫”,提醒人们警惕“积极自由”的变异。伯的自由观是在继承、批判和发展密尔自由观基础之上形成的。

  • 标签: 密尔 伯林 自由 划界 观念
  • 简介:金哈剌是中国文化史上唯一的茀(今中东叙利亚一带)文士,其《南游寓兴诗集》湮没已久,仅在日本存有钞本.哈剌师从名儒王壎,喜读《周易》,为官践行儒学、重视教育;诗篇中洋溢着忧国忧时、仁民爱物、笃于友情的儒者情怀.从儒学视域解读金哈剌,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位文士的人品、诗品,进一步证实元代西域人溶入汉文化的史实,亦可见儒家思想丰富了异族士子的精神境界,是中华民族甚至世界人民共享的精神财富.且哈剌融摄四教,将固有之基督教文化与儒家文化融于一身,这也可为今天多元文化的调和、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历史的镜鉴.

  • 标签: 儒学 元代文化 金哈剌
  • 简介:“何为知识”,“知识为何具有确定性”,“我们如何知道、相信和理解”知识,这些都是西方哲学古老却又常新的问题。其内在核心就是“知识确证”问题。在现当代分析哲学和科学哲学中,这个问题有语境论与语境论两个主要立场。后者还包括了怀疑论、常识实在论、可错论、比较论、不变论和相对主义之间的争论。概言之,语境论主张知识在特定语境中是意义明确的,人们通过语境就可以理解知识,这也是正统知识论的主张;怀疑论则持相反的观点,认为这种知识是不确定、不必然的;常识实在论认为常识直觉就可驳倒怀疑论;比较论认为知识是通过命题比较来阐明的;不变论认为知识不随语境变化;相对主义强调知识语句是在语境中被评价的,而不是在语境中被说出的。

  • 标签: 知识论 语境论 确证问题 决策 相对主义 怀疑论
  • 简介:虽然国际社会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了相关的立法,但是由于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特性和各国立法理念的差异,物质文化遗产的跨国保护一直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以至于出现了跨国侵犯物质文化遗产权益的现象。我国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收集、保护的传统,同样面临着不断被外国组织或团体侵犯物质文化遗产权益的现状。我国应当借鉴他国立法经验,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提升物质文化遗产的跨国保护水平。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跨国保护 法律对策
  • 简介:直接利益化成为当前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一个重要特征。直接利益化网络群体性事件是具有一定公共性的社会问题的网络反映,间接地反映或折射事件参与者的利益。此类网络群体性事件对冲突各方乃至整个社会将产生深刻影响,而一些负面影响则需要引起我们高度关注并深入研究,认真解决。

  • 标签: 网络 群体性事件 舆论 非直接利益
  • 简介:相传有三个版本:、和.秦汉以来,学界主流向以为,"白马即马",结果常使易学研究偏离的本来--卦爻画."周易学"主要是在卦爻辞的基础上以"象"的方式解.综观易学史,与这种"经文易学"同样重要的治易方式还有二:五行易学和图书易学.传统"经文易学"之"象数与义理"的两派分类法有失全面,不利于揭示易道本质,"白马马".本文通过运用上述三种研易手段,尝试总结易道法则:阴阳之道、众界合一、和实生物.易学研究因缘而起,学者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和而不同方为君子之道.易之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 标签: 周易 象数 义理 五行 图书
  • 简介:由于政府的缘故而产生的环境外部性的内部化是普遍可观察的事实。本文讨论了它的两种重要类型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如建立更加科学的考核政府官员政绩的标准体系、以适当的制度保证公民的评价能够影响官员的政绩考核和任命过程等。

  • 标签: 环境外部性 算计性非内部化 政治性非内部化
  • 简介:目前绝大部分上市公司中,流通的国有股比重过大,影响了公司经营绩效.无论从控制权转移还是主张机构法人控股,国有股的流通性致使效果甚微.对于成熟市场而言,控制权的收购和接管有利于股权结构优化,促进公司治理,国有股的流通性使之难以实现.本文将从治理结构的各个层面上来谈国有股流通性的影响.

  • 标签: 国有股 非流通性 治理结构 影响
  • 简介:旧学邃密新知深沉──评忠军同志《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二卷)刘大钧最近,忠军同志的《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二卷又在齐鲁书社付梓了!该书由魏晋隋唐述及宋元,所论述介绍的历代易学大家将近三十人,这些人都是在他们所处时代造成极大影响的人。我高兴地看到:作者对...

  • 标签: 汉《易》 发展史 《系辞》 象数 《文言》 易学
  • 简介:人性论是荀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存在着性恶、性朴之争,以及调和二者的观点。但以上做法均对《荀子》文本做静态的理解,往往取《荀子》某一篇作为立论的根据,而排斥观点相反的其他各篇,或将不同篇的内容强行统一在一起。其实荀子一生可分为居赵、游齐、退居兰陵三个阶段,其人性论思想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荀子》各篇也是在不同时期完成的,

  • 标签: 人性论思想 历时性 《荀子》 辨说 情性 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