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传统地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7
/ 2

黑龙江省传统地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李雪健

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 150000

摘要:地方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和表现形式,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充分认识到地方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将传统地方文化 及其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以此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性。

关键词:地方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1.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要以大学生为主体,将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尊重他们的主观性和思想情感,尊重他们的价值判断和情感体验。坚持以德育人,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融合,充分发挥传统地方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独特优势。最重要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式和方法,在结合传统地方文化优势的同时,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工作简单易行且高效。

2.传统地方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2.1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首先,地方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黑龙江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具有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文化,例如黑龙江人特有的生态意识、生态审美、生态道德以及保护自然、爱护自然的观念等。这些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方面内容高度契合,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地方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资源。黑龙江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发展个性,丰富了教学内容。

2.2有利于思想教育内容的实体化

传统地方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的精神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源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将传统地方文化进行合理利用,能够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实体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例如:地大物博的黑龙江省孕育出的黑龙江人总是豁达的,热情的。而很多来这里上学的外地大学生也很难不被本地人豁达开朗、热情似火的性格所感染,这种流淌在血液里的精神特质,实现了传统地方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体化。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特色文化、特有文化、民俗文化等的集中体现,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地区人民思想发展、精神提升、价值追求的主要体现。思想政治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想政治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思想政治教育与地域文化的结合,有利于以文化丰富思想政治要素,建设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体系[1]

2.3有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个不断发展与进步的过程,也是一个地区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发展的重要体现。在当前社会的发展中,随着人们思想的进步和思想意识的不断提高,地方特色文化也越来越多地融入人们的生活当中。

大学生作为一个精力充沛的群体,很容易被独特的传统文化吸引。当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地方文化元素,能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贴近地方特色,更能够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此外,在传统地方文化中,各种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这些元素,能够使大学生更容易接受,并主动地去了解,极大地推动了本地的旅游业发展,十分利用文化传承。

3.黑龙江省传统地方文化现状分析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黑龙江地区与周边兄弟省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考虑如何发挥地方文化的优势与价值,有效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因为黑龙江地区传统文化与其他地方文化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黑龙江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大学生是受传统文化熏陶最深、接受程度最高,影响力也最高的群体,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会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根据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表示喜欢黑龙江地区传统地方文化,但是在接受程度方面还存在差异性。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因此要结合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进行教育,例如对于那些很腼腆的学生来说,黑龙江人的豁达敞亮往往会让他们很局促,反而与目标背道而驰。

4.传统地方文化育人资源的实现

4.1探寻黑龙江历史,增强自豪感

黑龙江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黑龙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在这一过程中,黑龙江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高校要充分利用地方历史资源,不断挖掘传统地方文化中的育人资源,为大学生提供更多了解黑龙江历史的机会。同时,高校要定期开展传统地方文化知识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学习了解到更多有关黑龙江传统地方文化的知识,从而增强学生对黑龙江传统地方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4.2继承非物质遗产,培养责任感

黑龙江地区传统地方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政治、经济价值。通过对黑龙江地区传统地方文化资源进行学习和发扬,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帮助大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他们的民族责任感。黑龙江省应该积极将黑龙江省传统地方文化纳入学校的德育教育体系中,并在校园内设立黑龙江传统地方文化体验馆,加强高校与社会的合作。此外,还要鼓励大学生深入基层进行社会实践,开展民族传统节日体验活动,通过这些方式让大学生更多地了解黑龙江地区传统地方文化,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而言,不仅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途径。而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也不言而喻。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和发展,以传统文化为依托,从中汲取更多智慧和力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优良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让他们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青年[2]

4.3建立帮扶支持体系,完成心理疏导

大学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但由于其性格、知识结构等因素,在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针对大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高校应该建立一个帮扶支持体系,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心理疏导主要是针对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对他们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和安慰。通过心理疏导,可以让大学生的内心变得更加坚强,同时也可以提升他们的适应能力。高校应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

5.总结

要想充分发挥传统地方文化的育人作用,首先要对传统地方文化进行深入地挖掘、整理和研究。近年来,我国各地的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对地方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利用地方特色文化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如贵州省将“非遗”融入校园、山东省利用“非遗”来发展当地的旅游事业等,我们黑龙江省也不能落后,要充分发掘当地传统,加强与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更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传统地方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传统地方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孙鸿溥.地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路径——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导论》[Z].中国教育学刊,2023(1):I0039-I0039.

[2]刘苏毅,张慧欣,卢秋野.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进路[Z].海外文摘,2023(6):0082-0085.

课题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23年高等教育研究课题《优秀地方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研究》(批准编号:23GJYBB141);

课题项目: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2023年科学研究项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疏导及帮扶支持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KY2023-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