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4
/ 2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刘红梅

禄丰市金山镇小学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阶段。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对滞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为了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将从当前教学现状出发,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以期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提升数学学习效率,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实践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其中核心素养的培育至关重要。对于小学生而言心智还不够成熟,老师需要引导他们去进行学习,适当的培养其合作交流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其他同学沟通交流,对答案进行整理归纳,从而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在进行引导时,老师要加强合作交流这一方面的培养,由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交流回答,以此来强化交流能力,巩固数学知识

2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2.1以核心素养培养为载体,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可以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由学生探讨答案,然后选出最正确的答案由组长公布。根据这个流程可以很好的使学生们进行合作交流。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圆的相关知识时,老师就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给他们每个小组发几张一样的圆形卡片,让他们去探讨圆的周长公式。

在进行合作交流时,学生应该自己先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或者让小组长来进行分配任务,让这个同学探讨圆的周长用尺子怎么量,量出来是多少,另外的同学是探讨圆周长测量的其他方法,找出答案。等到大家都探讨完毕,再对答案进行一个整合,看答案是否一致。对于小组的分配,老师可尽量的将成绩好一点的学生与成绩差一点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这样能够起到带动的作用。在正确答案整合之后,组长可带领学生与其他组同学一起讨论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联。与其他不同组的同学进行交流时,可以得到不同的思路和方法,也就是常说的一个思想与另一个思想碰撞,则会有两个思想。通过组间交流使问题探讨方式更多样化,扩展学生思维空间。经过组内学生的交流以及各个小组之间的合作,每个小组都会有自己的回答,老师这个时候就可挑选小组来进行作答,其他小组作为补充,如果有不正确的地方,老师再加以引导。这样的方式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而且自己推导出来的公式记忆起来会比老师讲解的更深刻,不仅能够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还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增加课堂效率。

2.2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小学时期的学生由于年龄太小,还未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其自控能力都不足以支撑学习数学所需要的意志力,心性多数较为好动,对什么都充满好奇,所以教师可以注意利用学生的这一特性,结合数学核心素养培育课堂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电脑科技,通过电脑将图形向学生们展示出来,令其更真切的感受到图形的存在,从而能够从而令学生更好的体会到数学的奥妙,增强课堂教学质量。

2.3搭建情境化教学,激发学习求知意识

情景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通过将数学内容融入到生活场景中,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在学习几何形状时,可以通过展示不同的日常物体,如房屋、桌子、球等,让学生观察并感知到这些形状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记住形状的名称和性质,还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和意义。其次,情景化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通过创造具体的场景和情境,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增加了他们的参与度和投入度。例如,可以通过组织数学游戏或趣味数学竞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组织实际的主题活动,如实地考察、实验观察等,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具体的情境中去。例如,在数学课上组织一次“数学周边游”,让学生在游览景点的同时,通过测量、计算等方式,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问题导学,突破数学学习难点

在小学阶段,数学学习对认知能力有待提升的学生来说常常充满挑战。他们可能会面临着理解数学概念、掌握计算规律等方面的困难。这些困难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可能会影响他们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并在面对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出现各种错误。教师可以通过导学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抽象复杂的数学概念。导学问题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数学概念的本质和应用。例如,在教学几何概念时,教师可以问:“什么是平行线?平行线有什么特点?”,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通过导学问题的引导,学生可以在思考中逐渐建立起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从而更加深入地掌握知识。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示例分析和实践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计算规律。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的操作,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数学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例如,在教学数学问题解决方法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具体的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一步步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师还可以采用个性化教学的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辅导。通过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评估,找出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例如,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采用更加直观和具体的教学方法,如图形展示、实物模型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对于计算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采用更加系统和有条理的教学方法,如分步骤引导、反复训练等,帮助他们提高计算能力。

2.5探寻规律,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在小学阶段,学生开始接触更加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规律,这对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他们从表面现象中找到内在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数字之间的关系,发现加法和减法之间的联系,并通过实际例子来帮助他们理解这些运算的本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运算技巧,还能够理解运算背后的逻辑原理,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和深度。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数学学习不仅仅是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在教学几何概念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复杂的几何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析和推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情景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通过将数学内容融入到生活场景中,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在学习几何形状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的日常物体,如房屋、桌子、球等,让学生观察并感知到这些形状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记住形状的名称和性质,还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和意义。

3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教师的引导和指导至关重要。通过本文提出的一系列教学策略,我们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难点和问题,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为培养具有良好数学素养的学生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侯淑娟.小学数学教学激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中),2020(6):241-251.

[2]张静.试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意识[J].中华少年,2019(2):49-50.

[3]王利.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J].信息化教学,2020(9):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