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走进乡村——促进学生多方面平衡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美育走进乡村——促进学生多方面平衡发展

赵莹莹、袁浩、李康帅、姜媛媛、穆娇、全佳欣、杨拓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712046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逐渐减小,但乡村学校的美育发展依然面临着许多挑战。乡村学校学生的美育水平较低,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加强乡村美育工作,促进学生多方面平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美育;多方面平衡发展;实施策略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日益突出,乡村学校的发展与城市学校相比存在明显差距。而乡村学校的学生在美育方面的发展也面临着挑战。因此,如何促进乡村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美育的重要价值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美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审美趣味和审美创造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美育教育,学生可以培养出良好的审美情感和趣味,提高对自然、社会和人文的审美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乡村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生活条件较差、家庭教育缺失等问题。美育的引入,可以使学生在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释放压力、调节情绪,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应对生活困境的能力。

(三)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地,通过开展美育活动,可以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文化传统,树立文化自信心,增强文化自觉意识,培养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1]。

二、实施美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足

由于乡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有些学校、教师和家长对美育的重要性意识不足,往往将其视作次要课程或可有可无的内容。这导致了乡村学生在审美素养、文化品味、创造力等方面的发展滞后,影响了其全面发展的进程。

(二)美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乡村学校的美育课程设置通常比较单一和单调,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大部分学校的美术、音乐、体育等美育课程都是零散开设的,没有形成统一的课程体系和完整的教学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在接受美育教育时难以形成系统性的认知和学习,影响了其全面发展。

(三)美育师资力量薄弱

乡村学校的美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很多学校没有专门的美育教师,班主任或其他教师兼任美育教学,导致美育教学质量无法保障。同时,缺乏专业的美育师资力量也会限制学生在审美、创造、表现等方面的发展。

三、乡村美育的实施策略

(一)加强美育的重视程度:提高乡村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的美育意识

加强美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必须以提升乡村学校领导和教师以及家长对美育的认识为前提,这是加强美育教育的根本保证。只有重视了,才能对美育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合理安排和规划。如果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都不重视美育,那么,他们就会忽视美育的存在,也不会自觉地投入到美育教育中。只有加强领导、教师和家长对美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才能让乡村美育教育走上正轨。学校领导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教师和家长对美育教育的认识,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乡村美育教育中去。同时,还要建立监督机制,对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在美育工作中的行为进行监督。

(二)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乡村美育教师的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教育

教师是学校美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和指导者,他们在学生的美育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一些现实因素,目前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导致美育师资力量不足。因此,首先要提高乡村学校美育教师的待遇,在政策上给予倾斜,让他们能够安心在乡村学校任教。其次,可以通过开展各类培训、观摩学习活动等方式加强美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使他们能更好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再次,应优化乡村学校美育教师的学科结构,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2]。

(三)完善美育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美育课程体系应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与人文素养为宗旨,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学习需求,构建体现学校教育特色、符合学生年龄特点、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学习需要的课程体系。以美为核心,结合乡村地区特色文化,整合美育资源,开发多元化美育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应充分考虑各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体现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乡村学校美育课程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以国家课程为基础;第二,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补充;第三,以艺术课程为核心;第四,以实践活动为辅助。

(四)举办丰富多样的美育活动

乡村学生由于地域原因,参与美育活动的机会较少,很多学生缺乏审美体验,很难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为了使乡村学生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学校可以组织乡村学生参加各种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也可以组织乡村学生参加各种文艺演出和比赛,让学生在文艺演出和比赛中感受艺术的魅力;还可以组织乡村学生参加各种文化展览、摄影大赛、手工制作比赛等,让乡村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四、总结

乡村美育的实施是促进学生多方面平衡发展的重要途径,需要加强美育的重视程度,丰富美育课程设置,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美育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举办丰富多样的美育活动,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与渗透。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乡村美育的良性发展,促进学生多方面平衡发展,推动乡村教育事业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任可.用美育滋养心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谈高中美术德育渗透对策[J].漫动作,2022(10):0013-0015.

[2]杨珊珊,叶遵倩.自然资源促进乡村幼儿美育发展的价值与路径研究[J].科学咨询,2023(14):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