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农村小学英语听说教学优化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新课标下农村小学英语听说教学优化路径研究

黄凤娟

韶关市翁源县官渡镇中心小学   512625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英语教育越来越被世界各国重视,成为衡量国家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标志着我国英语教学理念的重大转变,英语听说能力已经成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虽然如此,我国农村小学在践行这一标准的过程中,因资源配备不均、师资队伍建设滞后,以及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等问题,导致英语听说教学存在明显短板。

关键词新课标;农村小学;英语听说教学;优化路径

由于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着相对较差的教学环境,因此,如何来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便成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全面分析农村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现状,识别关键问题,并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找出适用于农村小学的英语听说教学优化策略。

一、新课标对英语听说教学的要求

新课标对英语听说技能的培育制定了创新的教学方针,核心在于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强调通过实境模拟的语言活动,点燃学习者内在的热忱,同时提高其语言应用的实际效用。新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基本的发音和语调规则,更要在听力理解与口头表达的实践中,提升能够适应各种语境下有效交流的技巧。这一方针要求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应试教育为目标的模式,转而采纳以学习者为主体、以能力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法。在这一过程中,鼓励教师创设多样化的听说任务,如模拟情景、互动对话、集体讨论等,促使学生主动投入,深化其语言技能。

二、农村小学英语听说教学优化路径策略

(一)提高教师英语听说专业能力

加强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听说技巧是提升教学效果的一个核心要素。随着教学大纲的更新,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技能成为教学的重点,这要求教师本身必须具备扎实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教师的这些技能不只能够帮助他们更为高效地进行知识传授,还能够直接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为此,教师应当不懈地提升个人的语言沟通及听解技能,并运用多元化的方式在真实的语境中促进学生的英语听说实践。

例如,在一堂小学英语课中,教师可以构建一个“在超市购物”的互动场景。在该场景中,教师扮演收银员,学生则扮演消费者。教师以清晰的标准英语为学生展示商品,并鼓励学生用英文进行询问和交流。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下练习并提高自己的听说技能。同时,教师可以事先录制一段自己清晰地朗读或对话的音频,课上播放给学生听,并引导学生跟读,同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指导,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于英语发音的把握。通过这些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英语的实际应用技巧。[1]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有效地设置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刺激学生的课堂参与。在这个过程中,情景模拟法深化了语言学习的实用性,使学生能在特定语境中自然而然地吸收和运用新的单词及短语。这一策略不仅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来掌握语言知识,而且通过情景设置点燃了他们对英语的热情。情景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互动中,不仅提升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而且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并记住所学的内容。[2]

例如,在进行“Way to go to school”这一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精心布置一系列情景化教学活动,让学生们获得更丰富的体验。课前,教师可以把课堂环境布置为一个模拟的街道场景,展示各种交通标识、信号灯和交通工具图像或小模型。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次虚拟的上学模拟,学生们可以挑选并讨论不同的上学方式,像步行、乘坐公交车或是骑自行车。让学生们互相进行对话练习:“I take the bus to school. It stops near my house. I always get a seat and it’s quick.”教师也可以加入背景音,例如模拟公交车的引擎声或是校园的上课铃声,甚至可以播放一段通往学校途中的视频,让学生在更逼真的上下文中运用英语。这种情景下的学习不仅可以加强了学生们对交通相关词汇的记忆,更能加深了他们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自信和技巧。

(三)应用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注重通过实际操作和交流来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此方法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语境中,通过完成既定的、有意义的任务来达到学习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单向传授者,而是变成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支持者。学生通过互动和合作,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在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例如,在进行“My weekend plan”这一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们规划自己的周末行程。学生们被划分至各个小组,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决定最佳的周末计划。他们可能会提出各种活动方案,如:“How about organizing a picnic in the park? We can enjoy nature and relax.”或者是 “Let's consider watching a movie together. There’s a new comedy film playing at the cinema.”在此过程中,教师提供语言结构和功能性表达的指导,例如提议、同意或反对的表达方式。小组完成计划后,将其呈现给全班,准备回答来自其他组的提问。

(四)开发和利用适合农村小学的教学材料

在为农村小学设计英语教学材料时,紧扣学生生活实际的原则至关重要。选取与学生日常经验相契合的资源,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将英语知识应用于熟悉的环境中。教师可以利用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的元素,比如利用学生周围的自然景观、本地特有的职业或者乡土风情故事等,来设计教材。此外,通过将实物、图片、本地民谣和学校活动融入教学过程中,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帮助他们更直观地理解并运用英语。这种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能够促进学生将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结合,使得英语学习更加自然和有效。[3]

例如,在进行“What does he do?”这一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本地职业生活紧密相关的活动。比如,老师可以准备一套展示不同农村职业的图片卡片,这些职业可能包括农民、渔夫、手工艺人等。在课堂互动中,教师展示卡片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What does he do? He is a fisherman. What does a fisherman do? A fisherman catches fish.” 通过与这些生动的图片互动,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了职业相关的英语词汇,还能更深刻地理解了这些工作内容。接下来,学生可以分角色扮演,模拟职业人物的日常工作,比如一个学生可能说:“I am a craftsman. I make baskets and pottery.” 这类角色扮演的方式不仅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也使他们对自己所在地区的职业有更为实际的认识,从而让英语学习与他们的生活背景紧密相连。

三、结语

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农村小学英语听说课程的提升之路呼唤教育者们深挖当地文化内涵,设计出富有地域色彩的教学活动,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师需采纳创意教学法,积极营造一个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从而促进他们的口语表达与听力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韩婧婧. 农村小学英语听说训练的探索与实践[J]. 软件(电子版),2020(1):139.

[2]卜庆英. 设景巧练激趣——兼谈新课标理念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12):62.

[3]徐慧萍. 如何有效提高农村小学生“说”英语的能力[J]. 校园英语(中旬),2014(10):19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