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3
/ 2

浅谈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策略

王粉梅 

河北省保定市蠡县实验中学 071400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既是适应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文章结合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就探究式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教学;教学方法

一、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及意义

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教学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提出,既是适应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1.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物理教学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应用于实践,让学生逐渐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这就要求初中物理教学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既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初中物理教学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2.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需要

在物理探究式教学中,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物理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交流、合作、分享等方式,发展自己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以及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为探究式教学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至关重要。教师只有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之中,与学生一起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才能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也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参与探究活动。因此,在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新的教学观和学生观,相信和尊重每一个学生,以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与学生共同完成探究任务。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二)优化组合,科学分组,为探究式教学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科学分组是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在分组时,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性别、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又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使每个小组既有优秀生,又有中等生和学困生,做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资源共享,为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同时,每个小组还要选出一名组长,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此外,各小组之间还应保持相对稳定的成员构成,以便开展长期的小组合作和探究学习。

(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为探究式教学的深入开展提供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探究情境,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例如,在教学“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乒乓球在漏斗里不会掉下来”的有趣实验,然后提问:“乒乓球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呢?”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这样,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探究兴趣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必然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注重引导,教给方法,促进探究式教学的深入开展

在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由于初中生的知识水平和探究能力有限,他们不可能像科学家那样去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又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引导、点拨、启发等方式,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指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或科学探究活动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在教学“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顾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器材的工作原理,然后引导学生猜想:“凸透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接着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这样,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拓展延伸,联系实际,增强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物理是一门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在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将探究内容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例如,在教学“电功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调查自己家里用电器的电功率,并计算每月的耗电量,然后提出节约用电的建议和措施。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节约意识。

(六)多元评价,注重过程,激发探究式教学的内在动力

评价是探究式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应建立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同时,教师还要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及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开展探究式学习的内在动力。

三、结语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广大初中物理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转变角色定位、优化组合方式、创设情境氛围、注重引导启发、拓展延伸内容、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等,为探究式教学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浅析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张欣.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6(16)

[2] 新课改背景下物理课堂的互动教学探究[J]. 吕杰.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6(14)

[3] 提高探究式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魏建国.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