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策略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3
/ 2

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策略探析

何李媛

(河源理工学校  广东河源  517000)

摘  要:中职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具有丰富理论知识、较高实践能力以及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实施校企合作模式已然成为中职学校培养人才、展现人才专业技能的主要方式,因此中职学校应与企业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关系,以此实现人才的有效传递。以校企合作模式为依托,中职学校能够系统了解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以及用人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人才培养计划,使人才能够符合企业的发展需要,为社会提供大量的优质人才。

关键词:中职学校;校企合作;专业人才;可持续发展

现阶段,职业发展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中职学校也应当对现有的人才培养计划进行认真思考,针对不合理的地方做出及时调整。此外,学校也应具备长远的发展眼光,与现代企业构建合作关系,搭建人才有效输送的桥梁,让学生清楚了解到学校对自身的重视,并在日常课堂学习中保持认真的学习态度,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

一、校企合作的意义

(一)实现中职学校育人的使命

中职学校实行校企合作模式,能够摆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进一步适应社会的发展,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散发自身光芒,真正实现中职学校育人的使命。

(二)促进学生成才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不仅要把握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而且也应当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实践能力。中职学校依据学生的学习与个性发展特点运用校企合作模式,有利于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促使学生早日成才。

(三)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中职学校通过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人才,能够拓展学生与企业用人单位的接触机会,进而使学生明确企业的用人需求,在交流中提炼有用的就业信息,顺应企业发展,有效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率[1]

二、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有序推进,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专业的素养与实践技能,而且也对专业教师提出更多要求。中职学校应当意识到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教师综合素养培养,打造一支专业的、师资雄厚的教师队伍。这样可以使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起到积极影响,保证校企合作模式的有效落实[2]。另外,学校也可以邀请企业内的专业人才到校园进行讲座,以此提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正自身错误的教育思想,对实践教学有准确认知。在长期的教师综合素养培养下,能够开拓教师的教学视野,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人才培养计划的有效实施贡献力量。

(二)积极打造校企合作平台

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应用与发展,中职学校在与企业建构合作模式的时候,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打造校企合作平台。这样有利于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共同为人才培养展开高效讨论与研究,着实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除此之外,学校与现代企业的合作要想持续进行下去,学校可以邀请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参与到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中来,吸纳他们的优质意见,使得后续的专业课程教学以及人才职业素养提升有据可依。

通过利用校企合作平台,中职学校能够随时掌握企业发展动态,明确用人需要,积极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与此同时,中职学校也要深入市场展开调研,对数据做出系统分析之后详细把握市场对不同人才的具体要求,使现有的人才培养计划能够与市场相吻合。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能够进一步推动中职学校、企业的有效配合、互帮互助,形成合力商讨并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带领学生深入合作企业展开科学实训,让学生能够拥有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互转化的能力。中职学校也可以在最后一学期组织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如若学生具备专业技能,便可在企业直接就业,为企业创收更多经济效益。

(三)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校企合作模式的推行,既需要中职学校掌握企业的用人需求,也应当要求企业强化自身的主体责任,以此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的长效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作为支撑,因此企业应当对校企合作模式采取高度关注,以此实现该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吸纳众多的优秀人才。企业还要与中职学校就人才培养进行实时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向学校传达最新用人需求与相关意见,便于学校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职业素养[3]。此外,企业也应当引导学校与自身发展相同步,为学生灌输企业文化,以全新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持续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

(四)发挥优秀毕业生资源

中职学校需要意识到优秀毕业生资源在人才培养计划中拥有的独特作用,并与他们取得联系,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打下坚实基础。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资源,为他们提供专业人才,扩大经营规模。基于优秀毕业生能够对学生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激励,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另外,优秀毕业生与学生的年纪相仿,在沟通以及相处上都更加融洽,便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对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与今后尽早适应社会都有很大帮助。为此中职学校应与优秀毕业生保持联系,以榜样力量刺激校内学生的逻辑思维,使其认识到自身的潜能,在工作岗位上加以表现。

结束语:

中职院校在构建人才培养计划的过程中,应当将目光集中在“校企合作”模式上,以此培养更多的实用性技能人才,使其满足社会的用人需要。中职学校应明确自身的育人目标,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积极与现代企业构建和谐的合作关系,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校企合作要求学校构建科学的职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便实现人才向企业的有效输送,为人才顺利进入工作岗位做好铺垫,从根本上助力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香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中职教育中的探索[J].职业教育,2023,22(29):41-43+61.

[2]薛继设.中职汽修专业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汽车维护与修理,2023,(10):31-33.

[3]许理华.中职校企合作学生职业发展要素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21,(19):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