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2.0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5
/ 2

信息技术2.0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融合

蔡益伟

摘要: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愈发突出。当前,信息技术已成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力量,信息技术教学具备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等特征,将其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中,利于教学质效的提升。本文从初中英语教学作为切入点,对信息技术2.0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面临的困境以及融合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2.0;初中英语教学;融合

前言:近年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工作间的融合、交互愈发紧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价值作用越发突出。对于英语这门国际交互性较强的语言类学科而言。需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促进其持续完善、发展。教育信息化2.0时代是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深度融合的时代,其与1.0时代有着巨大差异,此情形下的初中英语教学要求、手段需进一步完善、发展,从而保障教学质效,满足新时代青少年学生学习需求,使学生接受科学、专业的培养。

一、信息技术的优势

近年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工作的融合越发深入,诸多教师均认识到信息技术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便于教师教学工作。相比于其他教学媒介,信息技术集图像、文字、视频、声音为一身,便于教学内容的展示,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可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在提升学生学习质效、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等方面效果突出。

、信息技术2.0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偏远地区缺乏信息化设备

部分调查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依然存在500万的贫困人口对于该群体而言,保证自身温饱已然极为难得,信息化教育、人工智能更是无从谈起。对于我国偏远地区的青少年而言,信息化教育只存在于宣传口号中。但是教育为国家的重中之重,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无论面对何种危机与困难,均要相信国家政府的力量,科学利用社会资源,逐步使身处偏远地区的学生也能逐渐跟进现代化教育的脚步。

(二)教师信息化教学思想薄弱

除外部影响因素外,校园中传统的教育理念、方法对信息化教学也存在极大的阻碍作用。面对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虽然对于学生而言,其为一场较为富有趣味、高效、轻松的学习方式变革,但对于初中英语教师而言,则需从教学理念、方法等层面展开全面转变。在以往教学中,不单在英语学科领域,多数教师的教学观念均以提升学生成绩为中心,采取填鸭式教学模式,甚至各学期所制作课件也大同小异,教师将自身教育过程看做处理既定任务,无视时代变化,不对教学方式进行更新、优化,明知自身局限而不做出改变,此情形易造成师生间交流互动脱节,从而影响学生学习质效,使学生学习热情受到打击[1]

、信息技术2.0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融合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2.0助力合作化英语课堂

若想开展合作学习,教师需对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调动,从而使以往乏味、枯燥的初中英语课堂焕发新的生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以学生学情等为依据,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带领学生对英语知识进行探究学习,引导、鼓励学生组内合作,对知识进行探究,激发课堂教学活力,为学生带来更为丰富、富有趣味的学习体验。将信息技术2.0的资源融入教学活动中,构造合作化、协同性的学习体验。信息技术2.0属于一种开放性平台,其蕴含诸多教师的教学资源,可为学生带来新的学习体验,学生可从中收获大量的资源,便于学生知识的学习以及问题的探究。如在“How is theweather in winter?”学习中,为使学生更好地展开合作学习,教师可在班级内组织学生以小组模式展开合作学习,根据所授内容,将相应的学习任务分配给各小组,要求学生对“snow”“cloud”“fog”等单词进行学习,每名小组成员可向组员或同学分享自身记忆单词的有效方法,引导组员对单词展开探究,加深学生对单词、知识点的记忆。待学生完成单词学习后,教师可对信息2.0云平台加以利用,为学生搜集本堂课相关资料,使学生了解各国如何组织聚会、在节日庆祝时各国具备哪些习俗等,开阔学生视野[2]

(二)利用信息技术2.0助力分层教学落地

分层教学指最大限度挖掘每位学生的潜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实现人尽其才,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分层教学为当代教育中的重要方法,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对信息化设备加以利用,以不同学生的性格特征、学情、能力、成长经历等为依据设计相应的课程。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而言,教师可推荐找一些较为要好的同学共同感受VR、AR所营造的具体情境,此种方法可使学生在特定的影片氛围中体会英语学习的魅力,同时也可避免此类学生当堂说话而产生的紧张、恐惧情绪。如在“I used to enjoy listening to rock music. ”学习中,教师可利用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英文歌曲,使其体会英文歌曲的魅力。对于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引导其阅读、学习一些语速较慢的英文资料,同时安排其与学生班级中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搭配,组织其沟通、讨论,促进二者共同提升。对于一些家庭环境较为优秀,平时与此类设备接触的学生,为避免其出现思想不集中等现象,教师可安排其负责教授其他学生信息化设备的使用方法,找寻其所喜欢的影视情境,丰富学生学习体验,激发其学习热情,从而保证此类学生的学习质效。

(三)增强英语教学的体验性和互动性

无论是新技术教学或是分层教学,均提倡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使师生在平等沟通、交流中实现知识传递。对于当前我国学生性格偏向内向的现象,如果通过信息化手段营造特定的虚拟环境,使教师、学生与虚拟环境中展开交流对话,可有效增强英语教学的互动性。首先教师可将学生划为多个小组,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预先创设相应的虚拟环境,由学生对虚拟环境自行选择。在各小组学生交流讨论中,教师可对不同角色进行扮演,自由出入对话情境,并适时加以指导。如在“How about exploring the Ming Tombs?”一课教学中,教师可在正式授课前预先备好相应的纪录片、喜剧片,指导学生对影视中的角色进行扮演。与此同时,虚拟场景可打破原有师生固定关系,经由网络虚拟性特征,将自身或教师想象为不同的角色或身份,从而摆脱原有师生关系,达到和谐轻松对话的目的。教师在虚拟情境设计过程中应注重自身身份的正向性,在情景中要扮演正面角色,否则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初中生而言,易产生一定的误导[3]

结论:综上所述,信息技术2.0教学为初中英语教学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强化二者间融合势在必行。对于初英语教师而言,应加强对这方面的了解,积极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及方法,努力学习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将其融入教学活动中,以增强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学习质效。

参考文献:

[1] 王梅.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融合简论[J]. 中国新通信,2023,25(4):192-194.

[2] 胡彬彬. 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策略[J]. 中国新通信,2023,25(14):200-202.

[3] 王红宇.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 课堂内外(高中版),2023(34):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