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单元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2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张吉平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县河镇中心学校     442300

摘要:用单元形式去呈现语文教材的内容是多数小学语文教材的常用编辑方式。在小学语文教材当中,每一单元的语文知识都会设置相符合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以求能够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本单元需要掌握的各类知识。单元的学习形式有利于帮助学生整体整合每单元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贯穿整个语文教材的结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新课程标准贯彻在整体教学当中,结合单元的知识呈现方式进行整合教学,以求能够最高程度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教学;整合

单元思想是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深入探索的教学思想,在新课改之下,单元思想逐渐成为各类语文教学改革的改革路线。单元块状的知识呈现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整体学习的指引,最大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主动建构自身的语文知识体系,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教师在制定教学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将新课程标准贯彻在自身的教学当中,以求增强单元教学的整合意识,通过教学形式的不断更新来探索有意义的教学形式,以求能够根据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特点进行更加充分的整合教学。

一、以教学为核心,贯通单元整合内容

教师在进行单元化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语文知识教学的整体性特点。在进行正式教学之前,教师必须对于整体的语文教材拥有充分的了解,以统编版教材为例,教师必须深入地了解教材整体系统的三个层次的构成,并且能够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读将整体性知识内容贯通起来。教师应该从单元角度出发,以整体课文内容为主要抓手进行教学。在整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将语文知识体系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重点掌握需要背诵的知识点,并且建立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强烈兴趣。同时,教师在进行语文知识整合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自己的教学内容充分丰富起来,目的是帮助学生拓展应有的知识体系,在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的练习过程中应该不断的延伸学生对语文的认识,拓展学生的语文视野,帮助学生建立更深厚的语文知识基础。从具体教学内容上来说,教师必须目标明确安排精读和略读的课文,这样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实现重点突出的教学,协助学生将精力更充分花费在重要的课文之上,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层次和能力。

二、以教材为基础,挖掘单元文本的内涵

在小学语文的教育工作中,单元整合教学是相对于以往的单篇教学而言的,它更加强调单元阅读资源与教学材料进行的整合,是一种开放性、探究性的教学方式。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材一直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其中蕴含着各种各样的阅读材料和学习资源,不仅传授给小学生一些学科知识,还具有较强的人文特征,可以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念与道德情感。现在,小学生使用的语文教材都是分单元进行教学的,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主题,每个单元选取的文章都与主题环环相扣,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单元整合教材提供了基础和依据。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基于单元整合,开展教育实践工作,就应该以教材为基础,将单元阅读教学落实到实处,挖掘每一节课程或者每一个单元文本的内涵,找寻其中所蕴含的道理,从而让小学生在单元阅读中,可以掌握一定的技能,培养相应的素养。以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共三篇课文,《草原》、《丁香结》、《花之歌》,这三篇文章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让小学生感受大自然,了解大自然赐给我们珍贵的礼物,从而形成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所以,教师应该将这三篇文章进行单元整合教学,以“大自然”为题,让小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并结合课本教材的内容,找寻生活中相类似的事件,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挖掘每一篇课文的内涵,找出其中传递的大道理。

三、以主题为前提,探索单元教学的流程

在传统的单篇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采用知识分解的方法,用词汇、赏析等手段,组织或带领学生一同感知文章内容,从而引导他们对课文产生深刻的认知。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可以将语文知识与技能呈现给学生,但是学生很难自主的进行学习,只是简单的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刻板的学习,其阅读兴趣和能力没有得到提升与发展。对此,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以主题为前提,站在单元整合教学的视域上,对教学流程进行一定的设计,以此改变以往枯燥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氛围。首先,教师应该致力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小学生创造更加开放、探究和自主的课堂环境,例如将课本教材的内容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呈现到学生面前,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调动其学习热情。其次,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感受文章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仔细阅读每个单元的导语,事先找出一个单元的主题,进而把握主题更为有效的阅读。最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学习,将一个单元的文章或者同一作者不同主题的文章进行写作手法或者情感传递的比较,以此帮助小学生突破单篇学习的重难点。以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该单元共四篇文章,《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四篇文章都描述了我国古代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其教育目的是带领学生重温革命岁月,感受历史的声音,从而不忘国耻,珍惜现在。对此,教师应该设计单元主题整合教学的流程,首先为学生播放革命岁月的纪录片或者以往人们斗争的图片,将每一篇文章描述的内容以视频或图片的手段呈现给小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应该带领学生感悟文章的内容,对每一篇文章的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查找与当时相关的历史背景,进而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最后,教师应该将这四篇文章进行比较学习,进而了解每一篇文章的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单元整合教学模式,既需要教师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理念,以适应单元整合教学模式开展的客观性要求,又需要教师在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与完善,为小学语文教与学的实践发挥积极性作用并提供支持,在优化小学语文学科知识与结构的同时,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周晴.立足单元整体整合语文教学——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策略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1(09).

[2]李俐,邹雅红.小学语文单元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05):51-53.

[3]陈森燕.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2020(11):119-120.